APP下载

小学语文线上教学“问题设置”的有效策略

2020-04-30何惠萍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1期
关键词:问题设置研学学习者

【摘要】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全国展开“停课不停学”教学工作,线上教学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困惑,有效的问题设置是解决线上课堂困惑的途径。正文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为载体,浅谈小学语文线上教学“问题设置”的有效计策。

【关键词】  困惑 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11-081-01

我区根据上级指示,启用广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全市托底课程“广播电视课堂”教学资源,然而,开展过程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教师要迅速调整教学策略及教学内容,结合区提出的“研学后教”理念,进行研学问题设置是解决线上课堂困惑的有效途径。

线上语文课堂的困惑表现在:首先,课堂难以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教师不能够像以往的课堂一样组织活动。教师来不及灵活地调节和整合教学内容。其次,教师难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广播电视课堂”教学资源丰富多彩,高素质的教师,带来精彩的课堂,然而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听课状况,无法进行课程调控。基础不好的孩子上课学习兴趣下降,影响学习语文的思维能力。

针对以上的困惑,线下教师必须在课前引导学生设置问题,课中认真思考问题,课下开展有效互动答疑,弥补网络课堂不足。课下教师怎样配合电视课的教师让学生懂得提问并解决问题呢?关键在于抓住以下两个环节巧妙地设置研学问题。

一、课前的自主提问

课前的提出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环节,布置学生新课预习,必须学会提问。例如,在讲授《琥珀》教学的前一天,我就要引导学生首先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提问。可以从字词理解、课文内容、课余常识、表达方式角度去提问。他们在预习本上会提出五花八门的问题:“澎湃”、“黏稠”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琥珀形成的过程是怎样的?标题是《琥珀》,开篇把太阳、海水和小苍蝇等写得那么具体,为什么呢?接着要求学生给相应的问题分类,在他们自己提的问题后面用上括号写上提问的角度,最后要求他们阅读课文尝试自己解决问题。阅读能力强的同学就找出相关的答案,不懂的同学带着问题认真上第二天的电视课,这样为电视课堂的教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课后的互动答疑

互相答疑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相互对答的环节。经过上电视课后,大部分学生的问题得到解决。课后的答疑问题必须是精准的,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答疑的形式多样:师生互问互答、生生互问互答。问题的提炼无疑是核心之处,能突出课文教学重点难点,达成线上有效阅读教学。精准的问题设置教师必须抓关键点引导学生。

1.抓住标题设置问题

有些文本的标题就是文本的眼睛,是统率通篇内容的,它包含了篇章的内容或提示了篇章的重点。教师在答疑时可以围绕标题作为问题的介入点,能使学习者正确地掌握文章的内容和线索,领悟文章笔者所抒发的感情。如《天窗》一课围绕课题“天窗”设置问题:天窗在哪儿?为什么要开天窗?就这样围绕这一问题,层层深入,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和同学交流,“唯一的慰藉”在文中出现了两次,表示了重复,说明天窗对孩子太重要了,学生水到渠成明白了“天窗是孩子们绝无仅有的安慰”,大家能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体会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和心情的变化,体会到作者对孩子们想象力的赞美之情。大家茅塞顿开、腦筋开窍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能力。

2.抓住关键点设置问题

关键点就是指文章最能突出主题、提高意象、蕴含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它可以是关键词、中心句、是理解文章的一把锁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在设置问题时指引学习者捉住关键句子不放,以此切入问题,精确把握文章的重难点。如《三月桃花水》一课,学生经过课前提问:“三月桃花水”是怎样的?课中跟着电视网络学习,记录重点笔记,他们能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的句子,很多同学已经找出中心句。答疑时指点迷津,因势利导:“你们真聪明,能切合中心句提问吗?”,其中一个学生很快就提出来:作者为什么说“三月桃花水,叫人多陶醉?”问题生成了,然后我放手给他们进行互动答疑,学生通过找出关键的词句,想象画面,纷纷说出作者笔下的三月桃花水的声音美、画面美,学生有自己的感受,同时也能理解作者的感受。于是,授课的重难点便在答疑时自然突破了,孩子的语文素养在答疑中得到提高。

3.抓住好奇设置问题

人们常说“好奇心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教师善用学习者的好奇心设置问题,在课堂上会事半功倍。如《飞向蓝天的恐龙》这课,孩子上完广播电视课后,对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很好奇,我随即提出吸引他们的问题:恐龙飞向蓝天,演变成鸟儿的进程是怎样的?鸟儿真的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吗?这些问题他们很感兴趣,早就通过看资料袋和查资料、想象等阅读方法得到答案,这时候很多学生都在互动面板上纷纷作答。于是我因势利导,用简练的过渡语“大家都明白了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进程,作者是怎样写出来的呢?”这样一气呵成地把学生的思维连接起来。不但解决了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而且引导了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这样就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课后的小练笔做铺垫。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提问,满足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引发孩子阅读的兴趣,提高线上教学效率。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小学语文的线上课堂,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双师教学”,以研学问题成为中心,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提问——课中研学问题——课后交流解决问题,达成线上有效阅读教学。

注:本文是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置的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22633)

[ 参  考  文  献 ]

[1]高志军.主问题设计让语文阅读教学更有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4):16-18.

[2]何惠萍.浅谈小学语文“研学问题”的设计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8(6):1-1.

[3]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部编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12月第1版.

猜你喜欢

问题设置研学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设问技巧的思考
高中物理“少教多学”模式的教学实践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