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学习在高校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30王菲

法制博览 2020年3期
关键词:经济法案例老师

【内容摘要】合作学习对于传统的有竞争性质的学习方法而言,是一种全新的突破,同时它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竞争性学习的垄断地位,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的优点在于它既摒弃了从前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又最大限度地尊重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的方式就能够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加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我们的同学也能够以团队的形式参与到实际学习中,在众人的配合下合作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式的学习方法的广泛应用是非常有益处的,在互相合作的学习中,我们的高校学生不仅仅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交流,还大幅提高了自身的沟通和交际能力,同时也帮助老师和家长建立了一条和学生之间真正能沟通交流的渠道,这样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是百益而无一害的学习方式。本文主要就合作学习在高校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 键 词】合作学习;高校经济法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D922.2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20)08-0077-02

作 者 简 介:王菲(1973-),汉族,河南开封人,硕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法。

合作学习优点非常多,一般来说可以从认知、学业成果和社交、情感成果两方面来说。在合作学习中,我们的学生能够激发更高级的思维,这一点已经被大量实验数据证明了,这里就不再赘述。同时异质性的合作小组又迫使每一个成员都提出彼此不同的意见,加深了學生思考的深度,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这个过程中。另一方面合作式的学习也增加了学生对于口头复述消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认知方面的提升。最后,合作式的学习也强调同伴之间的相互鼓励,学生间的学习互助以及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这些对于学生的整个人生的提升都是大有裨益的。

一、合作学习的概述

合作学习的英文名字是cooperativa learning,它兴起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并且在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中期都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非常具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它的兴起主要是因为,在课堂上,由于充分利用了这样的教育和学习方式,学生们的学业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也改善了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并且在提高学生社会认知品质和协同合作方面的能力上的效果尤为显著,因此很快就被全世界的教育家知晓,因而成为了当代主流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之一,合作式学习的出现被看成是教育史上一次非常大的革新,由于合作式学习有如此多的益处,因而被后人称之为“近十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我们中国也与时并进,在1980年的时候,由我国的教育专家和众多一线讲师开启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且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

二、合作学习在高校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准备

1.精选案例

经济法知识体系较为庞杂,知识点比较琐碎,需要学生能够从整体上了解这个知识体系,而且除了需要学生对其理解与掌握外,还要能灵活运用。所以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始终坚持以下几点:第一就是真实的案例;第二,案例要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第三,案例选择还要注重层次性;第四,也要保证这个案例的时效性。

2.课前分组

在开展经济法教学实践时,如果要保证班级体内的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投身到学习中去,具体到经济法课堂上就是提升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参与度,也就是始终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全程参与到经济法的学习中去,同时小组和小组间还可以在班集体内开展竞争。同时,在进行分组合作学习时,还要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同异”的原则,因为学生的性别不同、学习情况也不一样,以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因而我们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让小组内部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差异互补,追求的结果就是各小组总体水平的一致性,从而使小组间竞赛得以公平开展。

3.角色分配

合作学习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完成任务,保证任务完成的质量和效率。我们在合作学习中还要充分发挥角色分配的作用,帮助我们的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自己需要帮助团队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推动合作的顺利进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关注领导者、阅读者以及资料搜集者等在小组内的领导地位。但是我们应当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每个小组中间的各个人员不应该是固定不变的,而应该是流动的,或者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更换一次,这样就保证了新的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当小组长的机会,这就打开了每个人晋升通道,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这样的举措对提升其学习自信心来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第二,我们还要按照实际情况,灵活的调整和分配角色的安排,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升和发展。

(二)教学流程

我们老师在具体教学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要按照以下流程来开展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大致流程如下:

1.全班授课

一般来讲,我们老师要起一个好的开头,为学生们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学习门槛也就降了下来。就拿经济法来举例,那么多法律条文要去讲,而且这些内容往往充斥着缜密的逻辑,读起来有时候甚至还非常拗口,我们更应该为学生们开一个好头。在这方面,情景教学法就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从经济法内容来说,里面涉及的条文法规对于学生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我们在讲授的时候就要将其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系,从学生们熟悉的常识出发,来实现对法律法规理论的诠释,让学生在了解生活中事情和常识的同时掌握相关理论知识。

2.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能够保证学生当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保证,在这个层面的意义重大。而且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是老师和同学共同完成的,大部分都是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完成课题的研究,这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当课题在开展的时候,我们每个小组的“领导人”都要肩负起整个小组所有成员的学习重任,依照老师布置的学习方案,积极地推动这项由师生共同组织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并且重点讨论老师提出个几个重要问题,明确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协调好组内人员的关系,创造出一个融洽又充满生机的小组氛围。在这个小组构建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还可以深入到小组中,与组内成员进行交流。

因为在小组学习中,大部分人都是同龄人,它们交流起来没有什么隔阂,也不会因为有老师在场而唯唯诺诺,肯定是有什么就讲什么。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以往那种死气沉沉的教学局面,而且还能发散学生们的思维,让他们的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且富有效率,这样的学习方式比我们老师课堂上的灌输式教学要强很多。不仅学生们乐于接受,我们老师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去为我们的学生答疑解惑。而且在遇到一些以前没见过的问题的时候,我们的学生还往往能够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创新,这都跟小组内的成员互相启发是分不开的。

三、结语

综合以上几点来看,我们很明显地能感受到合作学习的益处,如果能把合作学习的模式运用到经济法的教学中去,我们收获的会更多。而且不仅仅是经济法的教学,在其他学科上面也一定有类似的效果。不管怎么说,合作学习在在高校经济法教学中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帮助学生认清了当前学生才是整个教学环节的主体,转变了学生的思维方式,把他们从被动式的学习变成了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改变对于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作用非常之大。合作学习应用方式五花八门多种多样,如果想要真正发挥合作式学习的全部作用,我们就必须不断进行摸索与探究。

参考文献:

[1]孙芬.经济法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6):57-59.

[2]王蕊.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参与度的策略研究——以“经济法”课程教学为例[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20(1):49-50,64.

[3]苗咏丽,姚明敏.高校经济法课程教学创新模式分析[J].理论观察,2017(12):136-138.

[4]张凤麟.高校国际经济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成才之路,2017(30):16-17.

猜你喜欢

经济法案例老师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论经济法的宪法性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经济法在我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分析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公安高等院校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经济法解读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