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四川清音的文献研究及其艺术发展
2020-04-27董晴晴姜华
董晴晴 姜华
四川清音是流行于西南地区的一种历史悠久的说唱艺术,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多年来,它吸收了全国各地的民歌民谣、地方戏曲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四川清音也没有幸免,它也逐渐被边缘化。我们应该让传承了200多年的四川清音再次在巴蜀大地上唱响,弘扬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为了更好地总结近30年四川清音的研究进展与成果,本文以“四川清音”为主题,以1987年-2018年为时间限制条件,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檢索,共检索到58篇文章(其中核心17篇,非核心36篇)和5篇学位论文,经过筛选,选择了55篇文献进行综述,对四川清音作一些介绍。
一、四川清音研究成果的统计与分析
(一)文献数量
1987年至2018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以“四川清音”为题材的文章17篇,硕士论文5篇,普通论文38篇,总计64篇(如表1所示)。2006年以前,四川清音的相关文献在将近10年的时间里为零。可见当时该领域的研究非常缺乏。随着2006年四川清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的出台,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增多,2012年后的5年间,文献量达到最多22篇,研究持续至今。
(二)研究成果的分布
1.文章的核心期刊分布
17篇核心期刊文章主要分布在《四川戏剧》《艺术评论》《戏剧文学》《兰台世界》《西南大学学报》5种期刊杂志上。其中《四川戏剧》刊载的最多,达到15篇;《艺术评论》《兰台世界》《戏剧文学》《西南大学学报》各1篇。
2.硕士论文的机构分布
2006年,四川清音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一些高校学生在硕士论文选题上也逐渐倾向四川清音研究,2007-2018年,共发表了7篇硕士学位论文。其中,西南交通大学2篇,四川师范大学1篇,中央民族大学1篇,四川音乐学院1篇,江西科技师范大学1篇,华中师范大学1篇。
3.内容分布
纵观32年的文献,研究者对四川清音研究的内容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第一,有关四川清音发展传播内容研究,此类文献最多(不包括清音进课堂的3篇)占总数的39.1%;第二,有关起源与形成、分类及曲目的研究,三者分别占11%、7%、17.1%;此外,有关清音演唱技巧与伴奏的研究占20.3%。
二、四川清音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要观点
(一)关于四川清音起源与形成的研究
1.梳理关于四川清音源起、发展的众多研究观点后,可以看出,四川清音的发展经过了两个时期,即“缓慢发展期”和“快速发展期”。“缓慢发展期”:在战国至康熙年间,胥必海在《略论西南地区说唱艺术》一文中认为早在战国时期,西南地区的说唱艺术开始萌芽,到汉朝步入鼎盛;邓韵在《明清小曲在四川清音中的传播流变——以【鲜花调】为例》一文中表示,明代中期,小曲兴盛,在康熙乾隆年间遍布大江南北。持相同观点的还有研究者蓝鹰、周伟、牛会娟(据以上三人在《也论四川清音的源起与形成——从清代巴县官府档案管窥清音的蛛丝马迹》一文中的观点);流井的《苏州弹词远嫁的女儿》及陈缨的《世俗古韵的基因库:四川清音音乐形态特点》则认为,四川清音起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快速发展期”:至少7篇研究文献①认为,从清朝乾隆至光绪的六朝172年间,四川清音快速发展,广为流传。
2.四川清音的发源地
关于四川清音的发源地,有两种说法。蓝鹰、周伟、牛会娟在《也论四川清音的源起与形成——从清代巴县官府档案管窥清音的蛛丝马迹》一文中,主张四川清音是唐宋巴渝民歌或明代小唱演变而来,根在四川;宋旭峰、张娅、杜婕、刘小琴、肖萌音、邓韵、流井等研究者则在文章中明确表示,四川清音是根据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在战乱、迁徙、移民、商业贸易中,从长江中下游地区顺流而上,止于叙府(今四川宜宾)和泸州。
(二)关于四川清音的分类及曲目的梳理
