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北制鼓 百年技艺
2020-04-29刘贵星
刘贵星
“鼓王”谢歌美。
鼓作为中国传统乐器,其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无论是庙堂祭祀,还是乡间民俗,鼓声都是振奋精神的象征。多少光阴,随着那一阵阵激昂的“聚心鼓”鼓声,绽放出一道道鼓舞的风景。你听过鼓声雷动、响彻天际,可曾见过沉默的制鼓人在木屑飞扬中锯、刨、脱、踩的艰辛?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制鼓艺人却越来越少,所幸在新余市水北镇公塘村还有一位传承三代技艺,坚守制鼓手艺的“老把式”。
刨制鼓架。
制作鼓身需要精通上等的圆木技艺。
加工好的牛皮要经过严格地检查
三代人传承的手艺
6年前一个入秋的午后,我第一次走进谢歌美家里。爬满岁月痕迹的条凳,磨得乌黑发亮的铁剪夹,墨迹斑斑的规尺,一叠厚厚的弧形杉木板,锉刀、刨子、小锤……这些东西总能让谢歌美的眼里泛着亮光。在木屑飞扬中,谢歌美正在自家露台忙活着他的制鼓手艺,四周一堆堆半成品大鼓,屋中阁楼囤积着一大堆晒干的牛皮和战鼓。
年逾花甲的谢歌美,从1980年起跟随舅舅何忠云学习制鼓手艺,并爱上了传统木鼓制作这门技艺,几十年间勤工不辍。这门手艺从外公何国有开始,三代人坚守了一百多年。舅舅过去是当地有名的木鼓匠,善做各种鼓。他制作的木鼓工艺精湛,经久耐用,声音浑厚,撼人心魄,深得人们的喜爱,远近闻名。谢歌美幼时在舅舅的熏陶下初学制鼓的时候,只是给他当下手,锯锯木,画画线,削削竹箾,刮刮牛皮……后来,日子长了,慢慢地学到一些制鼓的关键技术。聊起制鼓,谢师傅介绍道,制鼓包括选材、刨板、蒙皮等十几道工序,每道工序都马虎不得。
选材是制鼓的第一步。红心杉木、老榆木是做鼓身的好材料。将木材锯制成弧形木板彻底晒干,按照鼓身的不同尺寸,刨成一定弧度的木片,依次排放成鼓身,使其在拼接时能严丝合缝。最后用铁圈箍成鼓筒,用竹片作内撑,安装好提环,鼓身初步完成了。每一个做好的鼓圈,都要经过严密的检验,才算合格。新做好的鼓圈要固定,经过打磨,表面变得光滑,装上挂件后,再对鼓圈进行检查、修补即可完成。制作好的鼓圈,被送往他处,进行蒙皮、上色。鼓面要用冬天的母黄牛皮,不同部位的牛皮,其厚度也不尽相同,而牛皮厚度则决定了鼓面的响脆程度。为了取得鼓面用的牛皮,每当赶集日,谢师傅就要去集镇上挑选8年以上、牛毛均匀的母黄牛皮,这种皮质有一定厚度,软硬适中,有绵劲,又松透,敲击出来的声音好听。买回家后用生石灰浸泡几天,脱去表面的牛毛,洗净晾干后置于特制的架子,再用弯刀将牛皮刨均匀,然后挂起来阴干备用。
鼓身需要两人配合才能箍好
听谢歌美说制鼓行当里有“制鼓是徒弟,制皮是师父”的说法,“制皮”需剔除皮面赘肉,用力过猛可能刮穿牛皮,而用力不足剔不干净赘肉,则会影响鼓的音质。“这活儿不经历几年苦练,难以真正掌握。”岁月的沉淀,让谢歌美对制鼓有着精妙而执着的把握,每一个细节显得游刃有余。
