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服务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基于职业适应性的视角

2020-04-28纲,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实训体育专业

沈 纲,沈 秀

(1.常州大学 a.体育学院;b.学报编辑部,江苏 常州 213164;2.清华大学(台) 教育学院,新竹 46804804 台湾,中国)

0 引 言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物质财富和经济状况的持续发展为休闲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得休闲体育从小众的休闲类型发展为广受民众欢迎的主流休闲形式,以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旅游业、体育竞赛表演为主体的休闲体育产业体系已然形成,全社会对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日渐增多[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7)2号]指出:“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学科专业。要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出发,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2]。然而,我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无论体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因此,创新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手段,培养职业适应性强的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1 开放服务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的建设背景

近年来,高校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等支持下,文科实验实训中心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文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休闲体育专业实习实训中心建设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3]。

1.1 休闲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休闲体育专业的实践形式还是沿用传统的实践模式,主要分为见习和实习两个阶段。见习主要是跟着企业进行观摩学习,实习则是由指导教师带领着进行各项休闲体育服务的实质工作。由于休闲体育服务需求多在健身休闲场所,所以不管是实习还是见习都以校外为主。受实习单位对实习生需求数量的限制,校外实习一般都分散于各个实习单位。这不仅增加实习教学成本、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而且,由于缺乏充足数量的校内指导教师而只能由缺乏教学经验、临时受命的校外指导教师负责实习工作,导致实习教学效果不佳[4]。休闲体育专业校外实习场所主要以商业健身俱乐部、高尔夫会所、户外与拓展训练机构、体育旅游、体育赛事、体育用品公司等休闲体育场所为主,这些单位出于对成本的控制,十分愿意招收在校学生担任培训助理等职位,这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给学生带来“不菲”的收入;另一方面也容易让学生被当前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所蒙蔽,给学生以自身职业素质较高、就业不成问题的错觉,从而不愿意继续在学业上投入时间和精力,特别影响学生毕业论文环节的综合训练效果。归根到底,这些是由于学生分散在各个实习场所,缺乏专业教师指导造成的。

1.2 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职业竞争力不强

通过查阅国内开设休闲体育专业院系的网站可以发现,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主要分为:以休闲体育为主、与休闲体育产业和市场相关、休闲体育专业技术3类课程。应该说,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符合目前我国休闲体育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但通过深入访谈部分休闲体育专业的师生可以发现,不少学校因为师资和教学条件跟不上,许多课程在实际教学中达不到课程计划的要求。休闲体育专业课程大多由体育教育专业背景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师担任,因此,休闲体育专业教育与体育教育专业的区分度不高,专业也因此失去“休闲服务”的核心价值。正如不少学者所担心的,与体育教育专业相比,休闲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缺少系统的师范教育;与运动训练专业相比,休闲体育的毕业生缺乏专业的体育素养。从在休闲行业的就业情况看,休闲体育专业毕业生甚至因为既缺乏教育之法又缺乏休闲服务意识而竞争不过传统的体育生[5]。

1.3 休闲体育资源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我国人均体育场地设施数量少、场地条件简陋、运动项目分散,休闲体育项目及设施明显落后于市场发展,仅能初步满足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和部分群众健身需求[6]。随着全民健身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发布,近年来体育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健身场馆涌现,仍然难以满足日益高涨的全民健身需求。商业机构健身休闲成本较高,体育公共服务质量及成果欠佳,休闲体育参与效果不佳。如果将学校休闲体育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建设开放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不仅能使学生增加休闲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休闲体育教学训练方法、休闲体育产品开发等知识技能训练机会,还能给学生提供休闲体育项目开发、俱乐部经营管理等实际操作的机会,改变过去学生实训环节“假题假做”的传统做法[7],增加真实职场体验,了解休闲体育行业发展动向及前沿技术,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服务水平,促进了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调发展。

2 开放服务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的设计与建设

休闲体育专业是伴随健身休闲运动兴起和现代休闲产业崛起而产生的,与生俱来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8]。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毕业生职业适应性,体育学院从专业开办之初就积极探索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实践能力提升之法,秉承“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相结合”的初衷,建设开放服务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

2.1 平台设计框架

体育学院以适应学校休闲体育专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利用现有体育资源,系统规划和布局各体育场馆设施,按照商业性俱乐部、会所的标准要求,完善设施功能、制定管理制度与服务流程,搭建休闲体育实训平台的建设框架(见图1)。平台在保障休闲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教学、训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面向社会开放,为社会提供休闲体育服务;此外,平台还积极承担休闲体育产品设计、休闲体育俱乐部服务标准体系制定等研究活动。

2.2 平台建设内容

开放服务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由1个管理中心、3个休闲体育实训平台和1个休闲体育研究院构成(见图2)。

