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融合
2020-04-27王宇周海鱼
王宇 周海鱼
摘 要:高考地理试题以能力立意为导向,学科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的教育改革要求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此,如何在高考试题中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能力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从高考地理考试大纲的四个能力要求出发,结合历年高考试卷中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试题,探寻如何在高考中实现两者的有机融合,为地理试题命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华优秀统文化;地理学科能力;高考;融合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阶段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并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1]。结合新课程高考地理学科命题凸显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考查目标,从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更好地实现地理学科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功能。因而,在学科能力考查的目标下,在命题实践中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与学科能力素养的有机融合,是高考命题中值得探寻的重要课题。
一、基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内容的考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不断传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优良传统的文化[2]。平常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二是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文化典籍;三是中华各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四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五是各种物质文化遗产[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是中国文化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3]。基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这一考纲要求,在地理学科中可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内容的考查,以此达到让学生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目标,从而可以实现宣传和传承相关优秀文化。笔者认为内容的选取可以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命题方式可以将相关内容融入试题情境材料中。
【案例1】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第1~3题。
试题材料: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l~3题。
设问: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1.D 2.A 3.C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将“瓷都”景德镇融入试题情境之中,虽然题目的设问没有体现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但是这组题目选择将陶瓷作为试题情境,不仅对本届考生有重大影响,对今后的学生更有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去了解文化,了解中国的陶瓷文化。因为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球,有“瓷都”之称,而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了解景德镇陶瓷,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也能深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力量和智慧。
二、基于“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特性的考查
在地理高考考试大纲中要求学生能够调动和运用基础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来解决实际地理问题。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同样可以结合这一要求,将地理试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反映出的地理问题相结合,这样能够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仅关注了解相关优秀传统文化,更会深入探究其与地理相关知识、原理之间的关系。
【案例2】2017年高考全国Ⅲ卷文综测试第1~3题。
试题材料: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1~3题。
设问: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长江三角洲
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A.川剧 B.豫剧 C.粤剧 D.越剧
答案:1.D 2.B 3.D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作为背景材料,首先体现了第一个层次的考查目标,让学生通过简单的材料内容了解剪纸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间、剪纸所反映的基本内容和美好的寓意,同时也感受到我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高超之处。试题的第二个层次则体现在三个小题的设问上,前两个设问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剪纸反映的内容联系学习过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准确定位,第二问则要求学生进一步通过第一个设问得到的结果来调动相关知识,对地理事物的相关特征进行分析。第三问进一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范围扩大,引入了戏剧这一传统文化,选项中粤剧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豫剧和越剧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题就要求学生能够结合中国各省简称以及联系相关历史地理知识进行解答。
三、基于“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提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鉴赏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各要素都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如传统民居中含有建筑学上的和谐美和变化美,也具有“天人合一”“崇尚自然”的地理美。在地理试题中可以很好地融合这些要素,考查学生对其中蕴含的美的感受力以及能够从地理学角度进行鉴赏的能力。这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了解。
【案例3】2017年高考北京卷文综测试第40(1)题。
试题材料:博物馆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符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联合国规定每年的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
北京故宫博物院是在明清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综合性博物馆,建筑艺术精湛,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
设问:阐述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主要旅游价值,列举故宫博物院在对公众开放游览方面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答案: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确定合理的游览路线,限制游客人数,健全旅游规章制度,倡导绿色文明旅游等。
试题分析:本题以故宫博物院作为试题载体,从旅游地理的角度考查学生对传统建筑的了解程度。试题首先从介绍一般博物馆的价值和意义出发,并向学生普及了每年国际博物馆日的时间。其次回到北京故宫博物院,介绍了其历史价值和地位。试题的第一层次要求学生能够结合材料内容和已有知识,从旅游地理角度分析其旅游价值,这样的设置考查了学生对博物馆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古代建筑的价值了解和美学感受。试题的第二层次要求学生在内化對博物馆的价值认同之后,能提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措施,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四、基于“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内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思想和价值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和中华人民的性格养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如何在地理学科中挖掘其中的价值,并让学生理解和深入体会这种价值,可以在地理高考试题中有效渗透有关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地理学科基本原理的内容,考查学生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并着重于能够提出必要的论据,论证和解决地理问题并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让学生在理解和分析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从内心产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
【案例4】2015年高考重庆卷文综测试第13题。
试题材料: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图2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
设问:
(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湖、池、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
(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图4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
答案:(1)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繁荣,市场需求大;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能工巧匠多 (2)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能满足营造园林水景的水量需求;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园林水景水源的汇集;③河网稠密(水系发育),水体类型多样,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水景提供资源条件;④沉积物松散,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有利于减少水景营造的工程量和成本 (3)该地纬度较低,夏季气温高,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易发生火灾,因此应注意防火;该地降水丰富,尤其是每年夏初受准静止锋影响,常形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应注意防潮;水热充足,易使蚁虫滋生,木结构建筑应注意防蚁虫;该地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暴天气,应注意防雷击。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江南水乡建筑作为材料背景,考查学生对园林建设的区位条件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试题材料设置上分析,首先从古典园林中蕴含的“天人合一”思想出发,让学生了解古代建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从情感上奠定本组试题的基调,在设问之前进一步对该区域园林的景观特点和我国古典园林的结构特点进行介绍,进一步让学生了解了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从试题设问上分析第(1)、(2)问分别从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江南园林发展和建设的条件,让学生能够运用正确的地理观念,探讨、评价现实中的地理问题,并在分析和论证的过程中逐步得到古典园林建筑是古代劳动人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前提下产生的结果,达到强化对古典园林建筑的价值理解,尤其是深入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结果,从而内化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并能够将其转化为自觉行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五、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地理命题要点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研究,发现试题命制过程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要落实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达到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多学生了解较少,或者只是达到了“知道”层面的认知水平,因此,在试题命制的情境设置中应该强化对相关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介绍,具体来讲,可以从性质、基本内容、历史地位、价值、意义等角度着手。让学生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对有关内容知识层面的了解,达到在潜移默化过程中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2.强化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知识的融合
尽管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但立足点还是地理学科,对学生进行地理学科的评价不能脱离地理学科知识本身,要建立在学科知识体系之上。这就要求在命题中优化素材的选择,善于发现、探寻、开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理要素,将两者有机融合起来,这种融合不能是机械式的拼凑,而应该是两者本质上所具有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试题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让学生从内心真正产生认同感,内化于心,达到优秀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本质意义。
3.合理设置认知水平,凸显能力立意
在试题的难度设置上,要充分考虑考试大纲的四个层次要求,题型设置应结合素材本身特点来确定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能力要求上合理划分层次,考虑试题设问之间的逻辑联系,优秀传统文化素材要求与地理学科知识融合的过程凸显出能力立意,使学生能在解题过程中得到思维的训练,在思维训练中能够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s7061/201403/t20140328_166543.html.
[2] 黄高才,刘会芹,张英副.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 李宗桂.中国文化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若干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6(0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