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研究性的体育课堂
2020-04-28张明霞
张明霞
【关键词】体育教学;研究性学习;传接反弹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89-0062-03
近年来,南京市力学小学一直致力于儿童研究性课堂的打造。为了更好地彰显研究性课堂的特质,学校又积极开展儿童小项目研究的实践,它要求教师解放学生的思维,凸显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下文,笔者以五年级《传接反弹球》一课的教学为例,具体谈谈儿童小项目研究的实践。
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热身活动结束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有哪些传球方法吗?”学生:“双手胸前传球、反弹球、单手传球”。教师用移动黑板出示反弹球传接图解,学生齐念课题“传接反弹球”。
二、提出问题,理解技能
师:什么是反弹球?反弹球传接球和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区别是什么?
生1:反弹球就是球落到地面后弹起来的球。
生2:反弹球碰地后再接,双手胸前传接球时球不碰地。
两名学生用篮球进行球反弹练习,观察反弹角度和自己用力方向的关系,在此过程中,学生理解反弹。之后学生分享球反弹的高度、方向与用力大小及方向的关系并找出遇到的问题。
三、实践研究,学习技能
谈话引导:老师为你们画了几个相距三米的点,并提供标志垫,请同学们想一下,你们可以如何进行研究?
研究设想:可以站在固定点上进行传接球,看球落下反弹时,对方能否接住;可以站在不同距离处传接球,然后观察球的落点在两点间的什么位置时容易被接住。
行动研究:同学们的研究设想很好,下面两人一球,站在固定的点位上(自己选择距离,一米、二米、三米),一传一接,注意观察。
在巡视中,教师发现有的学生掌控不了篮球,有的学生一直忙着追掉在地上的球,有的学生责怪对方传球不到位……
交流讨论:教师集合学生,组织讨论如何传接反弹球。学生对双手呈八字型持在球的后上方,向前下方传球的动作认识一致,但对球的反弹点在两人中间点还是非中间点存在争议。
动作展示:针对学生的争议,教师请两名学生配合传球,其他学生观察反弹点对接球的影响。学生传了几个中间点反弹球后:
生1: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吗?
生2:你传的球我要跑动才能接到。
生1: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生2:你传的球反弹的高度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而且球离我太远。
生1:可能是我传球的力量不够,待会儿我传球时力量加大点。
(他们传了几个球后)
生1:这次怎么样?
生2:虽然接住了,我觉得还是不够好,不是很稳,球离我比较远。
生1:反弹点再靠近你一点,试试好不好接?
(两人调整反弹点继续传接练习)
生2:这样就容易接住球了。
生1:我知道了,传球人必须把球传到靠近接球人的位置。
力学原理:这时,有个学生举手说“老师,反弹点的选择可能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有关”。教师请他在移动黑板上画图讲解, 反弹的角度与传球的角度应该相同,若球的触地点离接球人太远(如图1),反弹起来的最高点就会离接球人远,也就不容易接到球。
生2:我们离得再远点,把距离平均分成三段,再传接几次,然后验证球的反弹点在距接球人三分之一的位置时是否最容易接住。
他们借助地标垫标出反弹点,然后进行传接球练习(如图2)。
生2:球传在离我三分之一处时最好接。
生1:按这样的思路多练习几次,你传球时反弹点要靠近我。
这次传球人将球的触地点向接球人靠近,在距接球人一米的点上。他们发现球传在离接球人三分之一处(即传球人的三分之二处)时最容易接。
比较探究(评价):同学们,同意他们观点的请举手,学生一致举手同意。教师组织学生选择适合的距离,然后三等分两人之间的距离,传球时把球传到距自己二等分的点上。学生在不同的距离处进行传接球练习,用行动法来比较反弹点对传接球准确度的影响,并寻找最合适的反弹点。
歸纳探究(生成):教师引导学生就自己的练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得出“传球人手呈八字型,持篮球的后上方,向斜下方传球,用力大小适中,反弹点在离接球人三分之一处”的传接反弹球的动作要领。
四、趣味运动,熟练技能
集体练习:近、远距离的传接反弹球练习。
技能比赛:近、远距离定时比多、定数比快。
拓展思考:传接反弹球的优、缺点是什么?篮球比赛中,什么情况下运用反弹球?
总之,体育课中的研究性学习不再是对体育技能的简单模仿,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生成直至掌握技能。为此,教师要做到:为学生搭建探究的脚手架,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当然最重要的是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