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2020-04-29陈辉
陈辉
【摘要】 打击乐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重要途径。然而小班幼儿年龄小、以自我为中心、控制能力差,使小班打击乐教学活动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难点。本文以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策略为题,通过研究找到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游戏化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为幼儿园小班在开展打击乐游戏化教学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幼儿园 小班 打击乐 游戏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67-02
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中推广以来,发展开始至今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使用,而且游戏化教学也凭借其独特的教育方式,获得了很高的赞誉。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末期,美国约翰·布朗的游戏化教学方法传入到了国内,学者李岩是最早的发起人之一。也由此开始了游戏化教学研究的热潮。音乐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是歌唱和律动。幼儿园在打击乐教学过程中开展游戏化教学还是比较少的,幼儿在学习打击乐时大部分表现的比较被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正确理解和掌握幼儿园打击乐游戏化教学活动的设计理念,能更好地帮助教师明确活动开展的价值取向,找准教学活动的目标,充分保障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游戏化教学的特点
游戏化教学有着其他教学方法没有的特点,其一就是原本性,原本性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特点,其内在的基础动力也直接的影响着每一个幼儿。游戏化教学较为重视幼儿的自身感觉,要求每一名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在活动中的情景和音乐以及行为来促进幼儿对知识点的理解。其二就是即兴性,即兴性也是游戏化教学中较为重要的特点之一,在教学活动中即兴性对幼儿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即兴是一种没有具体的表现形式和表现内容,通过一些较为基础的设定来进行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表达出来的内容也会非常的自然,不会显得非常刻板。即兴不仅可以表现出表演者内心真实的想法,还可以有效的传递其自身对音乐的感受。游戏化教学就是通过即兴来对情境进行还原,通过还原使情境更加接近自然。
二、打击乐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开展现状
(一)游戏设计目标不清晰
幼儿园小班在开展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时候,幼儿园教师并没有设计出清晰的游戏目标,只是一味地传授幼儿打击乐器的演奏技巧,注重幼儿对打击乐技能的掌握能力,没能意识到开展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真正目的。甚至有的教师,特别是刚刚入职的新教师在设计打击乐游戏方案时着重强调怎么能让小班幼儿更快地操作打击乐器,能独立地演奏一首曲子,忽略了打击乐游戏化教学是以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对音乐知识的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更没有意识到打击乐游戏化教学对幼儿主动学习兴趣和音乐感知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
(二)演奏材料选择性缺失
幼儿在参与打击乐教学的过程中,选择性缺失也是影响游戏化教学开展的关键因素。在现实教学中教师在开展打击乐游戏化教学活动时选择的打击乐器都是相对比较专业的教学道具,但是这些道具并一定是幼儿喜欢的,在选择道具上幼儿缺乏主动性。在教师实际教学中演奏一段幼儿喜欢的音乐时,教师帮助幼儿选择了其并不喜欢的专业演奏道具,幼儿因为个体差异并不能很好地掌握专业道具的操作规范,这种情况不仅限制了幼儿的参与度,还限制了幼儿的动手能力,深深剥夺了幼儿选择的权利,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的幼儿虽然扫兴,但也只能作罢。
三、提高幼儿园开展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策略
