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出新境界

2020-04-30胡玫瑰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活动学生

胡玫瑰

“主题阅读”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学生人文底蕴,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师生在“主题阅读”中做了如下探索。

为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积淀学生语文功底,丰富学生人文素养,课题组开发阅读资源,开展阅读实践活动,初步构建了以“引读——自读——展读——评读”为流程的“四读”教学模式。

一、导读——激发阅读兴趣

“导读”就是教师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可循之规,为学生后面的阅读明确目标,激发兴趣,让学生会读、乐读、善读。

1.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阅读教学最普遍、最主要的教学策略,其特点是通过图片、音乐、视频、表演、语言等让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创造一个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主題阅读的选文大多是人文性很浓厚的文章,在阅读之前创设情境既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又能奠定情感基调。

例如,在四年级下册一组以“神话”为主题的单元教学中,课文有《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等,课外资源有《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等类文。在创设情境时,不同教师的导入技巧各异:有的让学生猜神话故事名称;有的让学生看神话人物形象;有的让学生观看神话故事短片;有的让学生角色扮演;有的设置悬念;有的演唱歌曲等,紧扣阅读主题,将学生的目光紧紧地吸引过来。

2.以文带文

“以文带文”是阅读教学最常规、最重要的教学策略。其特点就是一篇精读文带一篇或多篇略读文。这种阅读课程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阅读面,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笔者在教学《草船借箭》时,就同时出示了《空城计》《七擒孟获》《挥泪斩马谡》三篇略读文章,他们都是《三国演义》中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在教学精读文《草船借箭》时,笔者先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语言文字和细节描写来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赏析文字的语言魅力、探索生动的故事情节等,并在课后让学生及时总结学法。再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其他几篇略读文,这样“以文带文”的方法,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实现了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到课外应用的迁移。

二、自读——推动阅读持续力

自读是课题组重点探索的一个阅读环节,是指学生带着阅读目标,采用一定的阅读方法而进行的阅读活动。课题组从突出“自读”特点、讲授“自读”方法、激发“自读”兴趣等方面做出尝试,既保障了阅读的效果和阅读的深度,又推进学生阅读的持续力。主要教学策略如下:

1.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个教学策略,它是指在学生自读之前,由教师根据阅读主题提前设计好阅读任务单,学生从任务单中选择阅读任务,根据所选任务完成自读,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完成阅读任务,还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增加、减少、调整阅读任务。

例如,在以“鲁迅”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中,笔者出示的“任务单”如下:

[阅读任务单姓名书目时间伙伴我的阅读任务1.我能了解鲁迅的生平及各阶段的重要事件。(   )

2.我能了解鲁迅的小说故事内容。(     )

3.我会从鲁迅的文章中了解鲁迅的思想。(      )

4.我能知道鲁迅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事件、思想等。(      )我还想

知道我的阅读方法我的预展方式]

学生根据任务单自主选择,也可约伴选择,为后面的展示环节提前做好准备。

2.阅读闯关

“阅读闯关”是学生自读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策略,它指教师细心阅读、潜心设计闯关题。闯关成功的学生继续往后读,失败的学生带着拿不准的题目再次阅读。这样的阅读可以直奔拿不准的内容进行跳读,然后再来闯关,直到闯关成功。持续下去,学生会爱上阅读,无论是读书的数量和质量都会持续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在阅读《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时,老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只设计了判断题或者选择题,不需文字答题,使学生闯关无压力。但要闯关成功,又需认真阅读。看看他们是否在细节上有所停留,在思想上有所感悟,在写法上有所认知,给后面的读书交流会提供多个话题。每周一次的闯关活动后就开展每月一次的“阅读大王大比拼”分享活动,学生围绕闯关题来展开对错原因分享。每次闯关都能让他们的判断更加有理有据,让其思维碰撞出更多、更大的火花,激发持续的阅读动力。

3.中期分享

“中期分享”是学生自读中了解进度、推广经验、解决困惑、调整方向的策略。它比较灵活,分享内容可以是讲故事、品人物、赏佳作、做小报、展笔记、制书签等;分享方法可以是微信、QQ等,也可以是一对一探讨、小组或班级读书沙龙等;分享形式可以是就一个问题一次、两次或多次分享,也可以只用几分钟就一个话题进行交流;分享时间不固定,视阅读实际情况随时调整。

例如,在阅读以“四大名著”为主题的经典文学作品中,很多学生都对《红楼梦》里面复杂的人物关系感到头疼。于是,他们根据以往的阅读经验,小组合作画出一份人物关系图,并在班上掀起了一股绘制人物关系图的热潮。经验推广后,还有的学生根据人物关系图绘制《西游记》的主要情节、人物性格、取经路线、名言警句等思维导图,精彩纷呈。

三、展读——分享阅读成果

读是吸收,展是倾吐;读是内化,展是外显。“展读”是温故知新、触类旁通、不断建构、良性循环的过程,学生可以互相欣赏、互相切磋,思维碰撞、汲取力量,提升各方面的学习能力和人文素养。该环节的教学策略如下。

1.读写联动

“读写联动”是阅读教学中最直接有效的教学策略,它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或收获通过做摘抄批注、写读后感、办手抄板、画思维导图等形式展现出来。

以林海音的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中,有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厘清人物关系、分析人物性格,清晰明了;有学生边读边摘抄、边读边批注;有学生仿写《冬阳·童年·骆驼队》或者写读后感《小英子,我想对你说》;有学生从林海音生平、名言警句、故事梗概等板块办手抄板、海报等,充分体现了学生对阅读的独特思考和个性感受。

2.活动展演

“活动展演”是展示环节最生动、最富个性的教学策略。它指学生通过辩论赛、课本剧、配乐读、唱歌等各种才能展示自己对阅读的收获和体验。

在“品名著,展成果”这一活动中,学生纷纷发挥自己的特长,展示自己在主题阅读活动中的所得所感:有的学生利用读写课上改编的剧本,自导自演了《三打白骨精》《武松打虎》等剧目;有的学生则利用多媒体课件,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竞赛——看图识人、猜谜语、歇后语等;有的学生将四大名著电视剧主题曲巧妙地与学校艺术特色——葫芦丝结合起来,一曲《敢问路在何方》悠远绵长,一曲《好汉歌》荡气回肠;还有的学生为大家准备了绘声绘色的故事,大家听得聚精会神……

3.实地寻访

“实地寻访”是根据阅读主题选择的一种教学策略。它指学生通过实地寻访阅读中出现的人物、地点、情节等,增强阅读理解,拓展阅读广度。

例如,在以“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中,学生到烈士塔讲革命故事、举行宣誓仪式、开展红歌比赛等活动;通过走访规划馆、博物馆等实地,了解我国发展史,进一步感受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的洗礼和熏陶。

四、评读——延续阅读期待

“评读”是对前三个环节的总结反思、拓展提升的环节。它是指在前三个环节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整个阅读活动过程,反思活动中的得失,为后面的主题阅读奠定基础、积累经验。这里主要采取多元评价法。

例如,在以“大自然的美景”为主题的阅读活动中,教师、学生、家长都是学生阅读的点评者,他们有的从阅读内容的深浅进行点拨;有的从阅读形式的成效进行探讨;有的从展示方式的多样性进行评价;甚至有的从合作探究精神引发思考等,为学生的后续阅读指明了方向。

(作者单位:襄阳市大庆路小学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活动学生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