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

2020-04-28王人平

教育家 2020年10期
关键词:人性老师孩子

王人平

此前,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一名学生脸被老师打青打紫的帖子在网上发酵,学校回应称,涉事老师会被依纪依规处理。然而,没几日,该事件出现反转,多位家长联名写请愿书,恳请安排涉事老师重回班级正常上课。

这是一份令我倍感震惊和愤怒的“请愿书”。震惊是因为我也有孩子,所以不太相信在自己的孩子或孩子的同学被老师欺凌后,居然会有父母不站在孩子的一方,维护孩子的权利和尊严,反而替老师说话;愤怒是因为人人都是“社会”、人人都是“环境”,我们的孩子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为成年人的我们今天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毫无疑问,老师对学生使用暴力,不是简单的教育方式不当的问题,而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和欺凌,不仅会伤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格尊严,而且给学生做了情绪管理和人际沟通方面的不良示范,侮辱了“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醒所有的教育者:“切不可对儿童采取体罚办法。没有什么比‘强力迫使手段更为有害和不祥的了……体罚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暴行,而且是对人的精神的摧残;皮带不仅会使脊背失去知觉,而且会使心灵和情感麻木不仁……有些儿童由于遭到毒打而变得冷酷无情了,挨打的人,自己也想打人:童年就想打人的人,成年以后就想杀人——犯罪,杀人、残暴的根源产生于童年。”

然而,这件事中比老师殴打学生更令人感到恐怖和悲哀的,是那些联名写请愿书挽留老师的家长。

坏的教育比不教育还坏

老师打骂学生,虽然这些年媒体也有报道,但毕竟是少数。具体到施暴的老师,有可能只是愤怒下一时的情绪失控,而且师生关系是可以选择、替代的,无论是学校处理了老师,还是家长选择给孩子换班、转学,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父母对于孩子而言却是无法选择、替代的,如果父母的价值观、教育理念、教养方式有问题,那么孩子将无处躲藏、深受其害。我不知道这些联名请愿的家长,自己的孩子是否也在被打之列,如果在的话,是否想过孩子会如何看待自己的父母?他们或许会认为:爸爸妈妈爱我的成绩胜过我的尊严、我的身心健康和我这个人,其实他们并不爱我,只爱自己的面子和自己的期待。如果不在,又是否想过那些被打的孩子会如何看待这个世界?他们或许会认为:这是个弱肉强食、成王败寇、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世界,强权、暴力、欺凌是生活的常态。父母为了孩子的成绩,而无视自己作为人的道德底线、正义良知,无视孩子的人格尊严、身心健康,伤害的不仅仅是被打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这背后反映出来的成年人功利和扭曲的价值观,伤害的将是整个社会,是这个国家所有的孩子。如果说老师打骂学生是一种恶,那么滋生这种恶的土壤就是一种更大的恶,而那些联名请愿的家长就是这片土壤的一部分。人人都是“社会”,人人都是“环境”。他人之罪,你我皆同谋。

那些父母为什么会挽留一个使用暴力的老师?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教育必须要“以人为本”。我们观察一下周围人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反观一下自己教育子女的方式,是不是用的最多的就是惩罚和利诱?孩子不听话、表现不好、成绩差,就惩罚他;孩子听话、表现好、成绩优异,就奖励他。这种依据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通过利诱放大孩子的欲望,或通过惩罚给孩子制造恐惧的方式,是把教育当成了“驯兽”,恰恰放大了孩子的动物性,压制和泯灭了孩子的人性,是对孩子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否定,是反教育的。这种行为主义的管教方式,或许会让孩子一时看上去很听话、很懂事、很优秀,但因为时刻生活在被爱遗弃的恐惧中,所以孩子很难构建起真正意义上的安全感、归属感和价值感,也就无法发展出真正的自尊、自爱和自信,最终,无论成绩多好、成就多大,他内在的生命力都是匮乏的。当有一天自己的表现不能符合父母预期或他人评价时,就很容易自我否定、自我伤害,甚至做出更极端的事情。在云大宿舍连杀4人的马加爵、投毒致同学死亡的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林森浩、刺杀班主任的湖南沅江学生罗某,没有一个是成绩差的,却都做出了极端伤害他人的行为。如果说这些极端案例是個案,那我们再看看自己身边的实例,厌学、抑郁、离家出走、人际关系障碍、校园暴力,甚至割腕、喝药、跳楼的学生还少吗?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思考过孩子为什么稍不如意就会自残、自杀或伤人、杀人吗?表面看是因为父母的几句批评,或考试成绩不理想,其实那只不过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成年人把教育目标指向的过于单一和狭隘,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很少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只关注孩子的成功,很少关注孩子的幸福;只关注孩子的外在表现,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在感受和需求,无视孩子存在感、安全感和自我价值感的建立,没有把孩子真正当作“人”来尊重。在我看来,坏的教育比不教育还坏。

