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樊洪业教授
2020-04-27范岱年
摘 要 回忆老友樊洪业的交往,包括他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任职,不辞劳苦选编任鸿隽的文存《科学救国之梦》及编辑出版《竺可桢全集》的往事,还有他主编《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时的辛勤工作,感念他在世时为中国科技史事业立下了好几座雄伟的、不朽的丰碑。
关键词 樊洪业 自然辩证法通讯 任鸿隽 竺可桢全集 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 N092
文献标识码 A
我认识樊洪业是在1980年9月后。198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时,中国科学院想把我调过来任《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以下简称《通讯》)常务副主编。在考虑要不要接受这一职务时,我翻阅了1979年的《自然辩证法通讯》,看到了石希元写的“李森科其人”, 于有彬写的“鲍文奎: 绿色的目标”,也看了金观涛、刘青峰的一些作品,觉得杂志社有人才,愿意同他们共事,这样就下定决心,并于9月份,正式调到杂志社,才知道石希元和于有彬就是樊洪业,此后我们开始熟识。
我到杂志社不久,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说作家杨沫要控告石希元。缘由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有一青年研究人员刘亚光,他沒有做出什么成绩,却吹嘘自己有了巨大成就,说所里压制他,告状到一些领导干部那里。杨沫很相信他,写了一篇文章《是这样一个人》,表扬他、推荐他,说微生物所压制了他。石希元是从微生物所来的,他了解情况,就写了篇文章《是“那”样一个人》说明了真相,结果就把杨沫给得罪了,就要到法院里面控告石希元。因为这件事情涉及到如何评价科学技术成果的问题,在院领导的支持下,我们杂志社同“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召开座谈会,讨论应该由谁来评定科技成果与人才,这件事我就委派樊洪业先生具体组织筹备。会议组织得很好,他还把会上的发言整理并发表(见《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年第1期)。通过这件事,我对他有了很好的印象。
樊洪业是负责科学技术史专栏的编辑。当时中科院已有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他们办了两个杂志《自然科学史研究》和《科技史文集》,他们的工作偏重于中国古代科学史和内史, 所以我们就偏重世界近现代科技史和科技社会史(外史)。从1980—1985年底,在科技社会史方面,我们发表过国别科技史(美国、日本、印度), 地区科技史(安徽、福建、阿拉伯等),不同时期的科学史(如康熙、乾隆时期)、机构史(如研究院、大学等)、科学会议(如青岛遗传学会议)以及德国的反相对论运动和“文革”中的相对论批判等文章。1982年,《通讯》杂志社在成都召开了关于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讨论会。1985年,杂志社还在福建召开了我国第一次科学社会史会议。在世界科技史方面,我们发表了有关信息科学、计算机、人工智能、核能、激光、超导、大陆漂移说等历史的稿件。我们介绍过近代引进西方科学的人物,如徐光启、利玛窦、汤若望、李善兰、华衡芳等,还介绍过启蒙思想家蔡元培。也揭露过苏联搞伪科学的勒普辛斯卡娅和波斯扬。对编史学理论、分期问题、后现代主义、女性主义观点也有所介绍。总之,我们的科学技术史专栏在拓宽我国科技史工作者的视野,扩展他们的研究领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个专栏也一直是樊洪业同志具体负责的。
1985年,《通讯》杂志社并入中国科学院政策研究室,成立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政策所),樊洪业任院刊编辑室主任。1991年樊洪业任院史研究室主任。他创办了《院史资料与研究》,访谈了许多老的科研管理干部和老科学家,抢救、积累了大量资料。1987年底,我离休了。第二年底,去美国波士顿大学做访问教授。当时听说, 樊洪业当了政策所的副所长,我觉得这很合适。1991年回国时,又听说他被免除了副所长职务。我知道他并不在乎行政职位的高低,更关心的是从事研究工作的时间。所以我们也从未谈论此事。
本世纪初我每年到美国居住半年,也帮忙照看外孙和外孙女。回国时,我每月去所里一次,每次都要到他的办公室小坐,世界大事、学界新闻无所不谈,我们的观点也比较一致。
2002年樊洪业同张久春合作选编了任鸿隽的文存《科学救国之梦》。任鸿隽是中国科学社的发起人、社长,探索我国科学体制化的先锋,他曾任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董事兼干事长,中研院总干事,是我国现代科学事业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樊洪业在书中写了记载其生平的“任鸿隽: 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拓荒者”。我应约在《科学时报》上写“任鸿隽先生不朽”的短文,以做介绍。樊洪业还在2005年7月14日的《南方周末》上发表了“我们三个朋友: 胡适、任鸿隽和陈衡哲”一文,介绍了他们三人之间深厚真挚的友谊。
2003年,在众多院士的创议下,决定编辑出版《竺可桢全集》。有能力又愿意担任此巨著主编的,除了樊洪业,很难找到第二人了。2004—2013年,全集24卷终于都出版了。樊洪业为这套巨著的编辑出版费尽心血和精力。《竺可桢全集》为20世纪中国的科学史、 教育史、社会史、文化史提供了大量基础性资料。我们不能忘记樊洪业的功劳。
2006年,湖南教育出版社有意出版一套《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又是樊洪业担起了这套丛书的主编重任。2009—2018年,这套丛书出了54种(56册),被访问者有300多人,涉及到许多学科、许多行业。樊洪业早就计划要我作为科学哲学界的代表, 也写一册。我觉得自己学术水平不够,迟迟没有动笔。2013年,在樊洪业的催促下,经熊卫民的帮助,我们开始了《行走在革命、科学与哲学的边缘——范岱年口述自传》的写作。到2016年脱稿,2017年出版。樊洪业把这部稿子看了3遍,把了政治关,使这部著作得以顺利出版。那时,樊洪业的身体已不太好了,直至最后完全病倒,不能工作。我说他是工作负担太重、太劳累了。在病中,我去看过他两次,一次同姚蜀平、王德禄等一道,一次同赵英一起,他还是比较乐观。想不到他在2020年8月就离开我们长逝了,享年78岁,现在来说这不算高寿。他是工作太累,累坏的。但是,他为中国科技史事业立下了好几座雄伟的、不朽的丰碑。樊洪业同志,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
最后,我建议,尽快由专人负责,编辑出版《樊洪业文集》,收集他写的许多富有文采的文章,作为纪念。
In Memory of Professor Fan Hongye
Remember two or three things with my friend
FAN Dainian
Abstract: The paper recalls my old friend Fan Hongye's contacts including his appointment in the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his painstaking se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Ren Hongjuns Collection: dream of saving the nation through science. It also recalls the compilation and publication of The Complete Works of COCHING CHU and his hard work in editing the series of oral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in the 20th century in memory of his several magnificent and immortal monuments for the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his lifetime.
Keywords: Fan Hongye, 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Ren Hongjun, The Complete Works of COCHING CHU, Oral History of Chinese Science in the 20th century
收稿日期:2020-11-10
作者簡介:范岱年,浙江上虞人,中国科学院《科学通报》编辑室原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学术委员、自然辩证法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副社长、副主编,北京航空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和美国科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