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境创设下的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对策

2020-04-30李志堂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创设内容

李志堂

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新课标要求,我在教学实践中对情境创设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出中小学数学教学衔接的几个有效对策。

一、增强课程的连贯性和合理性

在教材和课程内容上,数学教师要针对小学和初中的教材衔接问题,从整体上把控和规划好两者的关系和内容,使两者在教学目标与具体生活实际方面相互融合,以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需要给教师配备一套教材和详解内容,使之熟悉义务教育阶段的编排内容,形成立体的知识体系。小学教师应掌握初中课程要求的内容、知识体系以及思维方法;初中教师应该了解小学的有关教学内容,这样既弥补了相关知识的不足,又将中小学数学知识系统化。同时,教师结合所学的知识,在情境创设下,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在情境创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找到教材与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结合点,最终形成合适的发展梯度。

二、使教学设计趣味化

生活趣味性是情境创设的原则之一,也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所要求的内容之一,这是与青少年儿童心理发展所匹配的。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具体的数字接受较快,但是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就不易理解,特别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他们在知识衔接上会遇到困难。

因此,教师要正视这一情况,努力增加数学的生活趣味性,在教材编排和授课上,要根据数学的逻辑顺序来进行合理编排,通过本地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圈来设计问题,从教育学、儿童心理学角度对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进行优化,形成较好的数学教育环境。

三、强化目标执行力

在情境创设的目标体系下,我们不仅要照顾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属性,还要对知识和生活内容进行整合,找到符合中小学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智力发展水平的教学途径,科学合理地编排教学内容,强化教学中的目标要求和执行力,构建科学的知识结构体系。同时,还要通过分析数学课程标准的学分段要求,明晰中小学数学知识形成的内在逻辑关系,丰富和优化课程结构,以实现有效衔接。

四、兼顾成绩与兴趣

教师在经过情境创设之后,还要在具体的授課活动中,落实情境创设方法,进行合理布局,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结合学生实际,不断优化当前的教师评价指标体系,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中,我们还要针对中小学不同阶段的特征,进一步强化“问题情境—构建模型—讲解与应用”,让本地区的中小学教师经常听课交流,互相感受和学习初中与小学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实现从小学到中学数学学习的顺利衔接。

(责 编 行 之)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创设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