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人杰话代县
2020-04-27马春生
马春生
代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雁门关内,东邻繁峙,西接原平,北毗山阴,南界五台,东北与应县相接,西北与朔州毗邻,总面积1721平方公里,辖6镇5乡309个行政村1个居民办事处,总人口22.06万人。代县距省会太原约200公里,滹沱河由东向西横贯全境。历史上的代县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无论在军事、经济,还是人文、艺术等方面都独树一帜,在悠悠历史长河中泛起团团浪花。
雁门雄关
源远流长的历史
代县是一个古老的州城。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期,在滹沱河两岸就有多处人类活动的遗迹。代县西周属并州,春秋为晋地,战国属赵国,秦属太原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建广武县,西汉为并州太原郡广武县。王莽始建国元年(9年)改信桓县。东汉属并州雁门郡广武县。三国归魏,西晋属并州雁门郡广武县。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被汉、后赵、前燕、前秦、西燕、后燕等六国更迭占据。南北朝时期,分别为北魏、东魏、北齐、北周的领地。大象元年(579年)肆州治所由九原(今忻州市)迁至上馆城,成为州、郡、县三级治所。隋开皇五年(585年)废郡,并改肆州为代州,十八年(598年)又改广武县为雁门县。大业初年(605年),改代州为雁门郡,隶冀州,领雁门、崞、五台、繁峙、灵丘五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雁门郡为代州,领雁门、崞、五台、繁峙四县。宋金仍为代州雁门治所,隶河东北路。元中统四年(1263年)取消雁门县,直称代州。至元三年(1266年)隶九原府,轄崞、代、台、坚四州。次年废九原府,代州复隶太原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降为代县,洪武十年(1377年)复为州,领五台、繁峙、崞县,隶太原府。清初称代州,隶太原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直隶州,直隶山西布政司,领五台、崞、繁峙三县。民国元年(1912年)废州称代县。民国时期,代县的行政区划与山阴、崞县做过一些调整,分别有山阴县、代县、崞代县、山代县、代县之称。1958年12月,繁峙县、代县合并为繁峙县。1961年分治,称代县至今。
遍及全境的文物
代县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08处。2016年雁门关伏击战遗址和夜袭阳明堡飞机场遗址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下面介绍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雁门关。位于县城西北20公里北岳恒山余脉、勾注山之巅,为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雁门关作为古代政治军事、商旅贸易、民族交融的要塞,处于内地与塞外、中原与漠北、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分界线上,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也引起众多文人墨客的极大关注。雁门关是古代兵家重地、万里长城上重要的关隘,与宁武关、偏头关合称“外三关”,历来有“得雁门者得天下,失雁门者失中原”之说。雁门关也是草原丝绸之路、玉石之路、万里茶路(中俄茶叶之路)和晋蒙贸易之路交汇处,是重要的国际大通道。雁门关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雁门关为国家5A级景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由关城、瓮城和围城三部分组成。其中,关城是雁门关景区的核心区域和主要景点,城内有衙署、校场、碑林、雁塔、城楼、敌楼等。关城城墙高10米,周长约1公里,围城总长约5公里,内有长城、隘城、兵堡、驿站、名泉、烽火台等。
代县文庙大成殿
代县文庙。位于县城西南部,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华北地区最大的州级文庙、山西省最大的文庙,也是全国较大的文庙之一。代州文庙现占地面积1.4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52平方米,总体布局采用中轴线对称宫殿式,规制严谨,布局有序。
代州文庙始建年代不详,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重建,明洪武二年(1369年)竣工,成化、嘉靖年间扩建,清代屡有修葺。整个建筑群分前、中、后三个大院。前院有古唐槐两棵,设泮池和泮桥,东厢房3间为乡贤祠,西厢房3间为名宦祠。中院大成殿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部分。大成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蓝绿琉璃瓦覆顶,是文庙主体建筑,也是建筑群精华所在。大成殿是代县最高、空问体量最大的单层木结构建筑,其斗拱、木雕、藻井和团龙绘画艺术为国内稀有。大成殿斗拱为九踩单挑三下昂斗拱,并有金元时期45度斜拱,补间、明间3朵,次间2朵,稍间、进间各1朵。明间、次间隔扇窗雕刻精致,分别有双绞四碗古老钱、三绞灯球六碗、五绞四碗嵌橄球纹、五绞四卦攒橄球纹等七种图案。大成殿内屋顶中央的藻井为纯木结构八卦攒顶,色彩鲜艳,不沾灰尘。大成殿的天花板由形态各异的224个彩色团龙图案组成,是我国古代团龙绘画图案中少有的。