谢师傅做了多少只鼓,没去统计过,只估算2018年大概做有40多只。谢师傅说,每年春节前几个月,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因为只有他一个人做,妻子负责帮忙打下手。其它季节谢师傅大多用来备料,一般8月份后开始收存做鼓皮所用的牛皮。牛皮在立春后不易收存,容易坏,影响鼓的质量。只要周边有黄牛皮卖的,他都会登门选购,合适就拿回家,之后除了先要去毛、刮油脂、削整厚薄外,还要经裁剪、晾晒后囤积,这样做出来的鼓面,才会结实耐用。
鼓王 谢歌美的简易工作间。
鼓身上箍的力道决定成败。
一辈子“蒙”在鼓里的人
蒙鼓面,定鼓音
晾干后的牛皮质地坚硬,蒙鼓前需要用水浸泡三四天,直至松软有韧性。谢歌美今年68岁,做鼓几十年,每天晚上要做的事就是提前將牛皮泡进水里,经过浸泡,牛皮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泡软的牛皮第二天就可以使用了。
场外放置着一个可移动的大木架,是谢歌美设计的,用来蒙牛皮。架子看似笨重,但底下装有滑杠,可以自由进出旁边的仓库。架子由多根樵杠组成,鼓筒(即鼓身)置于架子中央,蒙好鼓皮,用千斤顶顶起,这样压的牛皮就很紧,做出来质量不一样,跟以前的鼓差别很大。随后要将鼓身固定在木架上,将裁好的牛皮各边角穿孔系上拉绳。覆盖住鼓面一端,不断嵌入木棒。“制好的牛皮,最关键的是要经受住‘蒙鼓面的检验。”谢师傅的老伴跟着打下手,几十年的耳濡目染,俨然是位得力的贤内助。在老伴的协助下,谢歌美将鼓身固定在一个由十几根圆木特制的木架上,把裁好的牛皮各边角穿孔系上拉绳,覆盖鼓面一端,撬动千斤顶拉伸牛皮,使牛皮受力不断拉伸,剩下的就交给风和阳光,让鼓皮慢慢干燥。
牛皮固定、绷紧后,谢歌美用木棒有节奏地敲打鼓面旁侧,爬上鼓面踩鼓皮,让鼓皮尽量得到伸展,这样做出来的鼓声音更饱满。蒙鼓皮是制鼓的关键一环,决定了一面鼓的成败。踩鼓皮是为了让鼓面绷得更紧,声音更洪亮。在制鼓过程中,最难的还是定鼓音,民间有句俗话叫“响鼓不用重槌敲”,一面鼓,声音的好坏,关键在蒙皮时是否找准鼓音。所以,谢歌美在校正鼓音时,采用的土办法叫“二龙滚珠”。“二龙滚珠”就是从河里选有数十公斤重的光滑鹅卵石,将它压到鼓面上,用双手撑住石头,反复转动,一边转,一边敲鼓面,调试鼓音,目的就是通过石头的碾压,使鼓皮更加柔软,富有弹性,音质更加圆润,回声更加宽广。当鼓声达到合适的音效之后,再沿鼓边钉上竹箾。三道齐整的竹箾,每一边鼓要钉三百多颗,一个鼓两个面至少要六百多颗。这些竹箾不仅对木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也美化了鼓的点、线、面等各层次,使鼓形、纹路更加丰富。现在固定牛皮基本不用竹箾,而是用铜钉,这样更不伤牛皮。过去谢师傅自己削竹箾固定牛皮,这样钉出来容易损伤鼓皮,也不便于维护。最后,再上漆、上桐油、做鼓架、削鼓槌等,整个制鼓过程要至少半个月才能完成。
几天后,蒙好的鼓皮已晒干,敲上去咚咚响。谢师傅在鼓皮上印上事先准备的图案,在下沿画上几根线,密密地钉上铜钉。铜钉钉好后,就可以给鼓皮松绑,切除多余的鼓皮,鼓的一面就做好了,另一面需要重复着同样的工序,直径1.2米左右的牛皮大鼓,需要制作5天左右。在谢歌美眼里,制鼓没有很深的诀窍,只能循规蹈矩,时间一长就和制鼓的材料有了感情和默契,坚硬笨重的木材在他的手中像柔软的湖水,随形而就,自成方圆。
蒙鼓前给牛皮穿好绳索
蒙紧鼓皮需要不断敲打鼓边。
不离不弃,焕发新机
