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里窗外
2020-04-27
我们总是在忙碌的生活中贪恋更多的美景,殊不知,在古人的建筑智慧里,已经将所有的美好都藏在一扇扇窗户中。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窗里,记载着流年的曲折轮回,演绎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
【前世溯源】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第一次对窗作出了详解:“囱,在墙曰牗,在屋曰囱。窗,或从穴……”,这是说,窗开在墙上叫牗(yǒu),开在屋顶叫囱(cōng)。“窗,或从穴”,最早的窗是在屋顶上开一个洞,同时兼备排烟、通风、采光三种功能。汉字“窗”上面的那一个“点”,就是最初窗的位置。至于烟囱和窗分开,则是之后的事了。
“窗”的前世,人们注重的更多是排烟、通风、采光等功能,是内外交流的通道。而到了今天,“窗”除了具备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外,人们又加入了它的审美功能,把“窗”比作房子的眼睛。而那些文人雅士们,也把“窗”融进诗画中,使其具有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诗词风流】
窗,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部件,它更似一个渠道,将自然环境与人为空间悄然地形成连接。从最初仅满足采光通风到后来的精致小巧,窗已经变成了一个充满智慧与美感的功能性装饰。
凭栏而伫,倚窗而立,大抵是文人们最热衷的姿态之一。或许太多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都是源于那临窗一站后的灵光乍现吧。
“窗”内有家:南北朝《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诗人用互文见义的手法描绘了木兰换回女儿装束后对窗梳妆的过程。昔日征战疆场、威风凛凛的木兰归家见到父母后,就变回了婀娜女子的形象。
“窗”外有国:南宋诗人陆游有“推枕坐南窗,悠然待清旦”一句,让一个一夜无眠、愁容白发的爱国人物形象成功跃然纸上。诗人坐在家中,想的却是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国家。“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辛弃疾面对窗外的斜风细雨,感受到了阵阵寒意,表达的却是对南宋当局的不满,抒发的是英雄壮志难酬的悲凉。
“窗”内有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诗人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出人意料;然而设身处地,又觉情真意切,字字句句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窗”中有泪:“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词中,蘇轼借妻子对窗梳妆这样一个常见却难忘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其无尽的思念。十年的思念,三千六百五十天的话语,又能向谁诉说,无奈,千言万语只能化作千行泪痕。
“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世间万物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你在观赏窗外风景的时候,其实自己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只不过站的角度不一样罢了。
“窗”联系的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刘方平在《月夜》中有一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乍暖还寒的日子里,“虫”却加入到歌颂春天的行列中,透过窗纱传进屋内,传达给听众轻松、喜悦的心情。
我们总是在忙碌的生活中贪恋更多的美景,殊不知,在古人的建筑智慧里,已经将所有的美好都藏在一扇扇窗户中。
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窗里,记载着流年的曲折轮回,演绎着生命中的悲欢离合……
【前世溯源】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第一次对窗作出了详解:“囱,在墙曰牗,在屋曰囱。窗,或从穴……”,这是说,窗开在墙上叫牗(yǒu),开在屋顶叫囱(cōng)。“窗,或从穴”,最早的窗是在屋顶上开一个洞,同时兼备排烟、通风、采光三种功能。汉字“窗”上面的那一个“点”,就是最初窗的位置。至于烟囱和窗分开,则是之后的事了。
“窗”的前世,人们注重的更多是排烟、通风、采光等功能,是内外交流的通道。而到了今天,“窗”除了具备最基本的使用功能外,人们又加入了它的审美功能,把“窗”比作房子的眼睛。而那些文人雅士们,也把“窗”融进诗画中,使其具有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诗词风流】
窗,不仅仅是一个建筑部件,它更似一个渠道,将自然环境与人为空间悄然地形成连接。从最初仅满足采光通风到后来的精致小巧,窗已经变成了一个充满智慧与美感的功能性装饰。
凭栏而伫,倚窗而立,大抵是文人们最热衷的姿态之一。或许太多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都是源于那临窗一站后的灵光乍现吧。
“窗”内有家:南北朝《木兰诗》“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诗人用互文见义的手法描绘了木兰换回女儿装束后对窗梳妆的过程。昔日征战疆场、威风凛凛的木兰归家见到父母后,就变回了婀娜女子的形象。
“窗”外有国:南宋诗人陆游有“推枕坐南窗,悠然待清旦”一句,让一个一夜无眠、愁容白发的爱国人物形象成功跃然纸上。诗人坐在家中,想的却是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国家。“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辛弃疾面对窗外的斜风细雨,感受到了阵阵寒意,表达的却是对南宋当局的不满,抒发的是英雄壮志难酬的悲凉。
“窗”内有情:“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诗人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出人意料;然而设身处地,又觉情真意切,字字句句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
“窗”中有泪:“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词中,苏轼借妻子对窗梳妆这样一个常见却难忘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其无尽的思念。十年的思念,三千六百五十天的话语,又能向谁诉说,无奈,千言万语只能化作千行泪痕。
“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世间万物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你在观赏窗外风景的时候,其实自己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只不过站的角度不一样罢了。
“窗”联系的是一个多彩的世界:刘方平在《月夜》中有一句:“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在乍暖还寒的日子里,“虫”却加入到歌颂春天的行列中,透过窗纱传进屋内,传达给听众轻松、喜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