大成殿内正中供奉高2.3米的孔子塑像,两旁供奉古代四位比较有名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即“四佩”牌位。东西墙两侧供奉古代有代表性的12位儒家学说哲人的牌位,即“十二哲”。大成殿东西为厢房,也称东庑和西庑,过去供奉历代贤儒牌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改为书舍。大成殿后为崇圣祠和敬一亭。
边靖楼。位于县城中心,又名谯楼、鼓楼,为我国现存最高、最大和最古老的木结构鼓楼,是海河流域最大的历史文化名楼,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历史文化名楼,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楼”,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边靖楼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成化七年(1471年)因火灾而毁,成化十二年(1476年)都督佥事刘公宠、副使蔡公麟增台重建,万历十四年(1586年)大修,清康熙、雍正、嘉庆、道光年问均有较大维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曾多次拨款修缮,1998年9月又进行落架大修。
边靖楼占地面积2402平方米,由登台步道、砖券洞台基和三层四檐歇山顶楼身三部分组成。台基东西长43.3米,南北宽33.3米,高13.3米。楼身通高26.7米,总高40米,面阔七问,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最为稀有神奇的是,楼身由前四后四,共八根26米的通体木柱支撑,直通楼顶而无接缝。楼南面第三层悬挂两方巨匾,一为“雁门第一楼”,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代州知州陈鼎雯所书,长5.3米,宽2.7米。一为“声闻四达”巨匾,长10.02米,宽3.15米,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雁门兵备道汤豫诚所书。楼北面第三层悬挂“威镇三关”巨匾,长10.2米,宽2.9米,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代州知州杨弘志所书。据专家考证,这两方匾不仅为我国现存古代最大木质牌匾,或为世界最大牌匾。楼内设有楼梯,登梯可达顶层远眺,北望雁门,南俯滹沱。整座楼身结构精巧,气势宏伟。
阿育王塔
阿育王塔。俗稱宝塔,位于县城东大街代县人民政府院内,原为代州园果寺建筑之一,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原为藏舍利木塔,称毗绪,又名龙兴,后多次因人为或自然原因被毁。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建为砖塔至今,是国内19座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阿育王塔体现为多国、多民族文化建筑风格,塔身通高41.5米,圆锥形佛教藏式造型,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为圆形,周长60米,状为双层须弥座;塔身为覆钵体式,状如倒覆的钵盂;塔身之上为塔刹,刹由刹座、刹身和刹顶组成。刹身为象征佛教13天的13层相轮,为佛教最高等级;塔座下面围有12根砖雕圆柱,为西方构件;刹顶装盘盖金顶宝珠。塔基外围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50米,东西宽30米,高1.5米。
昙鸾画像
萨都刺画像
千古流芳的豪杰
代县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贤士辈出。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沧桑岁月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名流豪杰,黄尘古道上飞扬着一张张鲜活的颜容。
李牧(?一前229),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惠文王、孝成王时期,被派驻代郡、雁门一带御敌,他用独特的方式防御,使匈奴无法攻破雁门关。李牧注重后勤保障,经常犒劳军士,在养精蓄锐、摸清敌情的情况下,埋伏重兵于山谷,并诱敌深入,一举大败匈奴十万骑,从此匈奴数十年不敢再犯赵境。李牧在雁门关外征战多年,边关人民受其保护,免受战争灾难。代州人民感其守卫边关、保卫人民之功劳,在雁门关、代州城和聂营镇建李牧祠,表达对英雄的怀念和敬仰。
