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意境的美学特征
2020-04-30王冠琳
王冠琳
摘要:通过文献查阅法与个案研究法,本文对美术中的美学意义进行分析探讨,并在美术作品中深度挖掘美学特征,以维亚尔作品为例,重点阐述其画作中包含的意境美学特征,旨在同相关学者进行有益的交流。
关键词:美术作品 意境 美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05-0062-02
每一幅美术作品都有多重含义,从表征上分析,其中描绘了艺术家想要表达的内容,如人物、景色、事物等。要想深入一层理解,需要分析作品意境,感悟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情感,以情境、色彩与构图分析意境中的特征美。以维亚尔创作美术作品为例,充分表达了情景交融、下笔随性、色彩含蓄内敛,进一步呈现了色彩斑斓的美学特征,也像我国许多诗歌一样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白居易的《暮江吟》,都给后人充分展示了意境的美妙。
一、美术的美学意义
一方面,美术创作的时候,需要创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观察与体验,并在此过程中抓住生活、自然之美,而意境也同样需要人们参与其中,才能深入感受。例如画家创作的时候,即使是同一天,不同时间观察同样的内容,其景色也是不同的,获得了不同的情感感悟與审美感受。也就是说站在不同的审美观念与角度,可以触发创作者不同的创作灵感。美术作为一种高级审美艺术,需要创作者在此体验不同的情绪。[1]以写生为例,需要画家在日常生活中随身携带绘画本,并能在任何情境下,将获得的审美体验运用于创作中,进而为作品增添美的色彩。
另一方面,美术可以为人们呈现更多经典形象,经过对大量美术作品分析可知,很多作品都直接体现形象原貌,并以好的形象展示创作者的情感,人们在欣赏的时候会产生共鸣。在此形象塑造中,可以先结合客观的特点,很多经典的形象是在作者再加工中产生的,其中就包含了美术特有的意境与美学特征。一般来说,经典形象的创作,聚集了作者对整个作品的设想,并且其中很多意境的创造都来自于现实经典形象的创造中,然后具体描绘其特征与组成,进一步呈现出作品的生命。经典形象的塑造,一般就是作者对美的呈现,将整体基调融入画纸上,并经过观看者的解读,快速将作者想表达的意境完整呈现出来,进一步实现欣赏者与作者的共鸣。
二、美术作品中意境的美学价值
艺术家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主要追求精神物质的统一,此背景下的美术作品也体现了我国艺术家创作的意境美。画面真实的自然景观,实际上表达了艺术家的胸臆。美术作品比较重视结构的掌握,只有如此才能体现出美的韵味,以此表达艺术家心中情怀。以油画为例,它便传承了传统审美表现手法,由于与现实审美精神结合,并随着艺术的发展与变革,油画在创作构图上已经摆脱了西方国家的束缚,开始通过萧散飘逸的风格体现意境美,并已然成为当代美术作品的发展趋势。用心创作是美术作品的关键,只有如此才能展现意境美的创作方法。我国现代美术作品有很多是扎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并更能体现属于该类别的美学价值。以主观客观结合的形式,并在美术作品中融入更多情感,让观察者以更好的视觉刺激,体会其中的意境。
三、美术作品中意境的美学特征
美术作品中的美来源于意象,讲述人的主观生命与客观自然的结合,为人们展示更加优美的世界,本文以维亚尔美术作品为例,讲述其作品意境中体现的美学特征。
(一)情景交融
美自身就是从意象世界中产生的,并将客观世界中的情与景交融,令其成长于不断变化的美的世界中。[2]总的来说,对于美术作品中意境的美学分析,就要做到“情”“景”交融。维亚尔生命中有三个最重要的人,母亲、米夏纳坦松、露西郝塞尔,并在与他们生活的环境中,产生创作灵感。如在室内,将景物与人通过光的作用,呈现不同的画面,将本来单一的日常生活画出意境,呈现出美,此就是艺术的创新。经过此,维亚尔走上了艺术道路,并在日常家庭生活中探索美的意境,通过创作,为人们带来惊喜。对这种意境生成的情境,维亚尔在创作中深入融入,建立主观世界之外的意象环境,此就是对艺术的创新。此与具有中国古典美的意象思维契合,即情境交融,内化统一,建立审美意象。维亚尔经过对生活意境的有效挖掘,并能在最恰当的时机激发美术作品的艺术美,真正意义的做到了审美想象。
