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安排超长假期,为未来蓄力

2020-04-30郑红山

新班主任 2020年4期
关键词:意识习惯小学生

郑红山

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意识到,时间管理能力应该是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关键能力之一。我校从2018年开始,就开设了时间管理课程,学生用8个课时,家长用10个课时,共同学习如何管理时间。这次居家学习,我们发现,时间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很快适应了,能力弱的学生则问题频出。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结合我们的实践,有以下3个建议。

帮助学生建立三种意识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学生和家长都要转变对时间管理的认识,将时间管理的思维方式根植于学生心中,使他们在未来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在这3种意识的指引下迅速建立起学习和生活秩序。

首先是时间意识。孩子意识到时间的存在,才可能有意识地去管理它,然而,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对孩子来说十分抽象。因此,小学生往往对时间没有概念,常见的现象是家长(或教师)嫌孩子做事慢、费时间,孩子却浑然不觉,更不知道到底用了多长时间、究竟有多慢。

我们不能靠名言警句和钟表上的数字来树立孩子的时间意识,而要把时间与孩子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师可以让孩子把一天中做的重要事情所用的时间记录下来,例如起床、早餐、写语文作业、看电视等,记录得越详细越好,低年级孩子由家长协助记录,高年级孩子自己记录。通过这种记录,可以让孩子清楚地看到不同的事情所花费的时间,认识到高效与低效的具体区别,建立起一定的时间意识。

第二是计划意识。计划意识,就是让孩子在行动之前设想或者安排的一种思维方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意识能够提高孩子做事情的主动性和效率,是孩子学会自我管理、走向自律的关键。

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计划的重要性,认识到“合理安排时间、科学统筹事务”本身就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拟订一天的日程安排,逐步过渡到一周的安排和一月的计划,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建立计划意识。

第三是复盘意识。复盘本是围棋术语,指对弈结束后棋手回顾整盘棋局,反思哪些地方下得好或不好。时间管理也需要复盘意识。复盘其实就是一种反馈,没有反馈就看不到效果和问题。学校教育中,由于班级人数太多及时间关系,往往对孩子直接教导的多,引导反思的少。居家学习时,正好可以通过复盘帮助学生学会反思。

复盘可以简单一些,教师引导学生在一天结束后,问一问自己“我今天哪里做得不错?哪里还要加油?明天如何改进”?然后逐步过渡到一周、一月甚至一年的复盘。

事实上,当我们花一些时间带孩子们复盘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些惊喜,学生的思维比我们想象的更活跃和深刻,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展现。

帮助学生掌握三个工具

当下教育面临的共性问题之一是:喜欢谈理念,不爱教方法。就如心灵鸡汤,总是让人感动,却依然不知道怎样生活。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转变学生的观念,还要教给学生具体的方法,让他们掌握常见的时间管理工具。

学生需要掌握的第一个工具是时间饼图。让学生画一个大的时钟,標上时间,然后把自己一天中要做的所有事情与时间对应起来。例如,睡觉是21:30到第二天7:00,就把这个时钟图内对应的时间段用一种颜色涂满,然后标注“睡觉”二字;一日三餐、在线上课、写作业、阅读、自由活动等时间,一一确定并涂色。时间饼图最大的好处在于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自己一天的时间分配。当然,也可以用时间轴,教师分别举例讲解,让学生自主选择。

第二个工具是清单。小学生对自己一天或一周到底要做哪些事,常常没有清晰的认知;对自己每天重复做的同一件事有哪些流程也很少有明确的概念。为帮助学生过上井井有条的生活,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列清单。可以从大的方面列清单,如一天中“该做的事”和“想做的事”,指导学生“先做该做的,再做想做的”;或就一件具体事情列出清单,如“网络学习清单”,包括“上网课必需用品、打卡项目与时间、作业提交方式与时间”等内容,这可以帮助学生做事有条理、不忘事、更从容。把清单贴在醒目的位置,学生对照清单便可有条不紊地独立完成相关任务。

第三个工具是习惯养成表。学习贵在有恒,有恒的标志是拥有良好的习惯,居家学习正是学生养成自主管理习惯的契机。习惯养成表正是一个好工具,它即时反馈,可以让孩子不断看到自己的进步,也为复盘提供依据。

习惯养成表最好简单化,上面一排是时间,左边一列是项目。一般来说,每天必须做的习惯项目不超过3个(想一下子养成很多好习惯的想法是违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每天完成一个习惯项目就打“√”,或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标记,以一周为单位进行小结。表格标记数量增长的同时,学生的成就感与好习惯也会增长。

引导家长做好三件事情

居家学习期间,家长是最重要的教育伙伴,培养时间管理能力也必须高度依赖家长。教师要引导家长用心、认真地做好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做好示范。疫情防控期间,绝大部分家长也要宅在家里,如此连续、长时间和孩子朝夕相处,对很多家长来说是一个挑战。孩子,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是有样学样的。因此,要求孩子管理好时间,家长必须带头管理好时间,和孩子一样规律作息,合理安排每天的事务,建立自己的个人成长计划。最可怕的是,自己“葛优躺”在沙发上玩手机,却要求孩子自觉学习。

第二件事是给予空间。“直升机父母”式的严格控制固然会让孩子按既定轨道前行,但孩子的自主性也就此丧失。学会给孩子空间,适度放手才是对孩子负责。当家长与孩子共同确定了作息时间、学习纪律等之后,不要奢望孩子马上能很好地管控自己。家长必须理性看待,切不可看不惯、忍不住,而要允许孩子适度“失控”,再根据具体情况,温和而坚定地与孩子交流,并给出改进建议。

第三件事是积极鼓励。每一个孩子内心深处都渴望得到父母的赞赏与肯定。孩子在由他律向自律发展的过程中,如果家长能保持关注、及时反馈并积极鼓励,他们一定会更快成长。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鼓励并非表扬。那些类似于“你真棒”之类的泛泛而谈的表扬,在孩子看来是廉价的、不走心的,而且这些表扬也无法让孩子知晓究竟是为什么受到肯定。家长要学会写“加油站”,格式为“家长的情绪+孩子具体的好行为”。从我校的实践来看,家长坚持写“加油站”的,亲子关系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也有一定提升。

这次疫情,让网络学习成了热词。其实,网络学习本就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很可能会伴随孩子一生,只是疫情逼迫它与孩子、家长和学校提前见了面。传统教育中忽视学生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弊端在这次网络学习中暴露无遗,此时,教会学生如何管理好时间,正是我们改变的第一步。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外国语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意识习惯小学生
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我是小学生
消防意识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