图1 常州大学开放服务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设计框架

图2 常州大学开放服务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

2.2.1 管理中心

要实现平台对外开放服务、对内实习实训功能,必须做到顾客能自由选择服务项目和服务时间,学生能自由选择实训内容和实训时间。一方面,鉴于顾客服务需求多样化、学生专业方向不同,项目安排很难确定时间;另一方面,由于场地设施有限,必须对有限的资源加以合理利用才能实现平台功能。管理中心正是基于这个理由设置的。顾客可以通过管理中心注册会员,从而以会员身份选择服务项目;学生可以向管理中心申请实习岗位,并接受岗位培训和考核,以获得实习机会;指导教师通过管理中心把握整个平台的运转,了解学生实训情况。

2.2.2 休闲体育实训平台

借鉴商业健身俱乐部的做法,参照其他高校休闲体育专业实训平台建设,在对学校现有体育场所设施进行整合的基础上,建设3个相对独立的开放服务型实训平台,以便满足休闲体育专业各方向学生的需求。针对我校休闲体育专业开设的户外休闲、健身休闲、球类休闲等专业方向,综合考虑可利用的校内外场地、器械、师资、经费等资源的条件,实训平台主要开展企业文化服务、健身休闲服务、体育赛事服务等3个方面的服务内容。平台提供对外服务采取会员制模式,依据服务内容的不同,可以选择企业会员、个人会员、组织会员3种形式。平台会依据自身人、财、物的资源情况,测算可服务的容量,设计服务菜单,会员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服务内容。

(1) 企业文化服务平台。企业文化服务平台依托校内场地设施,提供企业年会服务、拓展训练服务和企业运动会服务。企业年会、企业运动会等集体活动,既可以针对某家会员组织专场形式,也可以将几家会员单位集中起来组织联谊活动,这种形式不仅增强了企业间交流,也为规模较小的企业开展此类活动提供了可能。拓展训练服务主要针对会员单位,在对单位需求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个性化的设置拓展训练课程,满足企业新人融入、团队沟通以及领导力塑造的培训需求,为会员单位提供专业化、定制化的企业文化服务。

(2) 健身休闲服务平台。健身休闲服务平台主要开展体适能测试、运动处方制定、健身休闲指导、体育运动项目培训等服务项目。该服务平台利用学校的人才优势与常州市体育医院合作,主要针对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会员需要提前一周预约时间,中心既可以单独为会员服务,也可以根据预约情况进行分类,集中服务。平台利用高校体育专业教师的技术特长,与周边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深度合作,为企业会员与组织会员广泛开展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太极球、体育舞蹈等运动项目的科学健身指导。与此同时,利用高校优良的体育设施和师资为团队会员和个人会员开设了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游泳、高尔夫等体育项目的培训,为全民健身广泛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3) 体育赛事服务平台。体育赛事服务平台引进欧美国家和台湾地区的赛事服务经验,主要组织马拉松、自行车、定向越野、铁人三项等赛事。其中,马拉松赛事主要运营城市马拉松和山地马拉松,城市马拉松与江苏常奥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参与常州西太湖马拉松、金坛茅山马拉松、溧水马拉松的赛事组织与服务。作为长三角较早开设休闲体育专业的院校,学院一直关注社会化体育赛事服务发展,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

2.2.3 休闲体育研究院

休闲体育研究院主要由校内休闲体育专业教师和校外休闲行业专家组成,结合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课程,以课题的形式开展休闲体育研究[9]。课题研究以休闲体育服务过程中问题为导向,系统全面研究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问题,重点开展休闲项目设计及规划、体育项目建设标准与质量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2.3 平台运作机制

2.3.1 “会员+菜单”式的对外服务机制

顾客服务管理采用“会员制+菜单式”服务模式。根据服务需求的不同,顾客可以在个人会员、企业会员和团队会员3种身份中选择1个进行注册。注册会员可以看到管理中心提供的全部服务菜单,从而结合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为了维持平台的可持续运转,管理中心根据客户服务需求,要求顾客赞助一定的经费作为实习经费的补充。

2.3.2 “申请+考核”式的内部管理机制

学生实习管理主要采用“申请+考核”制。第4学期末,学生通过专业基本技能测试以及完成培养计划规定学分,就可以向中心提出申请,管理中心定期组织考核。考核通过的学生进入平台员工库,管理中心按照学生入库的时间先后顺序,从员工库中抽调学生为会员服务。学生只有在中心提供的全部服务项目上轮岗,并达到规定的轮岗时间,且没有被顾客投诉,才有资格撰写实习报告,参加实习实训考核,并最终获得实习学分。

