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潮流:电子时代的艺术》
——对艺术与科技关系的回望与反思
2020-04-28冷俊岐LengJunqi
冷俊岐 Leng Junqi
1白南准电视花园(TV Garden)录像装置显示器、植物、双频道彩色录像、立体声装置1974—1978
2罗伯特·隆戈(Robert Longo)导演捍卫机密(Johnny Mnemonic)电影宣传剧照1995
3丹尼尔·里弗斯(Daniel Reeves)窒息之梦(Smothering Dreams)外景拍摄剧照1981
4吉加·维尔托夫持摄影机的人(Man with a Movie Camera)电影剧照1929
5吉斯·哈林(Keith Haring)无题(Untitled)布面丙烯152cm×152cm1984
一、内容简介
《数字潮流:电子时代的艺术》(Digital Currents: Art in the Electronic Age)一书是美国教授玛戈特·洛夫乔伊(Margot Lovejoy)前一部著作《后现代潮流:电子媒介时代的艺术与艺术家》(Postmodern Currents: Art and Artists in the Age of Electronic Media)的修订版本,原版最早发行于1989年,并经过数次再版和修订,此次中译本所翻译的版本为最新修订版(2004年)。
《数字潮流》以科技发展与审美变迁之间的关系为主线,记叙了自文艺复兴以来艺术领域内由科技创新和突破所带来的数次重大革命。摄影、印刷术、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以及互联网这些重大的科技成果不断打破并重新定义了文艺复兴艺术所确立起来的再现(representation)系统,此后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因此获得了突破传统艺术范式的工具和理念,与此同时,关于美和艺术的定义也得以不断变迁,这一系列媒介与观念的变革至今仍影响着当代的艺术实践。因此,回望历史,反思科技与艺术之间复杂而深刻的关系,既是属于当代人的历史责任与任务,同时也出于一种现实需要:身处科技与艺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以何种态度和方式去认识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的趋势,以及这一趋势对如今现实生活和艺术创作的影响?
全书主要内容可分为起源和媒介两大部分。起源分为三章,其中第一章开篇论述了视觉、再现和发明三者之间的关系,文章指出“为了再现的目的而发明的技术工具影响了人们看待世界的方式、阐释事件的方式以及形成文化的方式。”1而视觉则“通过我们称之为再现的系统与艺术相关联。”2作者随后论述了艺术与科技之间关系的首个重大变革因素——摄影的发明,它冲击了西方传统的再现系统,并在催生新的美学观念和艺术形式的过程中,自身也融入了现代艺术的发展潮流。第二章继续深入探讨了摄影在工业革命时代所持续产生的影响,介绍了众多早期现代艺术,如达达主义、构成主义以及包豪斯运动,并且以波普艺术为后现代主义的过渡标志,认为西方现代艺术由此逐渐进入电子时代,进而引出了第三章:电子时代与后现代主义。在第三章,作者简述了以电视、录像和计算机为代表的电子媒介及其对后现代社会生活以及艺术实践的复杂影响,如解构策略、大众化艺术等,并提出了对于现代主义艺术的重新审视。
第二部分以媒介为主题,整体上是对第一部分第三章录像、计算机等内容的深度拓展,内容上囊括了本书的第四章至第七章。其中,第四章以录像为重点,详细论述了录像艺术的发生、发展和影响,及其对电视文化的批判,并指出录像艺术朝着独立电影、空间装置、数字化等方向的发展趋势。随后在第五章开篇,作者援引了安德鲁·梅纳德(Andrew Mendard)的观点:“计算机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空间的终结——也就是欧几里得几何的消亡……数字化代表了新的世界秩序,从拟像到仿真、从复制到建模的过渡。”3也就是说,计算机彻底终结了传统视觉艺术中的再现系统,通过数字化的声音、文本和图像开启了另一个全新的世界——即通过模拟技术所构造的“虚拟”的现实,这是一种新的再现形式,它引发了新一轮的艺术革命:艺术逐渐向着模拟、交互化、动画、集成媒体、公共艺术等方向全面发展,同时促进了视觉艺术与音乐、虚拟现实技术等领域的跨学科式发展。
基于数字化这一发展趋势,在第六章,作者将重点转向了互联网,总结了早期互联网艺术的几大特征,例如全球化、互动式、远程交流以及虚拟性等,同时通过列举早期网络艺术作品,揭示了网络艺术在介入社会生活、政治以及文化方面的潜能,当然也指出了网络作为技术媒介在技术、设备以及受众等方面的局限。
最后,第七章的标题为“超美学”(Transaesthetics),这一概念由鲍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于1989年正式提出,他认为受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及商品消费原则等的影响,美学已经超越了艺术的限制,而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扩散……艺术品沦为了最商品化的商品,美学就这样被超越了。4因而这一章节中作者更多地是对科技媒介的影响与作用进行了质疑和反思,作者援引了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和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的观点,指出科技媒介将可能成为操纵大众意识形态的工具。而且在超美学这一全新的文化背景之下,出于艺术创作的条件的深刻变化,作者要求当代艺术家要“能为诠释和重塑文化的任务带来独特的视角。”5同时,作者针对美学在文化、电影、声音、科技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也列举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此展示超美学这一艺术潮流的发展图景。
二、视角与方法
从本书的标题《数字潮流:电子时代的艺术》人们就能隐约体会到作者在背景与对象这一研究视角层面对于本雅明代表作《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The Work of Art in the Age of Mechanical Reproduction)的某种借鉴。事实上也的确如此,作者玛戈特·洛夫乔伊在书中援引了本雅明的大量理论,例如“光晕”、生产者等理论,用以阐释摄影技术之于艺术文化的重大影响,甚至在书中明确表示“写这本书是为了探索电子媒体对再现形式的影响,对我们整个文化的影响,并在此过程中拓展本雅明的理论。”6其中,本雅明对于科技的警惕态度仍值得人们去反思文化生产与科技之间的潜在联系,他曾提醒到:“如果艺术家和创作者尚未完全清楚他们自身在科技应用中的作用,那么,科技的力量可能会主宰他们,使他们陷入自己无法掌控的情况,而这种情况会以其复杂的效应反过来控制艺术家与创作者,并主张艺术家应避免简单地将作品美学化,使之成为现有风格阶段的一部分。”7此外,本雅明还认为大众应该警惕科技本身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因为政客们能够“利用电视、互联网和传真机作为发表演说的强大工具。”8
