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2020-04-27陈碧霞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27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德育小学生

陈碧霞

【摘要】在社会文化进步的视域下,德育的强化已经成为与时俱进的内在要求。少年强则國强,但作为社会未来栋梁的学生,在成长中难免面临各式各样的诱惑,尤其是处于认知形成初期的小学生。因此,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已经成为了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文以高年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实践为基础,旨在分析如何在小学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德育;行为习惯;小学生

小学阶段德育涉猎内容相对丰富,班主任作为学科教学者和班级管理者,需要结合高年级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对德育的具体内容合理定位,优化德育管理工作以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明确的、正确的价值观,在未来成长道路上才能更好地前进。

一、高年级小学生习惯养成的问题

第一,学生自身方面的问题。现阶段的高年级小学生都是“一家之宝”,在学习和生活中比较任性,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够,自幼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展现个人积极向上一面的同时,部分学生也暴露了自己贪玩、懒惰、不尊重长辈、缺乏团结意识的缺点。高年级的小学生阅历不够,看待问题的视野也比较狭隘,“怎么舒服怎么来”往往是很多学生的行为习惯。由于缺乏锻炼,对事物的辨别也难以准确完成,习惯模仿他人的言行举止,行为习惯上暴露出很多不足。

第二,学校教育方面的问题。由于缺乏科学的德育管理体系,难以让小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学校的“只教书,轻育人”理念导致行为习惯培养的缺失。较低的德育教育质量和效率,阻碍了高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对学生的价值观培育也陷入困境。

第三,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高年级的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模仿对象就是老师和家人,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力之大是不言而喻的。父母的表现对孩子的影响是持续一生的,但现阶段的家庭教育也暴露出很多不足,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但一方面又过度纵容孩子,加上个人行为习惯中多多少少的不良表现,让孩子也表现出相对情绪化的状态,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未来发展。

二、小学德育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

第一,细化行为习惯教学,推动德育工作展开。一是灵活的教学方法。学校的德育工作展开要与时俱进,停留在课堂讲解的德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学生自身心理发展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实现有灵活性的、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可以组织高年级的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德育主题月中来,每月设置具体的德育主题,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且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以主题德育月为载体,让学生感受到养成良好行为的必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二是新颖的教学方式。网络世界是纷繁复杂的,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学会辨别复杂的网络信息,借助网络收集德育教育实例,创新德育教学理念,丰富德育教学内容,了解最新德育动态,让学生在吸收信息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运用德育知识评论热点事件,真正将道德教育内化于心。

第二,创办德育主题教育活动,实践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一是创办丰富的专题教育活动。高年级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实现,这就要求班主任反复抓德育,不断强调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通过对高年级小学生行为的反复训练,结合学校开展的丰富专题教育活动,有效落实行为习惯的养成。例如,为让学生一起爱护和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养成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以世界环保日的专题教育活动,针对班级上很多学生随意丢弃垃圾的行为来创办一些专题教育活动,在循序渐进中让学生认识到个人行为的不足,改良学生的行为习惯。二是开展生活技能训练。当前大部分高年级小学生为独生子女,家人对独生子女的宠爱表现在不舍得让孩子们做家务上,也表现在事事都由父母亲力亲为上,直接导致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为有效改善这一现象,班主任要利用相关资源来开发《学生生活技能培训》教材,针对班级中学生的年龄、性别比等展开必要的生活技能训练,组织有趣的生活技能竞赛,让学生安全、健康地成长。例如,为让学生养成自我保护的技能,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坏人”和“好人”,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学会保护自己,养成基本的生存技能。

第三,注重环境和氛围建设,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一是注重班级氛围建设,形成强大的班集体。正如前文中所提及,高年级的小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个性张扬,在校内常视校规和班规于不顾,出现不良的行为举动。基于此,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和心理,挖掘学生产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根本原因,以“对症下药”的正确思路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良好的班级氛围建设,能够形成强大的感染力,班主任要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班集体当中,将自己视为班级的一份子。例如,可以组织班级间的团体比赛项目,凝结全体成员的力量,形成强大的整体。在拔河比赛中,对学生适时开展德育教育,把握契机让学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也会将集体的利益置于首位,将国家的利益置于首位。二是注重家庭环境建设,推动家校合作。新形势下,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依靠学校的力量远达不到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发展需要,而是需要通过家校合作的力量,与学生家长积极沟通,推动良好的家庭环境建设。班主任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沟通方式,与家长及时交流以实现科学的德育教育。例如,班级上有的同学家庭条件不错,攀比心和虚荣心作祟,会嘲笑班上家庭条件一般的同学,为此展开德育教育,要让学生家长意识到问题的根源。家庭与学校形成强大的合力,在家庭内形成温暖、积极又阳光的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必然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观念。

总而言之,德育工作的开展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高年级的小学生马上就要转入初中阶段,思想上和行为上都处于青春期的“潜伏期”,班主任作为他们的引导者,必须拓宽教育渠道,创新德育教育方式与方法,推动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持续的有效德育教育会给高年级的小学生持续内化的力量,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内化为他们的品格,长远来看,必定让学生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王丽樱.“心”的律动——浅谈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才智,2019(16):46-47.

[2]曾少环.小学德育教育从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开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1):69-71.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德育小学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