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者
2020-04-28许毅博XuYibo
许毅博 Xu Yibo
1许毅博透明社会:下一刻交互影像装置(局部)2019
2许毅博透明社会:下一刻交互影像装置(局部)2019
3许毅博透明社会:下一刻交互影像装置(局部)2019
我们无法预测该如何定义明天的雕塑家,就像我们无法描述明天的杂货铺老板、导演、小说家是否还会以今天的方式存在一样。当工业生产模式在过去百年中从扁平集中走向多元分化后,势必在数字时代的顶峰再次相聚,多数主动或被迫催生的门类学科无疑将再次聚首。如果科技成为了这个时代艺术的一剂肾上腺素,崭新的文艺复兴将成为奇点之后的必然产物,那么雕塑家还能是什么?
明天的雕塑是否依旧需要以实体的物质作为媒介呢?答案是:“不一定。”这是第一轮被冲破的概念。这的确涉及雕塑本体的定义,同时也冲击艺术本体的界定。雕塑是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呈现,其中“物体”不再是物理实体,全息影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的介入将雕塑边缘推向非物理实体,这不是未来,也不是明天,而是已经发生的。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中的交互装置“InForm”在10年前已经在探讨如何用数字交互模拟方式来联通千里之外的人,这正是将社会网络进行“非像素化”的实验。一端在解除人与人的疏离,一端也将“物质实体”的概念扩大化。这如同一波反向操作,我们的语言来描述实体的概念,而现下,数字媒介正在用它们的语言呈现我们的真实。
4许毅博透明社会:那一缕光交互装置2019
几天前,我的一位在中央美院攻读艺术与科技专业博士的朋友主持一场论坛,主题为“机械与3D打印断了雕塑的路,还是续了雕塑的命?”他邀请我作为雕塑专业的艺术工作者谈及对此问题的看法。虽然由于时间问题我没能到达现场,而我给出的答案是十分肯定的,机械和3D打印作为科技媒介必然将雕塑的大门向更多纬度敞开,若一定要说断了谁的路,那一定是断了雕塑本体论的路,这又会回到本体论的漩涡中。在我参加过的有关艺术与科技的讲座中经常会有人提及雕塑的温度。例如,如果过份依赖数字化,雕塑会失去千百年来的体温,这是一个非常诗意性的判断,但其中的诗意是未经理性处理的。雕塑家依靠双手来触摸泥巴,用“锛凿斧锯”类冷兵器加工大理石雕像。在没有“玻璃钢”树脂的年代学院派师生对模特动势的“内敛”要求(由于泥土塑造雕塑后的翻制过程中大部分只能选择石膏这种易碎材料,所以创作时候会对模特的动势进行限制调整,避免过份张开肢体而翻制断裂),到数字时代3D打印可以完成即使使用树脂等易转换材料也无法完成的多层次复杂形体……这一系列过程体现了科技媒介对雕塑的救赎。我们对双手触摸泥土的依恋是否只是由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对身体的依恋呢?如果人类的进化由大脑开始,我们率先进入了数字时代,率先使用三维软件来创造空间艺术,创造雕塑艺术,而后我们的四肢才慢慢进化,再产生依靠双手来进行的泥塑,我们是否还有雕塑温度这种情感,亦或者我们称之为情怀?当如此按实践顺序来冷静思考,3D打印就也只回归到了媒介,和我们使用雕塑刀、使用工具创作雕塑毫无二致,我们为何要因为惧怕而感觉冰冷呢?这种惧怕和担心摄影术会摄取人类灵魂一样荒唐可笑。技术的降临造成了很多固守自己舒适区人群的恐慌,你不前进,不更新自己知识体系,就是会被抛弃在全新体系的黑暗角落里。
在这个“突如其来”的时代,我们回看与展望艺术市场。艺术的价值链条由以往生产者单轮驱动转向以生产者与消费者双轮驱动为主导。消费者和市场需求成为核心环节,消费者通过用户体验直接介入到艺术作品“思维构建——制作生产”的全过程。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体验感提出更高要求,能够满足“多样性”的创作模式应运而生。另外,跨境电商的兴起,全球价值链的架构随之改变,价值链上下游的交易关系趋于扁平化,中间交易环节明显减少,制造商直接连接消费者。颠覆性技术的突破不仅会导致全球价值链的深度重构,也会助力新兴经济体实现弯道超车。由此,建立在人工智能基础之上的“柔性化”创作将成为艺术工作者未来面临的主要模式。过去,雕塑家懂得泥巴的柔性与粘性,铸造的纯度与精度。而现下,作为雕塑家,不单提供作品,更要负责作品的“全生命周期”。因为雕塑的材料在新一批雕塑工作者手中延展了,3D打印、电子元件、机械构造、物理传动、电压、电流、代码、数据、影像匹配、化学试剂、生物科学等,这些都在从充分条件转为必要条件。如果仍旧把自己局限在雕塑物理呈现的框里,会让职业生涯面临巨大的困境与风险。过去的雕塑家也许会激烈地抗拒,他们坚持为雕塑艺术献身。