在公塘村,和谢歌美年龄相仿的,大都已经过着清闲日子,而他却仍是年复一年不停歇地做鼓。“自己喜欢,家人支持,这么多年也习惯了。”他淡淡地说道。从良木到成品,老谢需要花五六天的时间制成一只鼓。他制的鼓工艺精湛,声音浑厚,经久耐用,获得很多订单,特别是大鼓供不应求,吸引了周边很多地区的客商前来订制,主要是祠堂和寺庙用鼓,有时为满足本地结婚人所需,也会做些战鼓,空余时会做些拨浪鼓送给亲戚小孩玩。相比起牛皮大鼓的供不应求,谢师傅更担心的是手工制鼓技艺后继无人。学习做鼓周期长,没几年的实践根本做不好,而且南方上半年雨水潮湿不宜做鼓,只能在过完中秋节天气干燥后开始做,一年就干几个月,还不如到外面打工来得快,一般人不愿意来学。
从小在制鼓的环境中耳濡目染,谢歌美不仅传承了精湛的技艺,而且还在实践过程中自主创新,改进了一些制作方法。尽管现在外面挣钱机会多,但他放不下手工制鼓这门老手艺,他期待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中国鼓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传承中创新,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
竹箾或铜钉固定牛皮。
对新做好的鼓圈进行固定、修补、打磨。
谢师傅的儿子丹桂正好从外面打工回来,给他带回一些制鼓的配件。对于父亲的手艺,谢丹桂起初不太愿意在家继承,他更希望到外面去闯荡。丹桂说,周边乡镇如今只剩他们一家还在制鼓,考虑到父亲年事已高,自己便经常回家帮忙,打下手之余,也萌生辞职回来继承这门手艺的想法。
如今,鼓的需求越来越少,加上新的机械化制鼓技术得到不断推广,大大降低了劳动成本,使传统手工制鼓这门技艺失去竞争力,慢慢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出于对传统手工制鼓技艺的热爱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对黄土地的眷恋,质朴的谢师傅选择做一个不离不弃的手艺人。
一晃数年过去,前不久和谢歌美通电话,他告诉我谢丹桂去年辞去外面的工作回来和他一起专心制鼓了,他将会把所有的制鼓技艺传授给儿子,言语中充满着快乐和自豪。我相信,有了这份坚守与责任,水北制鼓这百年技艺,又将焕发出新的活力。
蒙好鼓皮不断踩踏,使之尽量伸展。
谢歌美发明的蒙鼓神器,高效省力
“聚心鼓”激发出乡村无穷的力量。
TIPS
交通:新余地处赣西,沪昆高铁和浙赣铁路途经于此。沪昆高速公路、大广高速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
旅游:新余是江西历史上第一个状元卢肇、明宰相严嵩、国画大师扮傅抱石的故乡。境内风光旖旎,有著名的仙女湖、钤阳湖、神牛洞、大岗山、百丈峰等名胜,还有万年桥、陈家大院、罗坊会议纪念馆、洪阳洞、崇庆寺庙等历史遗迹。新余还是江西著名的夏布之乡,夏布绣更是名扬天下。
美食:新余地处赣西,毗邻湖南,饮食糅合了湘、赣各长,味道偏辣,别具特色。吸引人的本土美食有麻辣鸭三件、电厂螺丝、炒扎粉、仙女湖有機鱼、新溪土鸡、罗坊湖藕、良山熏腊肉、分宜八大碗、何老弟牛骨头、水北南瓜酱、新桥米粉等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