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微课,打造高效课堂

2020-04-29林燕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容积行李箱纸箱

林燕霞

【摘要】 微课"短小精悍,定位精准,功能强大”,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方向。借助微课给予正确引导和示范,抽象的数学问题剎时变得形象、简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也促使教师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策略,达到高效课堂。

【关键字】课前   预习   课中   突破   课后   复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57-0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微课,进入了我们的教育领域。"短小精悍,定位精准,功能强大”是微课的显著特征,其针对教学或学习中的典型问题进行设计,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微课的出现,优化了我们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了小学数学教學模式的改革。作为一个新事物,微课直观、高效,给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新的方向。基于以上,我尝试在日常教学中应用微课,效果卓著。

一、课前微课——预习有方向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经常不重视或忽略预习。可实际上,课前预习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过程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预习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环节,做好课前预习,能让学生的思维进入形成概念和掌握规律的阶段,由感性上升为理性,由表象变为抽象。传统的预习方式是阅读书本或导学单预习,比较枯燥乏味。微课作为一种具备创新性与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习效果大有裨益。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前微课

1.出示:水桶,纸箱,行李箱,苹果,砖块,钻石

问题:把这些物品分成两类,你是怎样分的?

2.苹果,砖块,钻石一类;水桶,纸箱,行李箱一类

思考:左右框内的物品有什么特征?又有什么区别?

水桶,纸箱,行李箱内部都可以容纳其他物品,引出容积概念。

3.完成小探究:求纸箱的用料多少是求纸箱的(     );求纸箱占的空间有多大,是求纸箱的(     );求纸箱能容纳多少东西,是求纸箱的(      )。

在《容积和容积单位》一课中,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水桶,纸箱,行李箱,苹果,砖块,钻石等出发,在对比中引导学生感知“物体的容纳”,初步建立容积的表象,随后的小探究就进一步帮助学生区分表面积、体积、容积概念,突显容积这一概念的本质。

就这样,一个短短的小视频,一个紧扣课题的铺垫就让学生轻而易举抓住知识的要点,消除认知障碍,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有效引导课堂走向。

二、课中微课——突破有方法

重、难点的突破是课堂的中心,也是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和引导学生探究的核心内容。数学课堂作为一门基础性的自然科学,和语言类的学科不同,数学具有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的特点。小学生由于智力发展的特点,逻辑思维能力尚未完善。微课恰巧能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画面,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晦涩的知识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反,如果仅用文字或者语言来向学生描述,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而现场直观操作难度大,又费时,不利课堂教学。让微课走进课堂,以动态的形式来呈现给学生听和看,克服了条件限制,还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感受以及体验,帮助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也让学生更加明白其实践操作的步骤方法和有关知识的内容及其缘由,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容积和容积单位》课中微课

学生做实验:1升的可乐、500毫升的量杯、1立方分米的容器。

①将1升可乐倒入1立方分米的容器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升=1立方分米。

如此类推:你还能推理出什么关系?

生:1毫升=1立方厘米   1立方米=1000升

②从实验中如何证实了1升=1000毫升?

生:将1L的可乐倒入两个500mL的量杯中,刚好倒完。

借助微课实验,不仅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性、增加演示实验的时效性、加强学生操作实验的规范性等等,还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验证这一系列活动,理解容积和体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突破本节难点、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激活学生发现数学、探究质疑问题、验证数学定理的能力,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成果。

三、课后微课——复习有方针

实际教学当中,存在这样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原先学过的知识由于没有及时巩固和复现,会逐渐衰退并导致遗忘。我们引导学生利用课后微课进行针对性复习,才能更进一步加深钻研、质疑解难、深化理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目的。

就这样,一个简简单单的思维导图绘制微课,让学生的思维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展开,把容积和容积单位中前后有联系的知识沟通起来。这不仅让学生建立了《容积和容积单位》中有关知识的认知结构,也在对比中,认识到知识间有着各自的规律,有着各自独特的结构。从而使学生在观察、转化、推导中获得条理化、系统化、整体化的知识。

并且,微课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对知识的掌握能力有不同层次。针对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后巩固复习,或者通过课后在家反复观看微课对知识进行理解,达到掌握知识的目标。

综上所述,通过微课的正确引导和示范,抽象的数学问题剎时变得形象、简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也促使教师因材施教,不断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策略,达到高效课堂。因此,数学教师要以微课为载体,开展各项有效的教学活动。

【本论文是广州市花都区教育科学规划2019年度课程资源开发专项课题《三年级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HDJYKY2019D004)的科研成果之一。】

[参 考 文 献]

[1]吴正宪、张秋爽、贾福录编著,华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听吴正宪老师上课》2012年7月.

[2]龚勋,应急管理出版社,《小学生思维导图学习法》2019年9月.

猜你喜欢

容积行李箱纸箱
容积和容积单位(部级优课)
纸箱打包机的设计
挖一个圆锥
背起你的“行李箱”
小赛的纸箱
行李箱
行李箱组合
用吸管与纸箱打造密室逃脱
废纸箱变愤怒的小鸟
巧求容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