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名家学写作之烘云托月法

2020-04-28班俊梅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洋槐春草紫薇

班俊梅

“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刘熙载《艺概·诗概》)写风是不容易的,但借水波的荡漾、旗帜的飘扬来写就容易多了;画出“踏花归来马蹄香”的“香”是不可能的,但画几只蝴蝶就可以了。这里所说的就是烘云托月法。换句话说,就是从侧

【左读名家经典】

小洋槐

仿佛过春节的时候,看见叔叔伯伯们都在燃放爆竹,爆竹声噼里啪啦,传遍东南西北。看着看着,它眼热了,心动了,忍不住了,多么急切地希望这世界上也能够有自己的声音,于是,歪歪趔趔地跑上前去,伸出它白胖胖的小手,也点响了一串鞭炮。

我说的是一株小洋槐。小洋槐,开了一串鞭炮似的花儿。

展眼望去,别的洋槐都很高大。它们的树干都有一搂粗,斜枝横杈互相交织着、纠挂着,上面是层层密密的树叶和重重叠叠的花串。风吹来,它们的枝叶就像大海翻滚的波涛。而这株小洋槐,实在是够小的、够纤弱的了;树干不足一米高,筷子般粗细,赤条条的,上面还没生出一条枝杈,只挑着稀稀落落的几片叶子。可它却是十分好强的,当别的洋槐开花的时候,它居然也开了花儿!显然,小洋槐是使尽了全身的力气,才开出这花儿的。

别的洋槐都有悲壮的经历,不屈的性格。雷电,轰击过它们;狂风,撕扯过它们;暴雨,抽打过它们。有的粗壮的枝条不知在什么年代已经被折断、枯死,却依然悬在树上。但是,它们却不曾倒下,反而以虽然衰老却越发顽强的精神挺立在小河之上,蓝天之下。而这株小洋槐,压根儿不知世间还有什么磨难。它的心灵明净得像一颗露珠。但是,它们都开了花儿,尽管那花儿的数量悬殊是那么巨大。

要说少,小洋槐的花儿真够少的了,只有可怜兮兮的一串。不过,这一串花儿硬抵得上一个神奇的砝码,使天平的那边立时失去了分量——人们纷纷把目光调离别的槐树,而一律投向这里,议论说:花串上有花儿,还有待放的苞儿;花儿通体雪白,苞儿是小角角,底部淡绿,上端才泛了白色;这花儿多可爱,啧啧!

游人走完之后,其中一人忍不住回过头来,只见一只小鸟落在小洋槐上,小洋槐被压弯了腰,抖动着,抖动着,像是要折了的模样,但是,最终还是挺住了。

它站得笔直。

小鸟在唱歌。

(选自刘成章《羊想云彩》,有删改)

读有所思

选文中,这株生机勃勃的“要强”的小洋槐之所以能一下子“跳”到我们眼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烘云托月法。

作者写“别的洋槐”的高大、粗壮、花多叶繁是第一层“烘云”,是为了衬托小洋槐虽纤弱却“十分要强”的特点;写“别的洋槐都有悲壮的经历,不屈的性格”是第二层“烘云”,是为了反衬小洋槐的单纯美好;“心灵明净得像一颗露珠”“人们纷纷把目光调离别的槐树,而一律投向这里”是第三层“烘云”,将小洋槐可敬可爱的形象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通过多层烘托,将小洋槐“要强”且勇于担当的形象鲜明地立于我们面前。

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烘云托月法”的基本规律:首先通过对次要形象的描写,凸显主要形象,如《小洋槐》中的第一、二层的烘托;其次是借助旁观者的议论突出主体特点,如《小洋槐》中的第三层烘托。当然,我们也可以对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展开描写,以此渲染主要描写的对象。

思有所悟

千古文章意为先,立意的高低优劣,直接取决于写作前的构思。多数高品质作文,都是建立在构思基础上的。与其说,“一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倒不如说,“一思天然万古新,烘云托月见情深”。

