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29肖启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导图利用初中语文

肖启虎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形象化的思维工具,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可增强学生思考的深度和思维的广度,便于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保持阅读分析有效性。为此,本文在了解思维导图内涵和适应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提出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对策,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思维导图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91-01

引言

在传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只能够,由于长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导致阅读教学活动过于乏味和呆板,影响学生理解和思考的效果。为此,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语文阅读课堂中,利用形象的图像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的脉络,更全面的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对学生阅读能力和教学效果的提升十分重要。

一、思维导图简介与应用原则

(一)思维导图内涵介绍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具有直观和形象特征的思维工具,它能够依据左右脑相互配合的理念,调动大脑对文字、图像、空间关系等元素进行记忆。同时树状的图形还能对大脑形成刺激,利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相互配合,促进人的深入思考和研究,找到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在新旧知识作用下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和思考的方式,一方面促进学习者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开发大脑的潜能,在联想下增加对事物的印象,触发大脑深处的灵感,以发挥大脑的最大化潜能,完成对复杂关系的处理。结合思维导图的这种应用价值,将其引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较强的教学辅助价值和作用。

(二)思维导图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原则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应用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教师应指导学生亲身制作思维导图,并要求学生利用一张空白的a4纸进行横向的制作,在学生制作中应保持安静,为学生深入思考营造良好的环境。第二,教师需引导学生以阅读文章的主旨作为制作的中心点,以此为树状图的主干,并利用不同颜色表示主干外的分支,具体包含人物、事件、事件、起因等,保障思维导图内容和结构的丰富性。第三,要求学生所设置的第二分支要精细于第一分支,并通过不同分支节点的链接,更加清晰和形象的将文章逻辑关系展示到学生眼前,并内化到学生的记忆中,发挥思维导图对知识点总结和归纳的作用。同时,利于学生调取学习所需要的重点信息,帮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更快速的理清阅读思路,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加强教师引导,利用协作活动完成思维导图分解

首先,在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展示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利用正确的方式的示范加深学生对思维导图的认可和制作的印象。教师可利用ppt展示的方法,以思维导图由小到大的分支顺序进行展示和讲解,使讲解内容能够完全对照导图结构,使学生更加清晰的了解阅读的内容。其次,教师应设置思维导图的中心点,指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代替课堂笔记,对所学文章展开深入的分析的研究。在学习的初期阶段,学生需要教师引导下完成对思维导图内容的补充,而经过大量的练习学生逐渐能掌握绘制的顺序,并自觉依照课文重点对照导图脉络展开分析,增加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阅读学习的有效性。最后,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协作活动,充分活跃学生不得阅读的思维。教师可选定一篇文章为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的对象,以课文《背影》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别为若干小组并进行导图制作竞赛。由小组组长设立导图的中心点,即为“父亲的背影”,其他小学成员负责不同的支路,结合文章内容设置小标题,构成文章的主体结构。在完成主体结构的绘制后,由组长带领组员展开讨论,围绕课文的中心,设置出主体外的层级分支点,延伸出二级的小标题,完成对思维导图结构的丰富。在完成导图绘制后教师了带领学生分析作者希望通过“背影”这一主题表达什么思想,并在每一个分支点中埋下什么样的伏笔,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分析下更加全面的掌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二)增强思维导图在课后练习的应用,巩固学生阅读成果

对于初中语文阅读而言,课堂学习学习固为重要,但课堂之外的自主学习,也是语文阅读中的重要一环。在课后学习中,思维导图可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帮助,是保障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保障。教师可为学生设置课后学习的任务,要求学生回忆课堂中所学内容,先利用思维导图形成立体化的思路,将课上内容完整展现在脑海中,然后依照导图内容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排序,帮助学生完成记忆的储存。例如在学习阅读难点文言文《桃花源记》时,学生就可在课下利用课上的思维方式补充思维导图的分支,还可利用导图回忆所学重点,深化“缘”“忽逢”“落英缤纷”等词汇的含义。学生利用这种复习方式来进行连续记忆时,一旦在遇到相关的题目,就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记忆的网格,提升学生解题的正确里,和对文言文的记忆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现階段在教育改革深化的进程中,思维导图已经被广泛应用到教学领域,并发挥其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引发学生对文章主旨形成头脑风暴,系统的简化学生思考的流程,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积极进行。同时利用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可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增强学生阅读的效果,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参 考 文 献]

[1]李鑫.整本书阅读理念下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教学中的引介[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9,38(05):78-82.

[2]周群.网络环境下的初中语文项目式学习实践——以“学习公共说理”项目学习为例[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8(03):14-17.

[3]刘玉芬.思维导图在初中名著阅读中应用内容、路径与方法的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8(05):55-57.

猜你喜欢

导图利用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画与理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第6章 一次函数
利用“隐性”圆,巧解一类题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