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好,初恋

2020-04-29李建华

教育家 2020年9期
关键词:姨夫青春爱情

李建华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青少年对异性产生懵懂情感的年龄也愈发提前。由于荷尔蒙的大量分泌,他们很容易就进入所谓的恋爱状态,这个时期的孩子尤其需要家长的理解和尊重。

家长对青春期情感问题十分敏感。他们害怕孩子过度沉迷感情而荒废学业,担心孩子过早发生性行为,对身心造成伤害,想要阻止又怕引发孩子强烈抵触,希望和孩子好好沟通又不知如何开口……其实,“早恋”只是大人给孩子贴上的标签,青春期情感的发展是人格成长的一部分,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部分。

如果你的孩子恋爱了,你会如何溝通与引导,帮助孩子平稳度过萌动的青春期?让我们先从一位妈妈与她女儿的故事读起。

随着教育观念的进步,大多数家长已经不再谈“早恋”而色变,尽管心里还是有诸多顾虑,依然会谨小慎微地规避因孩子恋爱引发的一系列风险,但“一棒子打死”的家长不多了,大多停留在“避而不谈”的程度。

我和女儿关于“爱情”的话题,最早始于五年级。女儿毫不在意地告诉我:“妈妈,我们班上有个男生和女生表白了。”

“哦,怎么表白的?”

“就说我喜欢你呗。”

“是吗,女生答应了吗?”

“答应?答应啥?女生跑去走廊了。”原来女儿并不明白表白的意义是什么。

“那有喜欢你的男生吗?”

“有啊,好几个呢。”

“那不错,说明他们眼光不错。回头问问他们看过《哈利·波特》全本没有?”

女儿显然没明白:“问这干啥?”

“你都读完《哈利·波特》全本了,喜欢你的男生却没读过,那聊啥呢?难道聊语文课本?”

女儿被我逗得哈哈大笑,隔天认真地回复我:“妈妈,真让你说对了,他们都没读过,没法聊……”

我并不是用读书有用论来界定孩子的好坏,而是希望传递给女儿一种态度——任何喜欢都不应仅仅建立在对外表的欣赏上,更需要有思想的匹配。

当女儿进入初中后,我和女儿经常聊到关于“爱情”的话题,电视剧里的悲恋,现实里“早恋”的同学,还有懵懂表白女儿的男生……大多数的谈话,都是她在发表观点,我在认真倾听,我惊叹于女儿敏锐的观察力,更骄傲的是她对我的坦诚。

记忆最深的一次是,她借住在北京的表妹家,回来后给我讲:“妈妈,三姨的爱情和婚姻是对等的。生活中三姨强势,什么家务都是三姨夫做,我起初还为三姨夫打抱不平,后来才发现,工作的问题,都是三姨夫说了算。因为他们两个都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而三姨夫的职位更高,处理的问题更多,三姨在工作中遇到麻烦和困扰,都会回来和三姨夫探讨商量。妈妈,这就是彼此有共同语言的好处。”女儿由表面看到实质的洞察力让我佩服,而她的整段描述更是她在青春期对于爱情和婚姻的一种自我思考。

家长朋友们,如果孩子青春期的情感萌芽令你焦虑,请先询问自己,孩子能否对你敞开心扉?如果能,无论你的孩子是否经历“早恋”,这都不会成为他们青春中的伤疤。

去年八月,女儿如愿参加了新东方的澳洲游学营,头两天只是和我不定期地汇报行程,几天后突然打来电话,用很正式的语气对我说:“妈妈,老师找我谈话了。”

“哦,为什么?”

“团里有一个男生对我非常好,无微不至地关心我,老师都看出来了。”

“是吗?长得帅吗?”

似乎是我无厘头的回答打破了之前的严肃气氛,女儿咋咋呼呼地说:“老帅了!”

“你动心了?”

