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停课不停学”时期在线教学的三大错位

2020-04-28熊丙奇

教育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停课不停学教育部门寒假

熊丙奇

在“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下,各地纷纷开展在线教学。虽然在线教育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是,仍有不少教师初次体验网上授课,许多学生也是第一次在家通过网络听老师讲课。由于仓促且无经验,一时之间,老师和学生开启对在线教学的花式“吐槽”。“老师不想当主播,学生不想上网课”既是段子,也反映了师生的心声。“吐槽”的背后,反映出当前在线教学存在的三大错位。

时间错位

借“停课不停学”之名,在寒假提前补课、提前教学

2月10日是一些地方原定的开学时间,很多学校开始进行线上授课。有的地区的学校早在2月1日甚至更早就开始了在线教学——这个时间还属于寒假。按照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部署,是在延期开学之后,采取在线教学的方式,让不能按时开学的学生在家学习。也就是说,“停课不停学”是延期开学之后的事。怎么还在寒假就“不停学”了?放在以往,这是典型的违规提前补课,但在今年这个特殊时期,这种做法反而被合理化。教师和学生的“吐槽”也源于此:这是挤占教师和学生的寒假时间。

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在2月4日专门发文指出,在寒假期间,学生需要完成寒假作业,过早提供新学期线上课程,将会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为此,提醒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校外培训机构,在各地原计划的正式开学日之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

从现实情况看,各地学校并没有严格执行。因为只是提醒“不要”,并没有“严禁”“不得”;而且,只是说在原计划的正式开学日之前,不要提前开始新课程学习,那学习老知识、补课没问题吧?

毫无疑问,就是学以前的课程内容,也违反教育部门此前发布的减负令。假期期间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在线学习,是集体违规提前补课。而借“停课不停学”之名让学生在寒假上网课,折射出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急功近利的心态,或者将之作为抗击疫情的业绩,或者为抓学生的学习成绩,地方教育部门的教育政绩观仍是升学政绩观。

职责错位

一线教师不是都要当“主播”,他们的角色是在线互动辅导老师

教师和学生对在线教学的“吐槽”,包括教师只顾自己讲,连音频被自己静音也不知道;网速慢,经常卡,上课断断续续;学生根本不听老师讲课,在直播平台一直点赞,一节课下来,60人的班级,老师可以获得几十万个赞……这些都反映出在线教育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进行在线教学,很多学校要求教师录课,或者每堂课都直播,这是“多此一举”的。毋庸置疑,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打造自己的校本在线课程,但对于大多数学校来说,用好国家云课堂、各地教育部门、在线教育机构开放的在线课程资源已经足够。学校要做的是整合这些资源,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本校的在线课程表,发送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学习。要求每个教师都录课或直播,既无法保障在线课程的质量,也折腾教师。

教师在线直播,让在线教学看上去更生动,然而,这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上直播课和在教室里上面授课是不同的,如果教师没经过专业培训,只把平时上课的内容搬到网上,很难吸引学生。把平时没有上过直播课的教师一下子推到镜头前,出“洋相”是免不了的,这样的直播课也难有好的效果。

教育部于2月17日开通国家网络云课堂,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项目获得部级奖的课程资源为基础,吸收其他优质网络课程教学资源,供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网上学习。国家网络云课堂以部编教材及各地使用较多的教材版本为基础,覆盖小学一年级至普通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以教学周为单位,建立符合教学进度安排的统一课程表,提供网络点播课程。学校既可以采用平台上设计好的模块化课程教学,也可以利用平台提供的工具组织本校教师根据网上学习资源清单,结合本校特点,形成灵活课程表,推送给学生自主点播学习。另外,平台还具备教师与本班级、本校学生在线讲课及互动辅导功能。同时,中国教育电视台4频道通过直播卫星户户通平台向全国用户传输有关课程。教育部也强调开展“停课不停学”、做好网上教学工作没有必要普遍要求教师去录播课程,而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

在线教育曾被赋予颠覆传统教育、替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价值,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但由于主要采取讲授方式,个性化、交互性差,超过90%的在线教育机构经营惨淡。

之前,我国教育部门、学校也打造了在线教育课程、平台,但主要是作为线下教育的补充。现阶段,当在线教育成为主角之后,其问题和弊端也得到充分展现。其中最重要的是,在线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在家学习,如果没有家长的监督,就可能上网、玩手机。这就需要增加在线教学的互动性,教师的作用也正体现在这方面。也就是说,学校教师的主要角色是网络课程主讲教师的“助教”,与主讲教师组合为“双师”,提高在线教学的吸引力,辅导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及作业。同时,也要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

育人错位

在线教学强化学生使用电子产品,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保护视力背离

当前,不仅中学生要上网课,小学也被要求进行在线教学。很多家长担心这会养成学生使用手机的不良习惯。这也与去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提出的控制儿童青少年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的要求背离。该方案要求,学校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但现在开展的在线学习,却让学生每天都得使用智能手机、电脑。

在笔者看来,除初三和高三学生之外,各地教育部门、学校没有必要急于进行在线教学,即便延期开学,也应该把更多时间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安排。教育部发文表示,“停课不停学”不是指单纯意义上的网上上课,也不只是学校课程的学习,而是一种广义的学习,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进步的内容和方式都是可以的。笔者认为,对于幼儿和小学生来说,在家的任務不是学,而是多玩,可以在父母陪伴下多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而家庭教育的重点是结合疫情防控,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等。

延期开学耽误的正常教学时间,完全可以通过缩短暑假及调整双休日弥补。山东省就提出,因延迟开学耽误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调减周末时间、压缩暑假等方式来补偿,保证总教学时长不减少;春季学期开始后,原则上实行“零起点”教学,不得抢赶进度。也就是说,在延期开学期间,即使上网课,也不能上新课程内容,开学之后实行“零起点”教学。但在具体执行时也有可能走样,有多少学校能做到不上新课呢?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开展在线教学,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和城市学生相比也有差距,有的农村学生可能根本没有智能手机,家里上网条件也差,这就难以真正做到在线教学的全覆盖,加之学生的网络学习效果较差,现阶段上新课,到头来还需要再上一遍,又是何苦呢?

(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周彩丽

猜你喜欢

停课不停学教育部门寒假
浅谈内部控制在教育部门财物管理中的重要性
关于“停课不停学”北京特级教师这么说……
“停课不停学”,家长作用不可或缺
大学生就业创业机制创新策略分析
应用在线教育平台实现恶劣天气下的“停课不停学”
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新探索
寒假留学攻略
寒假快乐频道
我打算这样过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