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享经济视野下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若干问题思考

2020-04-28王玲玲张宗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仪器服务

王玲玲,张宗文

(信阳师范学院 实验设备处,河南 信阳 464000)

0 引 言

传统经济时代是独享的世界,随着移动社交的出现,如今“互联网+”时代,让独享经济逐渐走向后台,分享经济成功上位。分享经济通过高效利用社会资源,达到供需双方的有效链接,供需双方相互为我所用,提升各自的竞争力,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新经济模式。

在分享经济的浪潮中,无仪器可用的需方和有闲置仪器资源的供方天然地走到了一起。同时,国家在不同层面出台了关于“实施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各类指导性意见,要求把“开放”纳入到日常管理,按照不同专业或仪器功能,打破管理单位界线,形成专业化、网络化的科研仪器开放服务机构群。但在实际现实中,开放共享环节依然不够顺畅,共享效率和效益并不高,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共享服务并未全面展开。为此,通过现状分析,重点剖析了影响开放共享的几个问题。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分享经济是指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以使用权分享为主要特征,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需求的经济活动总和。分享经济是信息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新型经济形态,是整合各类分散的资源、准确发现多样化需求、实现供需双方快速匹配的最优化资源配置方式[1],是以满足供需双方为基础崇尚物尽其用的新的消费观和发展观。

2016年3月,分享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支持分享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2],同时提出“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随后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创新,鼓励搭建资源开放共享平台,探索建立国家信息经济试点示范区,积极发展分享经济”[3]。

2017年7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国发〔2017〕37号)中明确指出“促进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探索仪器设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机制,对于财政资金购置的仪器设备,探索引入专业服务机构进行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4]。

分享增效已成为国家共识,已列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讨论的重要议题,国家正自上而下地推动仪器设备的共享,仪器设备共享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精度的科学仪器设备是开展高水平研究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一流的科学研究需要一流的科学仪器作支撑,科技创新活动才能得以开展。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可以加快资源整合,推进协作共用,发挥科技资源的存量优势,高效利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节约型社会。

(2) 推动“双创”。 创新活动对科研仪器设施的需求,不仅要有强大的资金投入还要有深入人心的共享理念作为保障。分享经济作为新经济的一种形式,整合海量、分散化资源,满足多样化科研仪器与设施使用需求,推动资源共享,充分激活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进一步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有效地服务国家技术创新需求[5],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由于建设经费的多头管理和封闭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普遍存在,仪器设备共享可以从源头上发现并避免重复购置,提高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集约化利用率,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释放潜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6]。

2 科研仪器设备开放现状

2.1 经费投入持续增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研投入巨大,科研人员数量不断上升,科研行业正在高速发展。近4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情况见表1[7]:

表1 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情况

由表1可见,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持续提升。2014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达到2.02%,2017年进一步上升至2.12%。据世界经合组织(OECD)统计,目前我国的研发投入超过了日本、德国、韩国的总和,仅次于美国,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研发中心[8]。

2.2 共享平台相继构建

总书记在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的讲话中强调: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不少科研设施和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闲置浪费比较严重,专业化服务能力不高。同时指出“要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更好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

目前,通过打造基于互联网的仪器资源开放共享信息化系统,构建全链条的管理服务体系,覆盖各类科研设施与仪器、统一规范、功能强大的专业化、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的各级管理平台相继建立,国家网络管理平台和地方平台、部门平台以管理为主,管理单位在线服务平台以服务为主,初步构成一个完整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调查结果显示,上海以高度的地方责任感率先加以探索,以实际行动支持创新型国家建设,设置我国首部促进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的地方性法规,通过立法给予共享行为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目前,全国已有约2/3的省/直辖市政府搭建了共享平台,制定了共享政策,大力补贴出租仪器使用机时的共享仪器单位,同时对科研单位和中小企业的仪器使用测试费用进行补贴。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共享仪器,推动设备资源的流通和优化配置改革。

2.3 共享壁垒依然存在

信息公开是实现互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关键,也是共享的基础。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下,各地提供了数量庞大的设备群供社会共享构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资源整合已经初步完成。资源整合虽然能解决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但真正完全意义上的共享服务并未全面展开,各地平台如何从资源整合到高质量的共享服务阶段,尚存在极大的共享壁垒。

在走访调研了大量高校科研人员使用设备的情况后,发现高校中科研工作者,尤其在“985”“211”等重点科研院校,仍普遍存在“用仪器难”的问题。研究生普遍反映“论文压力大,有时候等仪器做实验浪费很长时间。没有实验数据写不了论文,很着急。”“时间成本对科研很重要,如果其他机构有合适的仪器,非常希望能够租借仪器使用”。本科生相对于研究生而言,也鲜有机会在升入研究生前熟悉实验流程和设备操作,导致本科生论文质量普遍不高。

纵观社会层面,一方面是提供的有大量的仪器设备信息平台,另一方面是大量的科研需求却得不到满足;同时有数据显示,我国全部仪器设备年均有效工作机时不到发达国家的一半,闲置情况较发达国家而言比较严重[9]。这些闲置仪器不乏价格高信能好质量佳的优质仪器和紧缺仪器,一台仪器先进阶段的寿命不足仪器整个寿命的1/3,只有最大化地提高运行效率,才能保证对仪器先进性的充分利用,但有些服务单位,却很遗憾地浪费了仪器的最佳黄金使用期[10]。

