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利尿剂讲究多
2020-04-28罗光荣
罗光荣
年近七旬的李大爷患高血压10多年了,同时,他还有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症,长期服用降压药,但血压控制得并不理想。最近,他经常感到头晕乏力,行走、站立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时消失,去诊所一量,血压为185/125毫米汞柱。他加倍服用了氢氯噻嗪,想快速降血压。1小时后,他的血压降至120/75毫米汞柱。可是不久他头晕加重,伴有心慌、乏力、出汗等症状,且右侧肢体无力、偏瘫,就诊后被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李大爷不解,自己只是把血压降到了正常值偏低,怎么会发生脑卒中呢?
李大爷并不知道,老年人常用利尿剂,易致低钠血症、低钾血症及肝肾损害,还会导致直立性低血压、跌倒、头晕乏力、意识模糊和心律失常等,重则危及生命。特别是患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老年人,更要慎用利尿剂。
老年人由于常患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他们当中大约有10%的人需要经常服用利尿劑,以排除体内潴留的水分,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或消除各种原因所致的水肿。但是,如果利尿剂使用不当,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
临床常用利尿药
氢氯噻嗪 氢氯噻嗪的毒性较低,长期服用可出现疲倦、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及血压降低等症状。减量或调节电解质失常后症状可消失。如服后有胃部不适,可改于进餐时服药。有时可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应加以注意。
呋塞米 该药毒性较低,少数患者服后可出现乏力、恶心、腹泻、药疹、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
螺内酯 不良反应为可发生高血钾,特别是肾功能异常时。已有脑病倾向的患者易出现嗜睡及精神错乱。
使用利尿剂应当注意什么?
服用利尿剂时要注意补钾 长期使用排钾类利尿剂,应注意补钾。尤其是低钾血症,严重时可引起心律失常。
糖尿病、高脂血症、肝肾功能不全和痛风等疾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 利尿剂能干扰糖、脂、尿酸的代谢,糖尿病患者、严重肝病合并腹腔积液患者应禁用。此外,利尿剂还可引起高尿酸症,痛风患者服用后可诱发痛风;长期应用螺内酯和氨苯蝶啶可致高钾血症,轻者可引起乏力和恶心,重者可引起心脏骤停。利尿剂可引起尿潴留或尿失禁,尤其是前列腺增生或子宫脱垂的患者更易发生,所以更应慎用。另外,过敏体质者,尤其是对磺胺类药物过敏者,禁用氢氯噻嗪、呋塞米等利尿药。
急性腹泻者不能使用 由于腹泻会使体内液体丢失、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而服利尿剂后血液将更加浓缩,血黏度会更高,容易形成血栓,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等。
夜晚不宜服用 人在夜晚睡眠时,血液流动缓慢。晚上服用利尿剂会使血黏度增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另外,利尿剂可使夜间小便增多,影响睡眠。
应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量 老年人对利尿剂较为敏感,因而在服用利尿剂时务必控制剂量,以小剂量为宜。任何大剂量给药都将增加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危险,必须加以禁止。
不单独用利尿剂 利尿剂的降压效果较差,单独使用难以有效控制血压,需要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对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建议氢氯噻嗪与沙坦类(如氯沙坦、替米沙坦)药物联合应用,可取得满意疗效。
利尿剂不宜长期使用 利尿剂应间歇服用,以免长期利尿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一周内用3~4天,停药3~4天。联合用药要减量,如排钾的利尿药(氢氯噻嗪)与保钾利尿药(螺内酯、氨苯蝶啶)合用时,两种药物都要适当减量。
定期检测电解质 因为利尿剂对血钾、血脂、血糖、血尿酸等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长期服用利尿剂的患者一定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上各项指标。开始服用的6周内必须测定血清肌酐、血钾、血钙、尿酸以及餐后两小时血糖,长期服用的患者每年至少应重复检查两次。发现检查结果异常要及时调整或停用利尿剂。
注意复方制剂的副作用 常用的复方降压片、珍菊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等复方降压药中,均含有利尿成分,长期应用时应注意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黏度和性功能的影响。
注意预防直立性低血压 当由卧位或坐位突然改为站立时,由于血容量不足,短暂脑缺血易致头昏、站立不稳,甚至摔倒,因此患者应把动作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