“讲真吗?妈妈,我有点喜欢他。”

“哈哈哈,恭喜你,你的初恋哦。”

女儿在电话那头对我这个顽皮的妈妈表示无奈:“老师没说什么,只是告诉我,我们来自不同的城市,不要太用心,半个月后分开会很难过的。”

我由衷地感叹年轻老师与学生间的平等交流,没有去定论孩子的对错,只是给出自己的建议。想了想,我略认真地回答女儿:“老师说的有道理,妈妈相信你可以处理好。”

挂断电话,我在微信上给女儿写了一段话:“心动男生出现,人生第一次,是件值得庆祝的事。我的建议是——保持合适的距离,相互关心,合理期待,守护初恋的感觉,加强彼此的交流。毕竟你们并不了解对方,多交流的不仅仅是学业和生活,还有各自对事物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思考,这样的萌萌的初恋才能稍微有点深度。”

之后的几天,我们各自忙碌,并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回家的前一天,女儿又打来电话:“妈妈,我想征求你的意见,我想在回程飞机上和他坐在一起,可以吗?”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她:“当然可以,和喜欢的人一起聊天,无聊的飞行过程会有趣得多。”

电话那头是女儿的尖叫:“妈妈你太伟大了,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谢谢你。”

同样,挂断电话,我依然在微信上给她留言:“我应该谢谢你,谢谢你这么信任我,谢谢你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愿意征求我的意见,我也很爱你。旅途愉快,初恋愉快。”

之后,我才知道了一些小细节——女儿在看完我的信息后,哭得稀里哗啦,领队老师还以为她受了什么委屈,她却举着手机说:“我想我妈妈了,我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

她还把我和她的故事讲给同行的伙伴听,当然,包括那个让她心动的男孩,她把我描述成无敌美少女,说我善解人意,说我给予她充分的尊重和信赖。她还主动和老师交流换航班座位的事情,老师说这还是第一次有孩子如此坦诚地要求换座位。她说:“我妈妈告诉我,无论老师是否同意都要去征求意见,这是起码的尊重。”

其实,我真的没有那么伟大,我和所有的父母一样担忧“早恋”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我更清楚,比起“早恋”,孩子的青春情感屏蔽了父母才是真正的可怕。我愿意收起我的焦虑,和她一起面对和思考;我愿意放下我的观点,听她独立分析和判断;我愿意放开托着她的手,让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因为我明白,终有一日,她将独自享受爱情,独立地走进婚姻。

女儿回来后,不等我追问,就同我讲述起了在外共同学习、游玩的有趣故事,还对我说:“妈妈,你告诉过我不能随便接受别人的礼物,但他送我的礼物,我想留作纪念;你也和我说过如果接受了别人的礼物一定要回赠,所以我也买了礼物送给他。”

她还告诉我,大家约定下个假期再聚。我笑着问:“大家都有谁?”

女儿一脸坦荡地回答:“当然是团里相处得好的一群伙伴啦。”

青春真的太短暂了,我们早已在生活的压力下没有了年轻时的激情,更遗忘了青春的颜色。哪一个走过青春的成年人没有怦然心动的记忆呢?那些初初相见的心动,那些懵懵懂懂的相思,那些莫名其妙的欢喜,原本就是青春里的萌芽绿草呀。说真的,我们不需要去扼杀,时间和生活会覆盖所有的青涩,孩子总归会在恰如其分的时间长大成熟。

作为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贴上“早恋”的标签,越接纳才会越轻松;也别让自己在“恋爱”问题上变得凶神恶煞,越沟通越可以规避风险。与其如履薄冰地监控着孩子的感情世界,还不如教会他们如何看待爱情,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如何应对情感波折。相信我,只有父母与孩子的坦诚相见,才能让“恋爱”变成青春期众多情感依恋中一种普通的存在。

愿我们都能轻松地对孩子的感情问题说:你好,初恋!愿你的青春美好,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系张家口市宣化区幼儿园园长、河北省省级骨干教师)责任编辑:王梦茜

猜你喜欢

姨夫青春爱情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坐姨夫新车的感觉真不爽
我的“作家”姨夫
爱情来了
解读爱情
唯一的愿望和唯一的埋怨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