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及转化策略

2020-04-27蔡明华

数学大世界·上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转化学困生小学数学

蔡明华

【摘 要】 本文基于小学数学学困生有关实际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特点以及相应的转化策略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

小学生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开始在数学学习方面呈现出不同的趋势,而这种趋势也使得学生之间在数学学习中的差距不断加大,进而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

一、不同类型学困生特点分析

1.学习不得法

此类学生的日常学习一般是比较努力的,家庭状况也比较美满,但数学成绩却并不乐观。根据深入了解不难发现,这类学生在学习上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虽然他们上课认真听講,老师布置下去的作业也按时完成,但努力的学习一直保持着机械的状态,对于数学中的公式、概念等活用类知识也是一味地照抄,在做作业时需要依照教材和例题,如果题目与教材中的例题相差甚远,便无从下手。可以看出,此类学生的努力没有用对地方,不能说他们对于数学学习没有钻研,或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因为学习方法和思路的问题,导致其无法深层次地理解数学知识中所蕴含的真正含义。

2.贪玩懒惰

贪玩懒惰的学生主要表现在对学业的懒散,究其原因,与学生的家庭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由于家长对孩子漠不关心,学生在学校也常常与老师作对,在学习上更是蒙混过关,能糊弄过去绝不多写一个字。教师一般需要采取一对一的转化方式来帮助学生摆脱懒散和逆反的个性,当然,这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

3.知识断层

该类学生主要表现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很短,如发呆、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会不经思考就回答、答非所问等等;在课下,基本上每天的作业都会有错误,甚至包括简单的基础类型题目;考试成绩也是班里比较差的,例如对于应用题中已知量与未知量的关系不能很好地理清、基本的竖式计算也会出错等等。这种情况很明显是由于基础知识薄弱以及知识断层所引起的,在低年级数学学习中的表现不会太明显,而在高年级,数学知识提升了一个高度,学生的学习会愈加吃力。比如在学习“认识小数”时,这需要在“认识分数”和“认识小数意义”基础上进行学习,既是学生需要掌握的“数与代数”知识中的重要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但有的学生在学习分数时对于分数的概念没有把握清楚,也就很难掌握小数部分的知识,这就是基础不扎实的学困生的表现之一。

4.缺乏目标

缺乏目标主要表现为成绩不稳定,时好时坏等。例如某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属于中上游,不算特别突出,而在进入高年级之后,学习成绩突然开始直线下降,在教师找其谈话之后,成绩有所好转,但保持时间并不长。了解实际情况后发现是该学生一直在以一个学习成绩优异的朋友为目标,但事实上两个人之间有较大差距,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没有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1.开展差异性教学

学生之间是存在个体差异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所选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都应建立在学生的差异性基础之上。其次,要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的原则,由整体到部分,再由部分到整体的教学过程,既符合数学知识严谨的逻辑性和完备的系统性,也符合建构学习理论中认知结构的构成,比如使学生对单元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认识,而后逐个学习每一课中的每一部分内容,最后根据系统单元来进行复习巩固,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类别清楚且联系紧密的系统知识结构。

据分析,学生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认知、智力水平以及家庭背景等方面,影响其数学学习的因素有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备课阶段认真分析的。教师在备课环节中不仅仅需要将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进行整理,而且还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来进行整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求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层次地教学。课堂教学一般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师对知识的讲解,第二部分是教师结合知识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一个学生主动提问的环节。对于教学过程中抽象难懂的知识,教师应进行具象化的展示,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发其质疑。一开始可以是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些问题要呈现出阶梯式,也要针对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之后引导学生互相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解答,教师便可借此机会来帮助学生将知识进行巩固深化。

2.正确归因

学困生与其他学生最大的差别在于学习积极性,尤其是进入小学高年级阶段,数学知识本身难度提高,加上频繁考试,使得成绩变成了评判学生学习成功或失败的一个标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内心。有些学生在面对考试失利时会进行正确的自我归因,但学困生很可能会将考试失利归咎于自己在数学学习上的天分太差,甚至自暴自弃。对于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应帮助他们进行正确归因,使其认识到成绩的意义,考试结果是完全与努力方向和努力程度挂钩的,引导学生善于将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的努力还不够,以此激发其学习动力。当然,除了努力,还与学习的方法、学习兴趣以及自身的天赋等方面有关,这都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归因的方面。只有找准根本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中还有很多方式,如把握数学学习规律,掌握正确学习方法,自我激励,培养数学学习兴趣,重视对学生的心理辅导等等,在此受篇幅所限不做一一介绍。总之,教师应帮助学生对数学学习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瑞娟.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因材施教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23.

[2]杨军.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149.

猜你喜欢

转化学困生小学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