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培养新时代初中生责任担当策略探究

2020-04-29邬园妹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生法治责任

邬园妹

【摘要】 新时代赋予了新的青年一代新的使命,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总发现山区初中生表现出惯性迟到、缺交作业、不关心学业、不爱劳动、不懂与人交往等一系列责任意识淡薄的行为。本文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寻找新时代初中责任意识淡薄的原因,强调培养新时代初中生责任担当意识的重要性并从道德与法治课的视角探究出培养新时代初中生责任担当意识的有效策略。

【关键字】核心素养   培养   责任担当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10-051-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着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进入新时代,初中生责任与担当问题也逐渐涌现出来,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初中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生责任担当的一个关键时期,因此,要及时对学生们进行责任担当教育是当代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育大背景的重要内容要求,也为他们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奠定基础。

一、新时代初中生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家庭原因

这一代初中生当中,相当大的比例是独生子女,处于和平时代、国家强盛、人民生活富裕,可以说万千宠爱集一身,父母与祖辈以孩子为中心,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什么家务活不用孩子做,总觉得,就那么一个孩子,总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另一方面,由于山区初中生中相当大部分学生是留守儿童或离异单亲家庭,一般由祖辈管教,会比较溺爱;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缺乏亲子情感交流,心生内疚总想着加倍满足物质需求来弥补日常的关爱,直接养成孩子好吃懒做的性格。此外,父母不负责任的错误示范。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孩子,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丧偶式育儿”父亲不承担育儿责任,当个甩手掌柜、不教育孩子,又或者家庭中出现问题,不是直面问题、勇于承担而是父母之间相互指责、不赡养老人等。可见,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责任担当教育是抓襟见肘,父母的种种不负责、不担当的行为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担当意识。

2.学校原因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是对学生进行各方面教育的重要环节。班会课和道德与法治课承担着初中生责任担当教育的主要任务。这其中存在的问题是班会课一般每周只有一节课,而班主任工作杂而多,班级呈现出来的问题也不少,导致专门的责任担当教育缺失,就算有也是蜻蜓点水起不到什么效果。另外,道德与法治课每周课时每周两节,课程内容安排关于责任方面的就只有八年级上册中一课,还有就是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思想不转变,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不以为然,为考试而教,没有灵活、及时迁移知识进行责任感的渗透。比如,在上《我和父母》一课,除了讲解处理亲子关系的知识点外,还可以进行责任担当教育,渗透学生应对家庭负起的责任。

3.社会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国在经济等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为社会创造出无可比拟的财富,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首先,经济发展不平衡、人们贫富差距悬殊致使部分人产生利己主义,从而导致部分人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其次,科技迅猛发展,网络时代到来,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特别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被肆意传播,致使部分人责任意识缺失。

二、培养新时代初中生责任担当意识的重要性

1.责任是每个人分内应做的事,最初的责任源于家庭,家庭成员不同角色决定了要承担起不同的责任,每个成员对自己分内做的事都勇于担当,这有利于家庭和谐,营造出相亲相爱的良好家庭氛围,也有利于培养出负责、勇于担当适合时代发展的青少年。

2.最高的责任源于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说到“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新时代中国青年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时代使命”。而初中生即将成为青年群体的主力军,少年强则国强,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担当不仅关系到家庭和谐、社会稳定,还关系到国家兴亡、民族振兴。

三、培养新时代初中生责任担当意识的策略

责任担当无论是从个人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来说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责任担当是人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的前提条件。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道德与法治课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那么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

1.以孝为先,深化初中生的感恩教育

百善孝为先,孝亲敬长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法定义务。在教育学生懂得感恩的时候,首先要学生知恩,比如父母恩、师恩、友恩等,只有知恩,才能把责任担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比如讲到七年级上册第7课《亲情之爱》时,除了讲述亲人之间的爱,还可以,第一,运用科技手段创设情景,利用班级微信群让学生和家长有个直接面对面的表达,,另外肯定有些家长是在工作不方便接听或者完全不接通,这个时候教师及时渗透工作责任。这样比老师语言教育效果来得好。第二,课后可以布置任务卡,设问:

①父母的三个愿望并简述理由;

②父母觉得最开心的三件事和最辛苦的三件事;

③最想孩子改正的缺点并简述理由等,这些活动的问题可以根据不同班级特点灵活设置,在过后必须及时分享,教师适时点评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责任并鼓励勇于担当,以孝为先,孝也是一种责任,要知恩感恩。

2.以梦为马,加强初中生的理想教育

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是驱动责任担当的原动力,为理想而战,人们会更主动、更积极去付出,同时也是责任担当的具体表现。当代初中生出现厌学、逃学甚至轻生自杀等行为,因为他们主观上不快乐,缺乏一个梦想支撑着他们责任担当。因此,在教育学生学会责任担当的时候,需要让他们给自己一个梦想或者说一个奋斗目标,这样他们会更好地履行责任。在粤教版开学的第一课《我上中学了》,教师可以发一些信纸让同学们为自己的初中生涯设置一个梦想(目标),并说明自己是怎样做去实现,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坚持不下去想放弃的时候,你要对自己说一些什么话(鼓励的话)?写完后装进信封由教师保管,每个同学想放弃的时候都可以找老师拿来看看,最初的梦想会让很多学生找到坚持下去和勇于担当的动力。

3.以责为鞭,升华初中生的爱国教育

人一生下来就是社会上的人跟责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家庭责任、有社会责任。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对家人、对集体、对国家负责。初中阶段正值青春期发育,人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逐渐形成,对家人负责容易理解,在道德与法治课进行责任担当教育更应该升华到初中生对国家的责任担当层面上来。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给青少年一代成长带来机遇,也担负着时代使命。在讲到《中华民族精神》一课时,可以开展“学英雄,当先锋”的调研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古今的爱国英雄、革命先烈、两弹元勋、著名科学家还可以结合时事热点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驱动学生的责任担当。

四、结语

新时代初中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担当是势在必行,让他们学会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不负家庭、社会、国家、时代赋予的使命,在新时代中,奋勇前进,实现人生价值。

[參 考 文 献]

[1]马治中.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创新方式[J].新校园(中旬刊)2014(6):177.

[2]王应战.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9(7).

猜你喜欢

初中生法治责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责任与担当》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谁的责任
责任(四)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