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HPLC同时测定归芍疏肝散中芍药苷 阿魏酸和甘草酸铵的含量

2020-04-28荀秀彪张顺平

中国现代中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项下甘草酸疏肝

荀秀彪,张顺平

云南省曲靖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云南 曲靖 655000

归芍疏肝散是曲靖市中医医院传统院内制剂,由柴胡、白芍、白术(炒)、当归、茯苓、薄荷、甘草(蜜炙)7味药制得,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治疗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等症。其现行质量标准[1]中仅有当归药材的定性鉴别,无含量测定,由于处方中白芍为君药,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之功效;当归作为臣药,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之功效;甘草作为使药,具有调和诸药之功效[2]。本实验通过查阅文献[3-6]和反复摸索,建立了HPLC同时测定归芍疏肝散中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的含量。该方法易操作,专属性及重复性较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用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1 材料

1.1 仪器

Agilent 12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四元泵、自动进样器、柱温箱、紫外检测器);KQ-300UDB型双频数控超声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MS205DU电子天平(上海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一体式超纯水仪(PURELAB Flex 3,英国ELGA公司)。

1.2 试药

归芍疏肝散(规格:6 g/袋,批号分别为:180801、181002、190110、190318、190419)样品均来自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芍药苷对照品(批号:110736-201741,纯度:95.7%)、阿魏酸对照品(批号:110773-201614,纯度:99.0%)、甘草酸铵对照品(批号:110731-201619,纯度:93.0%)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乙腈为色谱纯;甲醇和磷酸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methyst C18(200 mm×4.6 mm,5 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磷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0~15 min,15%~85%A;15~40 min,40%~60%A;40~50 min,15%~85%A);流速:1.0 mL·min-1;柱温:30 ℃;检测波长:237 nm;进样量:10 μL。

2.2 溶液的制备

2.2.1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 分别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37.54 mg、阿魏酸对照品27.11 mg、甘草酸铵对照品10.37 mg,置同一10 mL容量瓶中,加甲醇使其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混合对照品储备溶液(每1 mL中含芍药苷3.592 6 mg、阿魏酸2.683 9 mg和甘草酸铵0.964 4 mg),再精密量取上述对照品储备溶液1 mL,置10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每1 mL中含芍药苷0.359 3 mg、阿魏酸0.268 4 mg和甘草酸铵0.096 44 mg),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

2.2.2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取约2.0 g,精密称定,置50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35 mL超声提取30 min,放冷,加甲醇至刻度,摇匀,滤过,续滤液再用0.45 μ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

2.2.3阴性样品溶液制备 根据制剂处方及工艺,分别制备缺当归、缺白芍和缺甘草的3份阴性样品(由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提供),再按2.2.2项下方法制备阴性样品溶液。

2.3 结果

2.3.1专属性试验 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混合对照品溶液和阴性样品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结果见图1。结果表明,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分离较好,无干扰,说明测定方法专属性较好。

注:A.混合对照品;B.供试品;C.缺白芍阴性对照品;D.缺当归阴性对照品;E.缺甘草阴性对照品;1.芍药苷;2.阿魏酸;3.甘草酸铵。图1 归芍舒肝散HPLC图

2.3.2线性关系试验 精密吸取2.2.1项下的混合对照品溶液0.05、0.1、0.2、0.4、0.5、0.8、1.0、1.5、2.0 mL,分别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分别重复进样3次,记录峰面积。以进样量(X)为横坐标,峰面积平均值(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芍药苷:Y=7 805.308 2X+28.913 0,r=0.999 8;阿魏酸:Y=4 281.078 1X-18.378 5,r=0.999 9;甘草铵酸:Y=3 219.337 9X-2.610 0,r=0.999 8。结果表明,芍药苷进样量在0.359 3~5.388 9 μg,阿魏酸进样量在0.268 4~0.402 6 μg,甘草酸铵进样量在0.096 44~0.144 7 μg线性关系良好。

2.3.3检测限和定量限 取2.2.1项下的混合对照品溶液适量,等倍逐级稀释,进样测定6次,记录峰面积。当信噪比为3∶1时,得检测限分别为:芍药苷0.31 ng、阿魏酸0.71 ng、甘草酸铵1.02 ng;当信噪比为10∶1时,得定量限分别为:芍药苷1.01 ng、阿魏酸2.13 ng、甘草酸铵3.11 ng。

2.3.4稳定性试验 取经2.2.1项方法制备(批号:190110)供试品溶液,按照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分别在0、4、8、16、36、48 h进样测定。结果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峰面积RSD分别为0.36%、0.42%和0.31%。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48 h内稳定。

2.3.5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样品(批号:190110)9份,每份约1.0 g,分别精密加入低、中、高3种不同浓度(相当于供试品溶液浓度的50%、100%、150%)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按2.2.2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每个浓度制备3份,按照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归芍疏肝散中3种成分回收率试验结果(n=9)

2.3.6精密度试验 精密取经2.2.1项方法制备的样品(批号:190110)供试品溶液10 μL,按照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连续6次。结果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峰面积的RSD分别为0.30%、0.21%、0.14%,结果表明仪器平行精密度良好。

2.3.7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样品(批号:190110)6份,每份2.0 g。按2.2.1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每1 g样品中含芍药苷7.230 2 mg,RSD为0.26%;含阿魏酸6.011 2 mg,RSD=0.36%;含甘草酸铵4.623 6 mg,RSD=0.31%,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3.8样品测定 取样品5批次(批号分别为:180801、181002、190110、190318、190419),分别按2.2.1项下的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照2.1项下的色谱条件进行分析,样品中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归芍疏肝散供试品含量测定结果(n=5)

3 讨论

3.1 检测成分选择

白芍、当归、甘草为处方中的主要药效药材,现行标准中尚无对其含量进行测定。因此,本实验选取方中的有效成分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进行定量测定分析研究。单独对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进行定量分析已有相关报道[7-9],本实验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3个成分含量,更能有效控制其质量。

3.2 提取条件选择

实验中曾采用70%甲醇、甲醇-水、乙醇等溶媒进行提取,结果发现,甲醇效果最好;采用直接超声提取、索氏提取、加热回流提取方法提取3 h,发现三者差异不大;再比较超声提取15、30、45、60 min,发现超声30 min后提取效率没有明显提高。综合考虑,选择提取方法为甲醇超声提取30 min。

3.3 分离条件选择

本实验曾采用了3种方法进行成分分离[10-13]:1)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2)甲醇-水梯度洗脱;3)乙腈-0.1%冰醋酸梯度洗脱,结果发现第二种方法检测不到阿魏酸,采用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保留时间合适且各成分获得较好的分离。

3.4 检测波长选择

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相关文献[14-16],分别在230、237、275、316 nm波长下进行测定考察,结果发现在237 nm下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均能获得较好的信号响应。

3.5 小结

本实验中采用了多波长对芍药苷、阿魏酸和甘草酸铵进行测定,由于多波长对仪器要求较高,且在237 nm波长下能达到较好效果,因此最终选择单波长进行测定;对梯度洗脱的选择进行了多次实验,亦是本实验实现3个成分同时测定的关键因素,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今后可能探索更多成分的同时测定。

猜你喜欢

项下甘草酸疏肝
Shugan Huoxue Huayu Fang (疏肝活血化瘀方) attenuates carbon tetrachloride-induced hepatic fibrosis in rats by inhibit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 signaling
Mechanism underlying efficacy of Shugan Sanjie decoction (疏肝散结汤) on plasma cell mastitis,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货贸项下外汇业务
服贸项下外汇业务
UCP600项下电子签字剖析
信用证项下的退单争议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