据初步统计,目前四川清音有600余首曲目,有100支以上的曲牌,【鲜花调】、【北风】、【梳妆台】、【太平年】、【九连环】、【春色娇】、【武昌调】、【凤阳歌】、【扬州小调】、【风吹荷叶煞】、【西江月】、【浪淘沙】、【步步娇】、【月儿高】、【满江红】、【石榴花】、【刮地风】、【边关调】、【打枣竿】、【银纽丝】、【金纽丝】、【剪剪花】、【玉娥郎】、【叠断桥】、【连厢调】、【数蛤蟆】、【闹五更】、【望郎歌】、【数麻雀】、【洛阳桥】、【数螃蟹】、【月儿落西下】等其中是较有传唱度的。
按照作品的结构大小来分,四川清音可分为“大调”和“小调”。“八大调”即大调,由勾调、马头调、寄生调、荡调、背工调、月调、反西皮调和滩簧调组成(勾、马、寄、荡、背、月、皮、簧),作品篇幅较大、能塑造丰富的人物角色及故事情节。而小调结构短小精干,有单独演唱的小曲和仅能从套曲组合的曲牌两种,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3.按照地域性唱腔流派,四川清音可分为三类,即上河调、中河调、下河调。表3就对三类流派的流行地域、风格特点、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进行说明。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四川清音的研究已经从单一的点的研究逐渐勾勒出上文所述的较为清晰的五条线索,研究范围正朝多元化的结构发展。这其中既有关于清音起源与形成,种类与曲目,也增加了发展与传播方面的研究。但是,发展传播方面包括“清音进课堂”的研究还非常缺乏,容易因为理论研究无法落地、推广面不够广、力度不夠大,造成“断层”的局面;其次,清音作品大多是适合成人演唱的经典曲目,能够收录、运用到中小学音乐课堂上的作品有限,后续还要多发现和挖掘新的短小精悍、充满童趣的作品;最后,由于传统清音的“口传心授”的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容易觉得枯燥没有兴趣,教学方法上可以尝试结合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和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来丰富清音作品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四川清音的学习,不仅成为传承者、传播者,更是新时代清音作品的创造者。
注释:
①张娅、杜婕:《浅谈四川清音中弹拨乐的应用与发展》,《北方音乐》,2017年第7期第62-63页。
张娅、姜霞:《四川清音中的伴奏乐器研究现状分析》,《四川戏剧》,2015年第10期第162-164页。
付琪:《四川清音<布谷鸟儿咕咕叫>的演唱赏析》,《名作欣赏》,2013年第33期第173-174页。
骆秀文:《四川清音<女生上坟>与重庆“三·三一”惨案》,《兰台世界》,2013年第28期第 107-108页。
刘小琴:《四川清音曲牌【背工调】探微》,《音乐探索》,2018年第2期第55-60页。
宋旭峰:《四川清音的历史渊源》,《四川戏剧》,2008年第1期第106页。
肖萌音:《四川清音调查报告》,《黄河之声》,2007年第10期第96-99页。
参考文献:
[1]邓韵:《明清小曲在四川清音中的传播流变——以【鲜花调】为例》,《艺术评鉴》,2018年第17期。
[2]蓝鹰、周伟、牛会娟:《也论四川清音的源起与形成——从清代巴县官府档案管窥清音的蛛丝马迹》,《四川戏剧》,2016年第9期。
[3]流井:《苏州弹词远嫁的女儿——四川清音小调源头随想》,《曲艺》,2015年第10期第38-40页。
[4]陈缨:《世俗古韵的基因库:四川清音音乐形态特点》,《四川戏剧》,2016年第8期第112-114页。
[5] 陈缨:《变旧曲 作新声——四川清音“非遗”传承人任平访谈录》,《四川戏剧》,2017年第2期。
[6]钟善祥:《对四川清音音乐的类别和体制的再认识》,《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7]胥必海:《略论西南地区说唱艺术——四川清音》,《戏剧文学》,2010年第8期。
[8] 李雪玲、杨媛:《四川清音的演唱技巧对四川民歌发声训练之借鉴研究》,《戏剧之家》,2015年第6期。
[9] 肖玲:《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清音”在重庆地区的传承与保护》,《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
[10] 王晓梅:《四川清音与社会变迁》,《四川戏剧》,2008年第6期。
[11] 邓敏、杨小维:《四川清音传承模式探索——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角》,《北方音乐》,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