《维亚尔夫人倚窗》借助室内自然光和人物的结合,利用大篇幅黑色对其进行简单概括,运用平涂手段,没有较多的绘画技巧,如母亲侧脸上没有做过多技巧铺设,只是运用背景窗户、墙面与光,将整个画面变得更加融合与温暖。欣赏者在观察的时候,自然不会过多关注技巧,而是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慈母形象。将对母亲的爱运用于整个情境中,体现情景交融特点。此类的作品还有很多,如《维亚尔夫人在家中》《维亚尔夫人缝衣》等等,经过对维亚尔生平介绍可知,其将母亲当做自己的港湾,同时也是一种精神慰藉。亲情就是其艺术品中主要内容,利用情境交融形式,让人们在欣赏的时候,可以深入挖掘其中宁静之美。
以维亚尔为例,利用身边的创作题材,即使是最单一的平凡场景,经过作者带有爱意的渲染,都能变得活起来,通过在平凡中找灵感,并深入挖掘其中本质。就像维亚尔通过观察的眼睛,将自己最热爱的亲人与爱人当作研究对象,通过情景融合,体现艺术作品的美感。
(二)挥洒随性
美术作品的创作在于用心使笔,并能在其中展示更丰满的情绪。中国美术作品中笔的使用,讲究笔意的体现,此也是我国艺术作品中独有的艺术特点,笔意中主要的是笔先,艺术家在创作的使用以心运腕,以情感驱动笔的运用,达成意象,体现挥洒随性的美学特征。总的来说,就是在创作者动笔之前,先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大致的形象,并以先入为主的形式引导其用笔,进一步体现笔由意生,美从笔生。
维亚尔在此方面表现的很好,其将多种创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其认为只要是能体现出作品的美感,无论是哪种创作技巧,都能拿来使用。并受到莫奈后期作品的影响,在色彩的平涂中,从笔上找寻一些新的变化,为大众展现出更加轻松与自由的感觉。《花园中的女人》中画面的呈现就以随性为主,通过观看画面中的树林创作可知,笔触大胆,看似随意却不杂乱,将树林生动展示出来,并因为画面中人物衣服的颜色与自然颜色接近,维亚尔就通过笔触走势的形式进行区分。即人物衣服绘画过程中的笔触更加收敛,地面则使用随性形式,线条交错,粗细变化不均,呈现一种以无规律生成规律的动态美。维亚尔作品中对笔的处理,不但随性,还加入了更多碎点技巧,与修拉式不同,使用的圆点不再严谨与科学,而是沒有任何规律,随意性更强,此创作手法与其创作心境有很大关联,可以从侧面体现出意境中的杂乱美。
(三)含蓄内敛
艺术的发展中色彩很重要,在绘画中的作用不再是体现作品自身的颜色与光线,艺术家们还在此挖掘更加深入的含义,就是色彩代表的美学特征,不同颜色可以呈现不同的意境,如梵高创作喜欢使用金黄色,代表其对阿尔阳光的热爱,以高纯度的色调向人们展示耀眼的光芒,此体现出的色彩魅力不再局限于颜色自身,还有更加明显的情感指向。以灰色调为例,此就像一名绅士,在绘画中为人们展示出沉稳、质朴的情感,并随着作品意境的变化,表现的内容也有所不同。针对灰色的使用,维亚尔更能体现出意境美。灰色调在介于黑色与白色之间,具有灰色倾向,可以是其与彩色的调和,也可是多种颜色叠加成的灰色调。维亚尔在此的运用,就将东方美学思想与平淡天然有效结合,体现出作品的艺术之美。例如《葡萄园散步》作品整个画面的构建十分简洁,其中使用了大面积的暖灰色调,并且与其中黄绿灰色互补。[3]画中远处天敌中也使用了不同种红褐灰色做处理,与人们衣帽搭配,加上天空颜色处理的细致化,体现出夕阳中余晖即将褪去并残留一抹黄灰色云彩,将整个画面都映照出一种诗意与朦胧的画面美。
四、结语
综上所述,每个人对意境中的美学特征理解都有所不同,艺术家在此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人对美学特征研究的时候,以维亚尔创作作品为主,分析其中体现的多种意境之美,通过艺术作品向大众介绍了意境美的体现与表达,帮助人们更好的观察艺术作品,体会其中的美学特征。我们也可以运用这种分析去涉猎、去感受中国文学宝库蕴藏的意境之美、美学之美。
参考文献:
[1]赵勇.油画创作中线条的美学特征与运用[J].艺海,2019,(05):73-74.
[2]肖明歌.传统绘画中的空白对当今中国人物画创作的启示[D].沈阳:鲁迅美术学院,2016年.
[3]荣琪明,阙镭.以《山水情》为例探索我国传统水墨动画的美学特征[J].电影评介,2016,(08):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