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需要感动

2020-04-27刘补明

教育·校长参考 2020年3期
关键词:尿床受教育者情怀

刘补明

感动是一种养分,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有感,善感,我们才能丰富情商,提升认知,满足情绪体验,和谐人际交往,收获更多的人间真爱。然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应试教育的长期浸泡,使得我们的教育流失真诚,缺席感动,情感单调而乏味,心态板滞而僵硬。

我清楚地记得,小学老师给我们十分投入地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那凄美的故事时,我们一群小伙伴是怎样地为之伤感以至于落泪的。课文学完了,但脑海里还久久地浮现出小女孩在寒风中打哆嗦的背影, 内心里不禁为她祈祷来生。此时埋下的情感的种子会一辈子伴随人成长的。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可贵的悲悯情怀,生命意识里是少不得这种情怀的。我不知道是因为那时的老师善于煽情还是同学善感,或者二者兼而有之。总之,感动,就那样生成了。老师诱感,学生善感,大家在感动中接受教育,在感动中陶冶性情,在感动中提升认知。

基于这样的经历,我自己在做了教师之后,也力求創设情境,激发感动,唤起受教育者的情感觉醒。记得我做班主任的时候,班里寄宿的学生李某,因为晚上睡觉尿床,其他同学都不愿意与他为伴,李某很是自卑和尴尬。为了帮他摆脱困境,我一个星期都留宿在宿舍里,定时唤他小解,纠正了他尿床的习惯,让他得到了班里同学的尊重。后来,他还做了班干部,工作非常出色。等他成人后,每每回忆这段经历,他总是感慨万千。他说,那时,我的内心充满了伤悲和惊惧,甚至害怕夜幕的降临,我恨自己无能,我不知道明天该如何面对舍友的目光。是老师的举措,让我获得了做人的尊严。我一辈子感动,感恩。

如今,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丰富了,教学手段多样了,教学检测规范了,教学评价提升了,但是教育的感动却越来越少了。犹记得我的老校长在他儿子结婚典礼上说过的话。他说:“结婚意味着建立一个新的家庭,而家庭,从来就是说情的地方,而不是讲理的地方.”这话虽然有些绝对,却也道出了家庭生活的真谛。把这话引申一下同样适用学校和课堂,这里也应该是一个讲情的地方,而不是一个只说理的地方。我觉得,教育感动,犹如运动后的大汗淋漓,每一个毛孔里都洋溢着冲动,是一种难以描述的畅快。而这种畅快本身便是代谢和生成,滋润着受教育者的人格发育和养成。

孩子错了,我们的家长不要只是告诉他不该犯错:考试不过关,我们的老师不要只是训斥和奚落;违反校规了,我们的学校也不要只是简单地给一个警告或处分。我们应该多一些教育的智慧,多一些情感的付出和心灵的感化。韩愈早就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浓浓,其乐融融!

小时候我特别喜欢看电影和看戏,经常会和主人公的情绪一起呼应,入戏容易出戏难。我的伙伴们会取笑我多情且脆弱,我却不以为然。我把受到感染和感动当作享受,痛并快乐着。社会进步了,科学发达了,文化选择多元了,但这绝不应该成为感动流失和缺位的理由。我们是有血有肉有灵魂的人,我们需要感动。我们从事的是发展人的事业,我们的教育更需要感动。

(作者单位:山西省太原市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尿床受教育者情怀
弟弟尿床了
小心尿床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活动及其有效性分析
弟弟尿床记
浅析充分发挥受教育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与途径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少女情怀总是诗
无奈的尿床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