除本雅明以外,作者还引用了文化研究领域内众多学者的概念和观点,例如鲍德里亚关于拟像、仿真和超真实的研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的互文性理论;居伊·德波(Guy de Bord)的“景观社会”概念;以及德里达(Derrida)与解构主义理论等相关研究。通过一系列理论工具与视角,作者深入探讨了自摄影打破传统再现范式后,录像、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新兴的技术媒介对于美学观念和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深刻影响。例如,在居伊·德波看来,“被迷惑的民众把电视作为获取新闻、信息和文化产品的来源,他们拿着遥控器挑选自己想看的节目,感觉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却没有意识到电视对他们的思想所进行的政治和商业操纵已直达家门。”9而早期的录像艺术实际上就是对于电视文化的一种批判。而随着计算机时代的降临,鲍德里亚进一步提出了“拟像”“模拟”和“超现实”等概念来研究这一新的文化现象。在他看来,“拟像”指的是对真实的二次复制,“模拟”则是一个计算机化的数学指令系统,可以用来模拟一种我们称之为“虚拟”的现实,即超现实,它由一种没有来源或者真实性的现实模型生成。10实际上,“超现实”已经彻底打破了现实和再现之间的界限:现实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甚至沉迷于“虚拟”的世界(例如互联网)。许多艺术家已经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反思和质疑。
三、内容评价
本书解续了本雅明关于文化生产和科技发展关系的反思,以不同媒介为主题,通过艺术家独有的视角列举并分析了一系列相关作品、展览以及理论分析,为读者了解艺术与科技互动发展的历史提供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当今的科技型艺术。
此外,作者玛戈特·洛夫乔伊关于这一部现代媒介发展史的书写方式也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意义。在书籍的创作过程中,作者还推动创建了www.digitalcurrents.com这一线上图书指南,可以让读者通过在线网址访问艺术家的主页网址和重要项目,以直接获取艺术家和媒体的相关信息,并且提供了历史时间线,显示了艺术运动、日期、重要科技发明和世界大事件之间的关系。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一网站似乎已经失效,但这一创举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因为科技媒介不仅可以是艺术作品的创作媒介,还可以成为后现代艺术史的书写媒介,这也许是玛戈特·洛夫乔伊同时作为艺术家和艺术史家所独有的研究视野。
诚然,本书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正如国外有评论者指出,这部书因为年代久远,一些材料、观点已经并不时新11,但其实作者也早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在前言中提到:“虽然本书中提出的一些科技信息不可避免地会被新的发展所取代,甚至在《数字潮流》一书出版之前就被取代,但是我相信,报告科技现状将有助于表现出正在讨论的问题所具有的特点。”12这也提醒着身处于这一日新月异时代的我们要关注以下这一事实:艺术与科技的发展与更迭之速度如此迅速,无论是艺术家、观众还是艺术史研究者,都需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认知,以应对新的文化潮流。
四、总结
关于艺术与科技的关系,正如国内学者所指出的:“科技对艺术语言的演变和艺术本体语言的探索起到了促进作用。”这一点也展现在了《数字潮流》当中。而与此同时,“由于艺术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和技术手段的复杂化,在创作的过程中,可能会致使艺术家本人陷入技术误区,把手段当成目的,从而忽略了艺术的本质。在观众欣赏展览的时候,也会相应导致观众过分关注声光电等迷惑的表现方式。”13
事实上,“技术必须与创作观念和思想统一,才真正助推其艺术达到新的高度。很多大师级的艺术家似乎毕生都在考虑技术与材料的问题,原因在于所有观念和思想都必须通过语言和技术来实现”。14因此,对于当代的艺术创作者而言,务须时刻警醒“唯技术化”“科技未来主义”等错误倾向,正如玛戈特·洛夫乔伊在书中所提到的,“对于(艺术学院)的学生来说,仅仅掌握机器的操作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必须了解20世纪艺术、科技、哲学方面的历史。”15此外,把握艺术与科技的发展潮流对于观众来说同样重要,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技型艺术中所描绘的“虚拟”现实,也许就是有关未来真实社会生活的预演,因而保持对科技的警醒和思考,能够使我们将来不至于沦落为科技的奴隶或他人通过媒介所操纵的傀儡。
注释:
1.《数字潮流:电子时代的艺术》,第30页。
2.同上,第32页。
3.同上,第154页。
4.邓雪萍:《从“真实”到“超真实”——鲍德里亚 超美学思想研究》,《美术教育研究》,2014。
5.《数字潮流:电子时代的艺术》,第277页。
6.同上,第21页。
7.同上,第219页。
8.同上,第268页。
9.同上,第118页。
10.同上,第159页。
11.Waldau, L.(2004).Review of: Lovejoy, Margot.Digital Currents: Art in the Electronic Age.
12.《数字潮流:电子时代的艺术》,第8页。
13.白伟生:《艺术变迁中的科技力量——对“艺术”与“科技”动态影响的思考》,《艺术评鉴》,2019。
14.魏祥奇:《当代艺术过于依恋技术是一种迷失》,《美术报》,2017。
15.《数字潮流:电子时代的艺术》,第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