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舌背脊索瘤1例

2020-04-28杨玉鹏程凤峡张辰宇曹建蕾谷建琦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脊索尾部肿物

杨玉鹏 程凤峡 张辰宇 曹建蕾 谷建琦

脊索瘤起源于胚胎时期残留的脊索组织或异位脊索,常发生于骶骨脊柱和颅底[1],是具有局部破坏性的低度恶性肿瘤。颌面部的脊索瘤较少见,段玉芹等[2]报道腮腺区脊索瘤1 例,发生于舌体组织者未见报道。笔者收治1 例舌背脊索瘤,报道如下。

一、病例资料

1.一般情况:患者男,64 岁,因“发现舌背肿物50 余年”于2019 年7 月12 日至河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就诊。50 余年前患者发现舌背生长1“黄豆”大小肿物,生长缓慢,舌活动灵活,饮食、发音正常,未曾治疗。现肿物长至“蚕豆”大小,影响饮食,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口腔科。既往右侧鼻腔鼻息肉手术史,余无特殊。

2.检查及诊断:患者张口度约3.5cm,张口型“↓”。舌背近中线位置可见大小约2.5cm×1.5cm×2.0cm 肿物,表面色稍红,质地中等,固定,无触压痛,触诊边界尚清,基底较软(图1)。口内其余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腮腺及颌下腺导管口无红肿,挤压可见清亮液体流出。双侧颌下及颈部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初步诊断:舌背肿物?

2.治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于2019 年7 月15 日局部麻醉下行舌肿物扩大切除术,术中可见肿物大小约2.5cm×1.5cm×2.0cm,包膜完整,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粘连,质地中等,基底不硬。术中沿肿物边缘外0.5cm 完整切除肿物(图2)。此患者目前随访中。

二、病理结果

肿物约2.5cm×1.0cm×2.0cm 大小,剖面呈灰黄色。HE 染色结果显示镜下可见黏液间质中瘤细胞散在分布,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核分裂像少见(图3)。免疫组化染色结果:CK(+),Vimentin(+),EMA(弱 +),S100(+),CD31(-),CD34(-),D2-40(局灶弱 +),ERG(-),FLI-1(+),SMA(-),Desmin(-),CD68(-),CD163(-),Ki-67 增殖指数(<5%)。病理诊断:舌肿物,结合临床与免疫组化染色,考虑脊索瘤。

图1 舌脊索瘤患者口内照片

图2 舌脊索瘤患者术中切除肿物大体照片

图3 舌脊索瘤患者术后肿物病理照片(HE 染色 ×100)

三、讨论

脊索瘤是具有局部侵袭性的低度恶性肿瘤,好发年龄为40~70 岁,多见于男性[3]。脊索瘤生长缓慢,可发生于沿脊柱中线的任何部位,以颅底和骶尾部最常见,可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4],较少发生远处转移。骶尾部的脊索瘤,主要表现为骶尾部疼痛,肿瘤生长较大时,可发生便秘,压迫骶神经时,可发生下肢及臀部的相应部位麻木或疼痛。颅底的脊索瘤,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呈持续性钝痛,一天中无显著变化。此患者,病史较长,舌背肿瘤生长缓慢,发音、饮食及吞咽未见明显影响。

脊索瘤较难通过临床检查与其它肿瘤鉴别,主要通过病理检查确诊,镜下可见肿瘤呈分叶状,小叶内为大片蓝色黏液,小叶之间为纤维间隔。瘤细胞较大,胞质丰富淡染,呈空泡状,细胞核轻到中度异型性,核分裂少见。细胞可呈簇状、条索状及片状分布。通过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EMA(弱 +),S100(+),倾向于间叶来源肿瘤。脊索瘤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缓慢,破坏性较强,5 年存活率为86%[6],早期广泛切除肿瘤,可延长患者生存期[5]。

猜你喜欢

脊索尾部肿物
船舶尾部响应特性试验与计算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胸椎脊索瘤1例
乳腺肿物的超声自动容积成像与增强磁共振诊断对比分析
带你了解卵巢肿物
脊索瘤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鲟鱼脊索的解剖结构及其教育教学价值*
高龄患者结肠癌伴右肝肿物的诊治探讨
弯式尾部接头注塑模具设计
脊索瘤组织中Brachyury 表达与预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