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的影响分析
2020-04-28马桂花
马桂花
(青海省康乐医院 药剂科,青海 西宁 810006)
0 引言
临床上对于2型糖尿病多采取多药联合治疗,但是用药时间会比较长,所以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的用药依从性[1]。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药学干预护理。在本次研究中,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药学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2018年1月中2019年1月)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两组,每组各50例。纳入标准:①经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者;②本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③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④患者至少住院两周。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②过敏体质患者;③精神障碍患者。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为(46.8±3.5)岁;平均病程为(3.4±6.3)年;观察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49.7±4.2)岁;平均病程为(3.7±4.5)年。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50例患者采用常规用药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②对患者所用药品的名称、次数、时间、方式、剂量等进行干预。观察组的50例患者采用药学干预,具体内容包括[2]:①设立专门的组织,由临床药师组成;②对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③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④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⑤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经过干预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比较,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具体内容包括在用药期间是够马虎用药、是否忘记用药、症状是否好转。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为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2 对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有四种典型的症状,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多一少。在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1型和2型,2型糖尿病主要是患者的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体内的胰岛素不能有效的将血液中的葡萄糖运送到细胞,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增高[3]。该疾病多在35至40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引起该病的病因有多种,比如遗传因素、肥胖、年龄、生活方式等[4]。肥胖症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身体中心肥胖的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年龄也是其中一个因素,大多数患者在55岁以后发病;经常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特点:多见于老年人、病情发作缓和、不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需要及时对疾病进行治疗,严重的可以导致感染、脑血管病变、下肢坏疽、心脏病变、致死致残等。糖尿病患者应该多注意自己的饮食,生活中要吃低脂、低糖食物,均衡饮食;可以吃一些绿叶蔬菜、粗粮、豆制品等;禁吃高糖分的水果[5]。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依从性为92.0%,对照组的为76.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数据表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药学干预,可以有效增加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属于终身慢性疾病,所以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让患者了解遵医嘱的重要性。药学干预的定义:对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的患者制定合理的干预方案,本着安全、有效、经济性为前提,及时监测患者所服用药物的用量、疗程、禁忌症、注意事项等,在干预过程中,患者一旦出现不适症状,药师要与医师进行及时的沟通,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方案[6]。药学干预的目的是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用药需求,将患者服药的不良反应和用药偏差降到最低。通过药学干预可以将患者的健康知识认知度有效提高,有效规范患者的用药行为,将患者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在治疗期间,相关人员要与患者及时的沟通病情,给予不同的用药指导。对不同的患者有不同的治疗方案,比如刚刚确诊的患者,选择药物疗效好并且经济的药品,患者要详细的了解药物的用法、用量、类型等,要遵医嘱。对于复诊的患者来说,要注意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要监护到位、注意预防。检测患者的相关指标,调整药物用量。
综上所述,将药学干预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还可以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使患者遵医嘱,提高用药依从性,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使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尽快的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