3 问题与思考

根据前期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科研单位和机构都加入了省级共享平台,也有对外出租仪器机时的意愿,但实际操作中共享效率和效益并不高。如何破除共享壁垒,提高共享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共享。

3.1 盘活存量调控增量

我国持续增加的科研经费投入,使现有设备数量庞大,由于设备产权及购买资金来源不同等客观原因,仅靠有限的调研和个别部门来整合设备难以摸清仪器设备的存量底细,即使摸清了仪器存量,如何使用盘活的问题依然存在[11];新增仪器,如何科学建立购置评议制度,避免重复购置、过度配置,推动存量共享,以化解稀缺配置、调控过度配置并最终达到国家合理布局和适度配置,依然是共享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12]。

3.2 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第三方共享服务平台

政府官方共享平台的服务范围以及推广力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没有发挥应有的力度,国发〔2017〕37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探索仪器设备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机制”“探索引入专业服务机构进行社会化服务等多种方式” 等政策信号[13],鼓励以市场为导向的第三方共享服务机构参与,“科学指南针”“易科学”“我要测网”“第三方检测联盟”等平台是较大的第三方共享服务平台。第三方信息实时更新,价格合理、服务及时、自动下单、支持移动端登记等举措具有较强的用户接受性和灵活性,但市场行为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对接,仍存在制度上的障碍,使服务单位放弃了仪器共享的努力,第三方共享服务平台的推进举步维艰。

3.3 向提供完整解决方案转变

目前,仪器设备共享仍处于用户与服务单位一对一的专项检测阶段,其实在使用科研设施与仪器平台进行物质测试时,需要进行技术交流、方案设计、创新研发等,需要占用时间和精力,需要智力投入,但知识、技能的分享,不好界定和考量。如何从单一检测向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转变,提供高附加值的实验服务,发展为全程链条式服务,并对此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是提高共享质量的一个核心要素。

3.4 实施多点执业的政策

高端仪器具有专业性和先进性,需要专职的仪器管理人员、专门的测试部门才能提供专业的测试服务,满足高质量的共享服务。在目前的编制、财务管理体系下,高校、科研部门、政府部门个人的职称、职务评审晋级、工资待遇等各个方面都需要在各自单位完成,这些因素成为制约人才流动、人才共享、技术共享的重要障碍。如何实现人员多岗多职,让拥有一技之长的普通人加快能量释放,鼓励懂仪器、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热爱仪器的科研人才加入到仪器管理人员队伍中,实现技术人员的共享。

3.5 建立仪器管理人员激励机制

打破共享壁垒的存在,无疑最终落实于一线的仪器管理人员。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主任李崧指出:只有通过专业人员才可以让仪器设备发挥最大的作用。仪器设备的许多功能需要专业人员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仪器设备长期稳定的运行需要专业人员精心的维护和修理,高质量的数据需要专业人员及时的研究和测试,这其中的“充分”“精心”“及时”是个软性指标[14],靠什么去保护、去激励,才能让他们尽心尽职、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到实验室工作中去!如何激发仪器管理人员潜力,将提高待遇落到实处,建立有效的平台运行绩效考核机制和人员激励机制,迫在眉睫。

3.6 共享仪器设备建设方案

我国司法界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地提出了将“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增强法律文书说理性”,法律文书的公开切实保障了公民知情权,以公开促公正,对提升检察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鉴于此,作为一线工作人员,都深感在购买仪器编写建设方案书时,对仪器参数、配置、价格的论证调研存在很大的困惑:在价格论证上左右为难,担心论证价格过低项目流标也担心价格过高单位受损。论证好了,可以购买到性价比高的仪器;不会论证的,或者说责任心不强的人员,就会面临有损单位或是国家利益的情况出现,因为所购仪器大都为进口产品。尽管在公开招标期间政府采购网有仪器的方案书及价格公开,但期限一过,信息很难获取!以后,其他单位要想购买此类仪器只能是凭厂商所述,或是依据他们提供的用户单位所谈。在此,强烈呼吁我国国家仪器网络管理平台能将所有购买仪器的品牌、型号、参数、配置、中标价格等信息公开共享,使新购置仪器的单位有清晰的参照标准,而不至于购买同类仪器不同单位的价格相差巨大。

3.7 保护测试数据的知识产权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知识产权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于检测后的数据使用保护,相对模糊,保护力度还比较薄弱,如何做到科学合理使用数据,预防不必要的纠纷和无意间的侵权,最大限度地防止测试数据被复制抄袭,也成为制约科研仪器共享的瓶颈之一。

4 结 语

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从信息数据平台的建立到沟通交流、网络下单再到及时检测、出具数据,完整流畅的运行过程,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需要建设体制、法制、机制一体化的运行模式[15]。在破除共享壁垒的羁绊后,通过完善我国科研设施与仪器共享服务平台的各项配套措施,实现共享的最大化,即资源 、知识 、技能 、数据等共享元素的完整统一,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持续发展能力,也为科技长远发展与重点突破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仪器服务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