(一)运用故事情境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在现实教学中游戏不光可以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利用游戏增加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实行游戏化教学更能对幼儿在艺术上领悟能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笔者在对幼儿园小班幼儿的观察过程中发现,很多幼儿在学习打击乐器的时候会自言自语地进入某种意境,想象力很丰富的幼儿会把自己不自觉的带入到音乐情节中去。创设故事情境,营造一定的活动氛围,能激发其学习与参与打击乐教学活动的兴趣,帮助其更好进行学习与锻炼。例如,如《快乐的小青蛙》,青蛙妈妈带领小青蛙在池塘躲猫猫,捉虫子。在简单的游戏情境中,以简单的游戏动作熟悉音乐,并在变化的游戏情境中思考如何让乐器发出声音,促使孩子充满热情、更感兴趣地进行打击乐表演,帮助其在游戏中体验成功,实现游戏与教学的有效融合。
(二)打击乐器演奏材料多元化
幼儿园在小班进行打擊乐游戏化教学活动的时候,没必要刻意的强调专业道具的重要性,因为幼儿园小班参与活动的都是一些年龄比较小的幼儿,注重专业打击乐器演奏没有任何意义,幼儿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自己喜欢的演奏道具,有的专业道具还并不适合小班幼儿使用。这样,小班幼儿既失去了选择打击乐游戏道具的权利,还失去了对打击乐演奏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多准备一些随处可见的材料,作为代替那些复杂且繁琐的打击乐器,保证打击乐器材料的多元化。例如在演奏《幸福拍手歌》的时候,幼儿随乐用身体部位去做动作后,也可以利用一次性纸杯,饮料瓶等做拍手、跺脚的动作。像桌椅板凳也都可以发出声音参与其中。这样让幼儿认识到,不管是什么样的小物品,都能运用拍打的方式进行节奏演出,像这种拍打的行为将不再是单纯的敲击活动,而是一项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尽情投入并且乐此不疲。
(三)打击乐教学演奏形式的优化
齐奏和轮流演奏是打击乐器教学演奏的主要形式,要优化打击乐器的教学演奏形式,我们就要选择幼儿熟悉的节奏鲜明的乐曲让幼儿随着乐曲的旋律齐奏,如《两只老虎》、《找朋友》、《我上幼儿园》、 《小青蛙》、等,这些歌曲幼儿早已唱熟,进行齐奏,既可以愉快地参与节奏游戏,又进一步巩固了歌曲学习。另外,小班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而轮奏则有轮流演奏及等待的要求。为此,我们就选择那些有具体动作变化、有内容、有意义的律动音乐,以借助幼儿对原来律动的掌握情况,来帮助幼儿理解、分辨音乐,如《三只小熊》、《我爱我的小动物》、《大象和小蚊子》等歌曲,幼儿根据动作的变化、歌词内容进行乐器演奏的变化,从而达到轮奏的效果。
(四)打击乐常规培养游戏化
因为幼儿的年龄小,个性大多是活泼好动的,他们的天性使然,不管是对什么事物都充满好奇的。但是他们也有理解能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和自控能力差等特点,所以在现实的打击乐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游戏化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打击乐的常规培养。这样新颖的培养方式更能帮助幼儿提高理解能力和自控能力。例如,幼儿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针对幼儿喜欢随意的拿打击乐器玩耍,教师就可以利用做“小门”游戏来引导幼儿遵守纪律,让幼儿的两条腿当做是两扇小门,把打击乐器放在幼儿的腿后面,当腿并拢时,代表小门关上了,教师就可以告诉幼儿:“小门关上以后小门里的东西就不能随便的拿出来喽!”然后再让幼儿把腿分开,表示小门打开了,幼儿就可以去拿喜欢的乐器了。打击乐游戏化教学中以这样的方式教学,既能让幼儿快乐的参与其中,又能纠正幼儿演奏打击乐器时的小动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打击乐常规。
四、结语
游戏化教学是现在幼儿园中非常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也是现代教育强调的最大重点。但是在打击乐教学活动中实行游戏化教学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教师对游戏设计目标不清晰,打击乐游戏材料选择性缺失等,开展游戏化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所以笔者即根据文中提出的问题,总结出提高幼儿园开展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策略,帮助幼儿园改善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开展效率,让幼儿在敲打中感受快乐、收获知识。
【注:本文系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幼儿园小班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策略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DXKT18720)】
[参 考 文 献]
[1]刘霄霄.幼儿园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科教导刊(下旬),2018(08):141-142.
[2]韩方石.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8(30):83-84.
[3]赖美.幼儿园音乐节奏游戏化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思考[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17(06):59-62.
[4]鲍艳艳.幼儿园打击乐游戏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