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宿,我们的山居理想
2020-04-27彭一
彭一
民宿,是什么?
它并非一个简单的名称与符号,它与生活,与人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随着全域旅游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民宿在一定意义上迎来了“春天”。但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历经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孤岛”生活,让我国旅游及民宿业的开展显得有些难以为继。但换言之,这段时间可以说是民宿业自身调整与复盘的好时机,为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与消费需求的人们,民宿业理应在现有模式上进行与时俱进的探索,特别是在设计、改造、经营、个性化服务等方面,探索宜人宜地的发展之道。
“客栈民宿”模式最早起源于英国,之后在美国得到发展,而后在中国台湾被大众认知;而在20世纪80年代,得益于中国台湾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民宿业逐渐升温,品牌特色初步显现;2003年,“家庭旅馆”概念引入中国大陆,缓解了旅游旺季各景区住宿紧张的状况。
通过民宿溯源,及厘清其发展脉络中的关键点,我们不难发现,人们对民宿的需求也有着阶段性变化:从民宿起源到20世纪80年代的自发需求,到品牌需求,再到精神文化需求,民宿由刚需住宿型逐渐往生活方式型转变着。
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特色民宿”成为重点提及的方向之一。当然,这对民宿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全域旅游的推动下,我国民宿的规模与数量日益扩增。363亿元,是2020年我国民宿业总体收入的概值。这一数字的背后,有着巨大的能量支撑:截至2019年,我国民宿总体数量逾45 000家,主要分布于西南与东南地区;从地区规模上看,北京、浙江、云南、四川等地的民宿数量均超过3 000家,而这一分布特征与我国旅游业整体发展需求有一定关联,特别是以丽江、鼓浪屿等地的初代民宿为原点,向全国辐射的特色民宿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
许多经设计焕新而成的“头部”民宿,大多都是站在在地文化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设计者们通过建筑,与优秀的建筑设计师,甚至是艺术家们合作,构筑起一个完整的生活方式体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建筑是冰冷的,而民宿藉由人文艺术,不断“向内探寻”,不断为生活设计,才让民宿有了持续升温的可能。
如果再进一步剖析民宿设计与发展的肌理,从另一角度而言,设计民宿或许不是依靠生意的逻辑,而应该是分享的逻辑、人与人链接的逻辑与合作共生的逻辑。
分享,是民宿发展的起点,许多人之所以喜爱民宿,多少是因为大家热爱自然的生活方式,认同民宿拥有不同特色的理念,并且愿意主动分享给更多人;而创造价值,是民宿一以贯之的内容。价值是基于关系并在关系中产生的,在我们看来,代表着达成某种“同意”,或者某种“默契”。所以创造价值,其实也是基于民宿对客人的理解,设计出新的场景、体验与服务。当然,这些并不是民宿单方面的事情,而是民宿设计者、运营者基于对客人的理解而创造出来的;而随之,与客人们达成一种共情与再分享,这就是合作共生的逻辑。
而在民宿个性独立的打造之中,所有配套的引进,生活方式的倡导,都蕴含着人的深刻感受,换言之,民宿的未来是由热爱它的人,在关于美好生活的探索中,共同实践出来的。
而为了拉近民宿与自然的关系,山,似乎更得设计者的青睐。
从莫干山到天目山,我們不难看出中国人对山的情感是融进骨子里的,山的幽静,山的诗意,极大的符合中国人心中“陶渊明式”的悠哉生活。同时,依山而建的民宿又为人们提供了现代版的山居生活,足够精致,足够自然。
那么,山野中的民宿会被设计者如何呈现?想必并不是传统理念中毫无生机的,而是安静与适合独处的园地。在一项与民宿入住的年龄调查中,25至35岁的人群更愿意走进山野中的民宿,所以,“只有上年纪的人才有可能对山居生活产生兴趣”的说法,实则悖论。山间民宿,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而年轻,正好是我们思考民宿如何设计的新角度。
“未来的民宿会是什么样子?”或许,我们无法准确定义。
但清晰的是,民宿在未来的发展更趋于独立与个性,因为和酒店倾向于住宿的属性相比,民宿不仅有“宿”,更有“民”的特质,这正好是打造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根本所在。而人在体验民宿的过程中,往往还关心民宿背后所倡导的生活理念。生活属性,同样是民宿的设计要义。满满的生活感是民宿的魅力所在,纵观大多数人们乐意到访的民宿项目,都拥有着生活中安静之道与欢乐之道不同比例的调和与融汇,人们往往能收获高山遇知音般的深层情感与近乎精神交往带来的幸福感。
当然,关于民宿的探索不会停息,亦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沿着漫漫山路,开启静谧与省思的旅途,将在城市中经历的匆忙与喧嚣渐渐落在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