3 开放服务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建设的特色与成效

3.1 建设特色

3.1.1 “产学研”结合有利于提高休闲体育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平台遵循产学研一体化服务理念,在保障本校休闲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教学、训练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面向社会开放,为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休闲体育服务;积极从事休闲体育产品开发与设计、休闲体育服务标准与质量等研究活动,为构建休闲体育研究理论框架尽力尽责。在实训平台,休闲体育专业学生既是休闲体育实训基地的服务对象,又是休闲体育实训基地的服务与经营管理人员,以观摩、见习、实习等方式,参与休闲体育实训基地的服务与管理运作[10]。休闲体育专业教师,除直接参与实训指导工作之外,还能凭借平台拓展科学研究工作。此外,平台自创的“课程项目建设小组”形式,不仅有利于开展休闲体育产品(项目)策划、服务流程设计与再造、服务质量体系与标准建设等联合科研,也有利于扩充休闲体育专业教学和教材建设的实践素材积累,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11],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3.1.2 “做中学”的实习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做中学”就是把服务社会和教书育人融为一体,把教师评价与社会评价融为一体[12]。平台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优势以及协调相关资源的能力,直接为社会提供休闲体育产品服务,同时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平台建设符合服务在学校、学习在校园的“做中学”的宗旨。通过在平台的培训,学生可以在真实的项目服务、经营实践中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职业岗位技能,改变了过去学生实训环节“走过场”的做法[13]。同时,平台也可以根据休闲体育行业和社会的需求,采取“定向培养”等灵活的教学方式,实现“招生既招工,毕业即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担负起职业教育、职业培训、职业岗位技能鉴定等教育功能。

3.1.3 真实的职场情景有益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适应能力就是指个体在职业活动中,对职业技能、环境、人际关系、职业心理等方面的适应过程和适应结果,是人与职业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的过程[14]。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也指出:“良好的适应能力意味着一个人的成功,所以本能的对学会适应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感兴趣”[15]。企业运动会、户外拓展训练、体育运动项目培训、体育赛事组织等是当前社会比较受欢迎的休闲项目。平台选择这些项目,并提供公益性质的休闲服务,是确保参与会员人数,给学生提供持续的真实的职场情景。学生需要自己相互配合完成从活动的策划、组织到运行全部过程,独立应对项目组织中的临时状况,并接受顾客的客观评价。这无疑锻炼了学生的心里适应、环境适应和人际适应等能力。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积累才有条件有信心申请参与实训,这无疑给学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

3.2 建设成效

自2009年,体育学院申报休闲体育专业伊始,学校就开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的构思,到2015年平台初步建成。至今,服务功能、实训功能和科研功能基本实现了规划的全覆盖。

3.2.1 休闲体育硬件建设

目前,平台拥有室内恒温游泳馆、羽毛球馆、篮球馆、乒乓球馆、台球室、瑜伽房、模拟高尔夫练习器、健身舞房、以及户外拓展训练场、高尔夫挥竿练习场等休闲体育服务场所,面积达2 000 m2;健康体适能测试中心拥有身体成分测试仪、骨密度测试仪、心肺系统测试系统等体质健康设备,累计投资200余万元。此外,平台还和常州市体育医院、常州体育产业集团公司以及周边户外拓展基地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合作关系,为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技术与硬件支持,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职场的实习实训机会。

3.2.2 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是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中心连续3年组织休闲体育专业学生开展了平台实训实习,参与学生人数超过3 000人次,参加实训指导教师48名,服务企业超过100家,服务群众累计超过1万人。通过实训,学生不仅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贯穿起来,还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参与项目策划、管理与实施,体验职业化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氛围,效果良好。通过平台的桥梁,学生还能走出校门,参与中国登山协会主办的全国山地马拉松系列赛赛事服务,策划与参与宜兴自行车公园服务模式设计与运营指导,参与环太湖自行车公路赛的赛事服务、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的赛事服务。同时,积极开拓黄山山地自行车赛,苏锡常自行车公路赛。在发挥学校龙舟队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基础上,结合常州的运河文化,积极策划面向家庭、企业和校友的大运河铁人三项赛。

3.2.3 科学研究

休闲体育服务需要实践经验,更需要理论引导。休闲体育服务质量的提升与产品开发设计都离不开教师的科研支撑。在完成休闲体育专业教学与训练的基础上,我校休闲体育专业教师借助研究院平台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近3年,课题组成员先后获批国家资助项目2项、省部级资助项目12项,市厅级资助项目28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0多篇,发明专利5项;为地方政府提供体育小镇规划、体育旅游规划等服务项目8项,为休闲体育专业和学科建设提供了良好科研和实践支撑作用。

4 结 语

实习实训环节建设既是一个涉及到学生切身利益的教学环节,也是影响专业学科发展后劲的教学环节。开放服务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大大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市场适应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通过3年的建设,平台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具有较高水平的“产学研”一体化实训基地,为学校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与其他学科实训教学相比较,休闲体育专业实训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虽然开放服务型休闲体育实训平台从理念和实施上都突破了传统的实验教学范式,但由于顾客主动参与度不高、经费不足等原因,平台运转主要靠广大教师的人脉维持,这不利于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学校应该从体制、资源、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为平台建设提供支持。

猜你喜欢

实训体育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