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20-04-28胡传亮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7期
关键词:外物借物紫藤萝

胡传亮

清代诗人、书画家郑燮在《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诗人是在说自己虽为小小县吏,但位卑未敢忘忧国,笔下画的竹子,一枝一叶都浸透着他对人民疾苦的关心。

而这种通过描写某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就是借物抒情法。它不仅仅适用于书画艺术,更适用于文学创作。

但是,我们要如何用好借物抒情法,才能让自己的作文增色生辉呢?

一、明确自己的情感趋向

借物抒情,就应该情感先行,明确自己到底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所写的内容是否适合运用借物抒情这种方式。

如《小石潭记》,就是唐代散文家柳宗元借物抒情的名作。作者参与变法,無辜被贬,身处蛮荒,悲愤孤独,却又自傲不屈。如何排解这一内心郁闷?他选择的是僻远小潭,借潭之偏僻、无人知晓,抒发出自己被贬边陲的烦恼;借潭水的清澈无尘、直视无碍,自诩品质高尚、冰清玉洁。同样,韩愈的《马说》,也是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抒发出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其感情清楚明白,毫不含糊。假如对习作的中心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借物去抒情,无疑是空谈。

二、选准合适的寄情物

借物抒情的物,可以是松、竹、梅、菊等高洁之物,也可以是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等普通之物,但当它们被作者“借”来抒情时,它们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承载着作者深刻的记忆,浸透着作者难割的情感,极容易触发作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使之成为寄托情感的最好的物。

如《紫藤萝瀑布》,作者一家历经文革苦难,命运坎坷,恰逢拨乱反正时期,路遇争相斗艳的紫藤萝瀑布,便联想起家里的紫藤萝在文革时期的一段枯萎状态,突然觉得物、人命运竟如此相似,而这架紫藤萝的命运正好折射出人一生的悲欢离合。于是,这篇借物抒情的名作便应运而生了。

如何表达对故乡的眷恋?当代女作家顾丽丽在散文《老屋,似待故人来》中说:“老屋,它锁着我的回忆,我的旧梦。无论岁月如何辗转,时光怎样流逝,老屋也是我今生永不泯灭的记忆。”很显然,作者在老屋出生,在老屋长大,在老屋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兄弟姐妹的亲情。选择老屋作为寄情物,作为抒情的媒介,以表达对过去生活和亲人的回忆、留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写顺物情之间的内在联系

借物抒情,讲究的是自然贴切、水乳交融、浑然天成,应尽量避免贴标签,将外物与内在情感强行“拉郎配”。具体的做法,就是紧扣外物与内在情感的关系,带着真诚的情感描写与外物相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使其处处铭刻着人物的命运变化,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让读者读出字里行间的动人情感。

如冰心的《荷叶·母亲》,作者先写了莲的来历,通过祖父的话,让自己与莲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内心自然生发爱莲、惜莲的情感。然后写雨打红莲,而荷叶去保护红莲,让作者幡然醒悟:生活中,慈母不正是细心呵护孩子的荷叶吗?最后,水到渠成地抒发了其对母亲的赞颂之情。

再如《黄河颂》,作者描写了黄河的自然地理位置,赞其为“民族的摇篮”,点明黄河乃“民族的屏障”,体现了“民族的伟大精神”,很自然地体现了祖国母亲山河壮丽、历史悠久等特点,通过黄河,抒发了自己对祖国母亲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真诚歌颂。

文题设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亮,是世间最常见也最能勾起很多人联想与回忆的物。

请以“一轮明月悠悠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借物抒情散文。

思路点拨:“要问我爱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在一轮明月下,我们或许经常和伙伴们快乐地嬉戏;或许经常躺在奶奶的怀里,听她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或许经常吃着月饼,思念年年奔波在外的父母亲友;或者经常在晚自习后,善良的老师牵着你的手,穿过幽深的小巷,把你送回家,然后消失在明月下……这轮明月,见证了许多这样的故事,许多值得怀念的人。

打开回忆的大门,写下月的美丽、人的善良,表达出你对那时、那事、那人、那种记忆的深沉怀念与眷恋吧。

猜你喜欢

外物借物紫藤萝
美丽的紫藤萝
美丽的紫藤萝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借物思考解难题
紫藤萝瀑布
借物抒情
“物在吾心,心化外物”——赵开坤谈艺及他人的追忆与评述
外物轻重
想念那年盛开的紫藤萝
外物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