如朱自清对“春草”的描绘,就宕开一笔,写出了人们在草地上进行的活动:“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样写,春草柔软的特点便呈现在我们面前,反衬出了人们无比欢快的心情,调动起读者对春草的美的感受;同时,“春草图”也因为有了人们的活动,而变得更加有活力、生气。

具体写作时,有以下口诀可供大家记诵:心中有“月”,落笔成“云”;环境渲染,以景衬人;旁观智者,点睛议论;勤加练习,心手相應。

【右写典范作文】

紫薇花

◎车润瑄

紫薇是一种很特别的树——我分不清一朵紫薇花到底有多少花瓣。那些花瓣就像《霓裳羽衣曲》中舞女翻飞的罗裙,挨挨挤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总是那么团团簇簇的,一串、一树、一林、一坡地开着。

紫薇花有粉色的娇艳,却又比粉色庄重;有紫色的高贵,却又比紫色有风情。花瓣薄薄的,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偶尔有几片落在草地上,便让人想到“自在飞花轻似梦”之类的句子。

紫薇是喜庆的,也是冷清的。白居易曾当过中书舍人,品级虽不高,但可以草拟诏书,入直召对,算是天子脚下的红人。中书省曾更名为紫微省,而白乐天更是以“紫微”自称。有诗为证:“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微郎。”有点寂寞,却也有“相看两不厌”的相知相守。不说紫微郎对紫薇花,而说花对郎,是花儿多情至此,还是紫微郎自作多情,依旧说不清。不过,这日日夜夜深爱着紫薇花的“紫微郎”,甚至到老还念叨着“紫薇花对紫微翁,名目虽同貌不同”,白居易真可算得上是“紫薇花痴”了。

为紫薇而痴的除了白乐天,南宋杨万里也是其中的翘楚。他说紫薇“似痴如醉丽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红百日,紫薇长放半年花。”怪不得人们都封杨万里为“八月紫薇花神”,算是实至名归吧。

紫薇花艳丽脱俗、风姿绰约,自夏到秋,花开百日,令人震撼。我原以为,所有轻盈的花儿都是开在和风细雨中的,像“可爱深红爱浅红”的春桃,像易安居士为之病酒的海棠;夏日里的花似乎都是厚厚实实的,像月季、葵花,即便是木槿这样粗枝大叶的花,也在晨风中开放,可到上午十点后就逐渐凋谢了。紫薇的轻盈美艳绝不亚于桃李,在烈日熏风中惊艳了整个夏天。

杨绛先生的父亲看到出嫁的女儿辛勤劳累,曾心疼地说:“真勇!”我觉得借老先生这话来赞美紫薇是极其恰当的。这“长放半年花”的百日红(紫薇花别名)就是女儿红啊,那是一种美艳而温柔的坚守,充满韧性,也是一种勇,像母亲的守候!

远处,紫薇花依然在守候……

(河北衡水市第三中学)

读后涟漪

小作者紧扣紫薇的花形、花色及花期长的特点,娓娓道来,开合有度,赞美了紫薇花以及像紫薇花那般的中国文人和母亲“美艳而温柔的坚守”,可谓自出机杼。

作文大量运用了“烘云托月法”行文,如以木槿到上午十点后就凋零的情况烘托出紫薇花期长的特点;以白居易和杨万里对紫薇的“痴爱”来进行更深层次的烘托;以春夏两季的花儿来烘托紫薇轻盈却坚强的高贵品格。

结尾宕开一笔,将紫薇花与“出嫁的女儿”相比,点明主旨,真可谓神来之笔。

【课下练笔】

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注意构思精巧,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无言的

2.珍藏

写作提示:横线处可填写词语或短语。写作时,应先考虑立意,即写作此文的目的,再寻找不一样的内容,条理清晰地进行叙述。“无言的”可以是母爱,是自责,是寻找,更可以是真情等;“珍藏”的可以是有形的物,也可以是无形的情谊、教导或某种情绪等。

猜你喜欢

洋槐春草紫薇
《春草明年绿 天朗气清欢》系列作品
美味的洋槐花
洋槐花
紫薇花
春草
春 草
游紫薇洞
A Cognitivc Analysis of Students’Turn Silence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room Discourse
春日的洋槐
洋槐花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