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以成人”

那么,什么是好的教育呢?把孩子当作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尊重孩子生命的尊严、价值和唯一性,让教育时刻沐浴人性的光辉,让孩子时刻有被爱的感受。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唤醒孩子心中人性的光辉。

那些父母之所以联名去挽留一个殴打学生的老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想清楚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以成人”。人是有动物性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唤醒人心中人性的光辉,使人成为人。正如德国哲学家康德所说:“人性中有许多胚胎,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让自然禀赋均衡地发展出来,让人性从胚胎状态展开,使人达到其本质规定。一个人只有当他尊重并且热爱人性与自由时,同时当它自己的个性、自由同样受到别人的尊重、热爱时,他才能真正地成为一个人。”

父母重视孩子的成绩,期待孩子成才、成功,可以理解,但在成才、成功之前,首先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独立、自尊自爱的“人”。类似前文谈到的马加爵、林森浩等例子还有很多。翻看古今中外的历史,能被记录下来的人都堪称是有才华、有能力的,只不过有些人推动了历史进程,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正向的作用,有些人则阻碍了历史的进步,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消极负向的影响。可以说,一个价值观有问题、没有道德底线、缺乏良知和正义感的人,越有才华、有能力,对社会的危害越大。从小接受过度竞争、你死我活、成王败寇式的教育,使得不少人无论成绩多好,内心都极度匮乏、扭曲,缺乏存在感和价值感,妒忌心强,看不了别人好,最终害人害己。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着不同的天赋秉性、爱好兴趣和优势潜能,因此,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上是不适用“木桶理论”的,重在认识自己、扬长避短,而不是盯着别人、取长补短。但在道德、人品、良知方面,却不折不扣地体现着“木桶理论”——任何一点缺陷,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可能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一定要把培养孩子“成人”放在“成才”“成功”之前,更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人格完整、精神独立、幸福快乐,而不是外在的成绩和表现。要让爱、尊重、理解、信任、正义、善良、勇敢、独立等,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而不是实现某个特定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成人”的教育,是帮助孩子学会生存、自食其力,懂得生活、自得其乐,探寻生命意义、自我实现,这其中没有一项是需要与人比较的。生命,是用来完成的,而不是用来比较的。

要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完整、幸福的“人”,首先,父母自己要活得像个“人”,负起对自己生命的责任,活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和幸福,这样就可以少一些盲从、比较和焦虑,也就不会过度关注孩子的成绩,逼着孩子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用孩子的成绩和成功来刷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其次,要拿孩子当“人”,而不是满足自己需求、实现自己意志的工具。要尊重孩子作为人的价值,给予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让孩子时刻生活在被爱当中。唯有如此,才可能在孩子心田埋下希望、光明和美好的种子,这样当他们未来遭遇人生低谷时,那颗被爱滋养过的心灵,才可能产生一种免于崩溃的力量,对生活有眷恋,对生命有敬畏,对人生有期待,确信人间值得、岁月可期。

教育的起点是“以人为本”,唯有作为教育者的父母和老师把孩子作为一个真正的人来看待,尊重孩子生命的尊严、价值和唯一性,让我们的教育沐浴人性的光辉,给孩子以光明和温暖,才可能达成“学以成人”的教育目的,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幸福的“人”。真心希望,作为父母,能让孩子们看到我们关注他们“成人”胜于关注他们“成才”,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胜于关注他们的成绩表现,关注他们的幸福胜于关注他们的成功——这不仅意味着我们会给孩子一个更完整、幸福的童年,一个更广阔、更多可能性的未来,也会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父母是一个有道德、有良知、有勇气、充满人格魅力和人文关怀的“人”。

(作者系教育学者、自由撰稿人)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人性老师孩子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