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三单”导学 提高教学实效
2020-04-30王鹄
王鹄
“停课不停学”,网课怎么上?教师不能一味地用“拿来主义”把别人的资源套用在自己的教学中,也不能简单地以“独角戏”的方式把课程直接推给网络另一端的学生。本期,我们讨论网课该如何上。
在延期开学的背景下,广大教师变身“主播”,网课应运而生。教师理要精选课程资源,熟练操作软件,组织学生线上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在网络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探索者,进行有效的网课教学呢?
一、看“目标展示单”,知道学什么
有的放矢才能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有效性。在网上开课伊始,教师首先要明确学习内容、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基本任务和学习后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例如:在“长方体的认识”网络教学中,教师利用钉钉(QQ)班级群与学生发起语音聊天,进行对话交流,告知学生这节课将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体,并且能够在识别这些立体图形的基础上系统认识长方体的有关知识。接着,教师打开PPT出示课题——长方体的认识(开启分享屏幕功能,所有学生手机或电脑上会显示PPT图形),启发学生根据以前研究平面图形积累的经验,思考:“长方体的认识”要学什么,有什么想法或疑惑。然后用PPT出示学习目标:1.认识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掌握长方体的基本特征;2.在观察、操作、比较、想象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教师解读目标并点明:研究图形的基本思路,首先要认识它基本组成部分的名称,掌握它的整体特征,还要在脑中想象出这个图形画出来的样子,简单地说就是“空间观念”。最后,让学生读一读学习目标,记住本节课的学习要点,以便以接下来围绕目标进行探究活动。这样,有了指向明确的学习目标做指引,学生后续的学习活动就会有的放矢。
二、依“新知探究单”,明确怎么学
新知探究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借助探究单在学生与书本(或教学视频)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独立学习、自主探究的时候有章可循——有发现可写,有实验可记录,有困惑可说。在“长方体的认识”网络教学中,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避免学生在数长方体和正方体数量较多、纵横交错的面、棱、顶点时出错,教师设计了以下“新知探究单”。
新知探究单
研究内容:长方体的特征
研究材料:长方体实物,剪刀、尺子、细木条和橡皮泥等物品。
研究过程:
[ 面形状数量大小棱数量长短顶点数量]
提示:1.在图中标出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2.可以采用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剪一剪等方法進行研究。3.尝试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根据制作过程回答:长方体有( )条棱,可以分成( )组,每组( )条,长度(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 )、( )、( )。
此探究单用PPT展示的同时,利用钉盘以文档的形式发在群里便于学生打印或直接填写。这样可读、可写的探究单为学生的操作及思维活动了方向,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借助长方体实物,从面、棱和顶点等方面对长方体进行全面、有序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再看电子书和教师推荐的微课,提升自己的认知,完善探究单,并以直接在线提交或拍照上传的形式在群里交流分享。
“新知探究单”引导学生以探究单为载体展开自主学习,较为完整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获取知识,获得数学学习经验。
三、做“检测反馈单”,了解学得怎么样
当堂检测是学生课堂独立作业的一项重要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运用,而且能暴露学生对新知理解上的不足。利用“检测反馈单”把学生对新识的掌握情况及时传递给教师,有利于教师依据学情进行整体指导和个性辅导,激励学生参与网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网课的实效性。
在“长方体的认识”网络教学中,为了检测目标的达成度,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紧扣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设计了以下“检测反馈单”。
检测反馈单
1.如下图,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和它相同的面是( )面。纸巾盒的右面是( )形,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和它相同的面是( )面。长是24厘米、宽是12厘米的面有( )。
2.如下图,和a平行的棱有( )条,它们的长度( );和b平行的棱有( )条,它们的长度( )。和a相交并垂直的棱有( )条(在图中标上垂直符号)。
3.如下图,分别是一个长方体的正面和右面,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 )cm2。
此“检测反馈单”的设计主要是巩固长方体“面、棱”特征的掌握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借助可视化的实物和几何体引导学生由“体”想“面”,由“面”想“体”,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这个环节,教师通过“家校本”以布置作业的形式把“检测反馈单”用钉盘发布在班级群的同时,用PPT展示出来,方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可下载后填写,可看PPT直接写答案后拍照上传)。教师及时在线“圈划批改”,根据学生检测成绩推荐“优秀作业”和“打回订正”,激励和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有所获。利用“检测反馈单”既便于学生展示学习效果,由此获得有针对地指导,又有利于教师了解学情、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与学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州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