当然,你仍旧可以这样做,但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坚守或好恶并不能阻挡这个信息量高速注入生活的时代对艺术的现实需求。艺术脱离殿堂的趋势不在于现当代艺术家“革贵族艺术的命”,而在于市场需求嫁接在科技产能之上。当科技从本质上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途径并使艺术家理解数字时代的现实生态,作品进入生活空间将不再带有价值泡沫,而人人都是雕塑家这个命题的局限性就在于是否要率先承认学科的破壁。如果我们承认绘画、影像、设计解构了雕塑的框架,那么我们就该探讨艺术的边界而不是探讨雕塑的边界。这个过程中,就雕塑而言,多媒介的冲击使雕塑本体论犹如膨胀的气泡,结局终将是冲破壁垒。而作为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也将伴随壁垒的瓦解而肩负更多、更深入。
退一步讲,即使无法跳出本体论的漩涡,我们仍要面对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搭建起观众与美术馆的新“桥梁”这一现实。信息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写了几百年来的美术馆格局,同样也将打破雕塑或者艺术的界定,由数据和移动端构成的艺术形式也将进入雕塑本体的范围中。美术馆进行宣传和印刷的官网图片与架上绘画、雕塑及影像原作品之间的鸿沟,第一次被形式的艺术冲击,从更好地展示成为独立的具有全新批评体系的艺术形式。雕塑与被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数字媒介还原与再创造的过程中势必也会产生此种形式的全新艺术门类,并正式进入雕塑本体范畴。并且,这种发展必将被资本利益驱使(大大降低作品的收藏成本,数字媒体的超强复制性与科技媒介的低廉成本所导致)。同时,虚拟影像技术的突破点从还原物理真实到超越物理真实,超越人的常规认识与想象这几个阶段开始不断探索。这种发展是人类对未知的想象探索与科学技术更迭间的拉扯,充满了能量与可能性。3D打印技术被雕塑家从恐惧到接受、从实验到大规模应用并导致雕塑行业生产链条的洗牌,导致大量雕塑系毕业生失业或转行从事计算机三维制作。但这其中还没有涉及3D打印的独立性,我认为3D打印由工具之名而起,终将会以独立的艺术价值体系而壮大,让我们拭目以待。所以无论是虚拟影像或是3D打印,它们都在改变千百年来的艺术体系规则,而且这一次的重新制定让人感觉有些“不适”,有些“眩晕”,有些快。这是未来的惯性,我们不要期盼之后的发展会和缓平顺,科技让全部事物的进化周期呈几何倍数缩短,这是在遵循摩尔定律的曲线,周遭一切都是如此,无一例外。
在未来,艺术史真的在指导艺术实践吗?路一贯是前赴后继的。理论(艺术史)与实践(艺术创作)究竟谁是第一性?作为艺术工作者,不捋顺艺术史就无法创作,这分明进入了投机者的行列。我觉得创作者更应该了解的是历史发展中所需要艺术工作者直面的并以独特视角所要解决的隐性问题,而非完整的艺术史背景。在这样的过程中,社会进程成为了牵动艺术发展的链条,艺术家在被“拖行”的过程中,需要极度清醒。如果我们要在美术史中选择一个节点进行断代,我觉得今天就是最好的阶段,这种断代一定不是转折,仍旧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定义雕塑系统的理论工作者也许忽略了雕塑破壁者在此过程中所付出的精力与体力,而一些批评人仍然沉浸在雕塑中愚公般的情感投入与体力付出所带来的质朴感动中,这是令人遗憾的。这也许代表了或者体现出了年迈雕塑体制的保守与落后,亦或堂吉柯德似的愚忠。如果说数字时代的雕塑与其他时期是否存在不连续的断层与裂痕,我认为掌握话语权的批评界确实出现了新老交替的衔接空档,但不可否认很多年长的雕塑批评家已经在努力尝试介入数字时代评判的全新语境,这是艰难的,需要时间的雕琢。不同年代的人确实存在着价值观的不同,而现下的世界可能会让人一旦落后便跌入“万劫不复”。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一记警钟。
再次回到这个“突如其来”的时代,科技是使得中国雕塑得以有契机实现全球性对话的发令枪,并且不仅限于雕塑。显而易见,对话的可能性决定于对话人所处的平台高度是否对等。数字艺术、科技艺术扑面而来,这非但不是滚滚红尘中的一粒微尘,而是中国雕塑继续发展中可以摒弃传统雕塑脉络断层并与世界携手站立在同等高度的原动力与支撑点,也必将成为支撑中国雕塑争夺世界话语权的巨大机遇。作为一个时代率先尝试苦涩的先行者,或者说作为一个雕塑或艺术本体论的破壁者,当我们不知未来将如何发展之时,请尽可能迈出脚步,并制定引导我们进入未来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