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中的“ 故事”和“ 事故”

2020-04-30马志响

新教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冲突事故师生

马志响

走进课堂观课,常常奔走于“故事”和“事故”课堂之间。

“事故”课堂是指教师于课堂上一厢情愿地生硬灌输,简单告知答案,强硬要学生接受自己教学意图的思维绑架;是教师“套路”学生,学生一味迎合教师,课堂呈现的“伪学习”“伪建构”;是课堂用“标准答案”扼杀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细胞,是“雪融化了之后只能是水,而不能是春天”的思维桎梏……这样尽在掌控的課堂“快”字当头,热闹为形,浮于浅表,忽略了学生思考、沉淀的过程;不允许学生犯错,不允许生涩……

“故事”课堂可理解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本(文本)互动,智慧交流,情感荡漾,思维磕绊、碰撞、爬坡的过程经历。这样的课堂秉承学生立场,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教师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己任,巧妙引导,促成学生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过程会出现一波三折,但波折为教学的成功制造了一个认知冲突。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认识得到了深化。

“故事”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课堂不仅生动,更有美丽的生成,充满情趣和思维的张力,是学生深度学习的场域。课堂起承转合,师生共同经历丰富、曲折的教学探究过程,它是思维的舒展碰撞、呼应共鸣、曲径通幽……

于永正老师的课堂如听故事般充满趣味和意味,于老师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故事”书,他带领学生走进“小稻秧脱险记”的故事里,每个人都是故事中的人物,每个人都将自己置于这个故事中。为了帮助学生借助情境理解关键词意(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师生倾情表演,情趣盎然,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对关键词的理解入木三分,每个人都在进行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和故事演绎,课堂“有意思”且“有意义”。薛法根老师的《半截蜡烛》课堂演绎着故事般险象环生、一波三折、峰回路转的过程,他紧紧抓住小说中的人物“冲突”(小说中的反面人物给正面人物制造了什么麻烦?正面人物又是怎么解决麻烦的),通过营造问题情境给学生“制造”学习上的思维“冲突”,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抓住这一“牛鼻子”引导学生去探究、去体验、去讲故事、去说“冲突”。他紧扣故事情节,利用一个个恰切的(能引发认知“冲突”的小问题)追问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故事课堂中自由游弋,思维翱翔。这样的语文课堂紧扣思维的“肯綮”,让学生能在“山穷之处”发现“柳暗花明”,从而让教学充满深度和情趣,让“学为主体”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应有“曲折”的经历,课堂应是师生共同创造丰富的学习信息的开放空间,师生成长应有故事,课堂应是成就教学故事的场地。我们应杜绝“事故”课堂,应尊重学生的认知和生长规律,解放学生,开放课堂,开智启慧,才能让“故事”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紫庄镇新吴窑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冲突事故师生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学中文
“三宜”“三不宜”化解师生冲突
小恍惚 大事故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一次冲突引发的思考和实践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