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者与旁观者的视角差异

2020-04-30林志超

新班主任 2020年4期
关键词:旁观者教育者缺点

林志超

教育中的视角决定了教育者的心态,心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教育方式。

一次,我们的省教研员跟我聊起一件事,说学校某老师特别凶,孩子害怕。她很疑惑,那么可爱的孩子,老师为什么要凶他们呢?

其实,我也有这样的疑问。每当看到老师对孩子态度不好时,我心里总是纳闷:怎么就不能温柔一点呢?可环顾四周,好像很多老师在孩子屡教不改时,都会忍不住发火。

自己有吗?好像也有。为什么?不知道。是双重标准?也不是。

直到有一次听我班科任老师的课,我才有所领悟。上课时,学生的精彩回答让人惊叹不已,被表扬的孩子时不时回头看我。见我笑,他们笑得更加灿烂了。哇!好可爱!

可当我站上讲台时,突然发现“画风”不一样了。怎么还有人开小差?举手的人也这么少?作业这么潦草?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

看到没有,在老师的眼里,孩子的可爱没有了,都是缺点。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这就是教育中的视角差异。我在听课时,没有教学任务,角色是旁观者,所以,只注意到学生表现好的一面,他们的一些不足无意中都被忽略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师在观摩名师课堂时,总惊叹于名师课堂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惊人素养,而感叹自己班上没有这样的孩子。其实你的班上也有,只是你的角色转换了,视角不同了。当你成为教育者时,需要督促孩子掌握知识,此时,孩子们回答正确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回答不正确是听讲不专心、开小差,出现了问题。这样往往就淡化了学生好的一面,总是寻找问题,这就是旁观者视角和教育者视角的差异。

在父母眼中,“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待人礼貌,会做家务,聊起来一脸羡慕。这是旁观者视角,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是优点,小缺点是可以原谅的,或者可以忽略不计。而从教育者视角看自己的孩子,则浑身是缺点,优点是应该的,不必提,缺点是不应该的,必须改正。

家庭教育中也有视角差异。跟爷爷奶奶长大的孩子一般都不乖,因为爷爷奶奶不懂教育?不是的,爷爷奶奶的任务是“疼孩子”,是旁观者,父母才是教育者,为人父母有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简单地责怪长辈带不好孩子,本身就毫无道理。

教育者常以教育者视角,而非旁观者视角对待学生。教育者视角下,教师偏向寻缺点并纠正之,态度自然严格;旁观者视角下,教师偏向寻优点,态度自然温和。教育者视角下,教师更倾向纠坏习惯而促使学生进步,却因过于苛刻而让学生心生畏惧;旁观者视角下,教师因对待学生宽松,可能使学生滋长坏毛病,却因为欣赏而激励学生成长。

两种视角各有利弊,如何理性地寻找一种平衡呢?《正面管教》有一个观点“温和而坚定”,我认为是一个不错的平衡点。温和,是一种柔软的姿态,是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缓一缓”“聊一聊”“笑一笑”“抱一抱”的温和态度,拉近教育双方的距离。坚定,是教育过程中的坚持力,一方面,坚持结合学生的亮点或相信学生能改过以勉励之,唤起学生對错误的反思及改进决心;另一方面,坚定地要求并督促学生改变错误态度和问题行为,直到学会自我克制,避免不良行为的再次发生。

师者仁心。教育者需要端正自己的视角,调整自己的心态,温和而坚定地引领学生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附属小学)

猜你喜欢

旁观者教育者缺点
品读
季托,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者需培养反思性实践能力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教育者”
跟踪导练(五)2
网络欺负中旁观者的研究评述
悔棋
缺点背后的阳光
说局
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