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2020-04-28胡海英
胡海英
(大连市中医医院 采血室,辽宁 大连 116000)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主要以脑部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及脑组织栓塞坏死等为主,其较高的致残、致死率等特点,位居全世界因病病死率第4位。我国每年发生脑梗死发病率仍不断高升,其中80%的伴随脑梗死后遗症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因残无法生活自理[1]。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避免肢体组织废用性萎缩,促进血液循环及神经修复,对患者自理能力、治疗信心、功能活动改善理想。我院通过对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方案,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并取得优异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与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脑梗死伴后遗症患者60例,通过信封法对两组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30例,男性21例,女9例,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67.5±5.6)岁,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11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6.9±5.4)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纳入标准:纳入所有病例通过脑CT及MRI检查确诊。符合《神经内科疾病临床诊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①既往接受过降脂药物治疗者;②伴发严重其他脏器感染者;③严重意识障碍者;④白血病及恶性肿瘤疾病者;⑤对于实验药物有过敏的患者。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通过临床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临床护理满意度。
1.5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完善各项理化检查,配合常规护理方案,对患者其他内科疾病对症治疗并护理操作。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护理:耐心、和蔼的态度及语气安抚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倾听并与患者积极沟通,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坚持完成每日康复锻炼目标,增进医护患间信任程度。②运动护理干预:对后遗症运动功能障碍患者予肢体运动康复锻炼,辅助患者四肢、关节、肌肉活动,逐步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及肌力,避免长期废用性萎缩造成肢体功能不可以损伤。③日常生活护理干预:指导并辅助患者完成日常体位变换,协助患者离床活动及锻炼,避免意外跌倒,夜间睡眠期间定时翻身并按摩肢体,改善局部循环,避免长期卧床发生褥疮及深静脉血栓。
1.6 统计学分析:应用EXCEL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再采用SPSS19.0软件对实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以(±s)表示,均属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神经损伤评分对照组(17.58±1.42),试验组(13.31±1.20)(P<0.05);临床护理满意度对照组66.67%,试验组9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脑梗死是近些年临床高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疾病患者诱发此病概率较高,发病突然、急骤,我国约有50%脑梗死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损伤的后遗症表现,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为患者家庭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2-3]。患者发生脑梗死后血管内皮刺激产生ADMA等危险信号因子,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对一氧化氮的合成及分泌,促进氧化反应加速,诱发血管炎性改变,加速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坏死,对脑神经组织的修复及血管修复新生造成抑制效果。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因病痛造成的心理负担,增强治疗依从性,加速肢体循环、避免筋肉萎缩失用,有效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及临床疗效[4]。本文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死伴后遗症患者60例,通过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伸进功能损伤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用药联合康复护理后神经损伤恢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优异,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综上中医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可有效避免脑梗死后神经功能不可以损伤,避免血管内皮刺激进行性加重,阻碍脂质物质沉积,修复血管内皮改善局部微循环,恢复机体血液动力学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可广泛推广应用。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