昙鸾(476-542),北魏雁门郡人,著名佛学家,中国佛教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净土宗创立者之一。昙鸾14岁时到五台山皈依佛教,广学内外经典,对《智度论》《中观论》《十二门论》《百论》等有特别的领悟。昙鸾晚年移住交城玄中寺,弘扬、传播净土宗教义,玄中寺始闻名于世,其本人也被日本佛教净土宗尊为净土宗“三祖庭”之一。东魏孝静帝元善对昙鸾十分敬重,尊为“神鸾”。南朝梁武帝萧衍也很崇信昙鸾,称之为“肉身菩萨”。主要著作有《往生论注》《略论安乐静土义》。
萨都刺(1272-1354),元代诗词巨匠、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出生在代州一个军人家庭。萨都剌的祖父是色目人,在随蒙古军队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屡建功勋,后驻军留守在雁门关一带。萨都剌从小受到较好的文学和儒家文化熏陶,青年时期曾到江南富庶的吴楚等地经商。泰定四年(1327年)中进士,被授应奉文字、南台御史、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福建闵海道廉访司知事、江浙行中书省郎中、江南诸道行台侍御史、淮西江北道廉访司经历,晚年居杭州。其“文字雄健倜傥”“诗才清丽、名冠一时”,留有《雁门诗集》《萨天锡诗前集》《萨天锡诗后集》,其中《雁门集》收集诗作798首,被誉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明珠。
陆亨(1336-1390),又名陆仲亨,濠州(今安徽凤阳)人,明朝开国功臣。17岁时被乱军所掠,父母兄弟皆亡,后投靠朱元璋,作战勇敢,屡建战功。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吉安侯,四年因“擅驰驿骑,与唐宗胜同谪降指挥使职,发于代州捕反明者”。陆亨虽然因违纪受到处分,但没有萎靡消沉,而是一头扎到保卫边关、建设代州的事业之中。他“缮甲练兵,戎武整肃。州城关堡,皆所营造”,今天的代州城墙就是陆亨在原先基础上加高加厚,新建12座城楼,并在墙体上外包城砖而成的。代州城内的边靖楼、钟楼,城南的演武厅,雁门关的关城以及长城的整修,都是陆亨与都指挥使王臻组织修建的。
代州冯氏。明成化年间(1465-1487),由山东寿光县迁入代州的一个军户家族。从明到清,冯氏家族入仕为宦者,先后有“官翰林九人,官内阁六人,六部者十一人,督察者五人,有道政、光禄、大理不知凡几。外官中,将军一、督抚二、巡抚三、布政四、按察五、盐运三、道台十三、知府同知各十四、知州通判各二十、知县三十八、经历教授学政教谕训导更不知凡几”。《山西省志·人物志》收录代州冯氏9人。《山西省志·人物志·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中收录代州冯氏18位。明清时期,代州冯氏41人的著述约300余卷、30余册被收入《四库全书》《山右丛书》和各级图书馆,冯氏族谱被国内外12个图书馆收藏。即便是近代和现代,代州冯氏也是人才辈出,冯曦、冯鹏翥、冯志沂、冯婉琳等,他们或为高官大吏,或为诗文大家。500多年来,代州冯氏的德行、品格、政绩、诗书名噪一时,终成山西乃至中原的文化望族,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传承着冯氏乃至中华民族深厚悠久的历史文化。
古建工匠的传承
代县在秦代设县,北魏立郡,隋朝设州,明清置道,是历代郡、道、州、县治所。代县在历史上是大漠文化、草原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融之地,也是皇权文化、仕宦文化、科举文化、商业文化和市民文化的融合之地。各民族、各阶层,特别是政界、军界、宗教界、商界等阶层对建筑物的个性化和精细化提出特殊要求,也为建筑业和建筑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自汉代开始,雁门关下这片神奇的土地一直就是军事、政治和行政“特区”。雁门兵备道署为中央直属军事机关,户部分司为中央驻代机构,太仆寺为中央驻代主管车马的后勤机构,振武卫和雁门守御分别是省属军事机关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此外,代州城内还建有达赖喇嘛住所,作为其前往五台山朝拜的歇脚之处。明朝秋防时,巡抚还要亲自在代州“下乡蹲点”三个多月,为此也要修建专门的宅院住所。特殊的设施、特殊的机构需要特殊的工匠和技艺,在主观需求、客观要求及长期实践的合力作用下,一代又一代的代州工匠應运而生。代县自古为军事重地,古长城、隘墙、堡寨、城门、关楼等军事设施随处可见,而这些都需要随军工匠建设、维修。厚重坚固的军事设施,高大威严的官衙厅堂,神圣庄严的庙宇道观,精致幽雅的名人宅院等,对建筑材料、建筑工艺等细节提出特殊的、更高的要求。历朝历代驻代要员大都来自京城和江南,他们也把京城或者江南的工匠带到代州,传来技艺,对代州古建技艺的丰富与多样化起到了催生作用。凭借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建筑技艺的传播方面,代州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历史上,五台山一直属于代州管辖,代州南部山脉属于五台山余脉,其山谷峨口是五台山的北大门。穿雁门关,进代州城,过峨口,最后到五台山,对于络绎不绝从西藏、青海、蒙古等地长途跋涉前往五台山的虔诚僧人而言,到五台山必经雁门关。在这漫长的跋涉过程中,每日的朝拜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给过往的佛教徒提供方便,代州人在沿路为其建造庙宇,于是产生了可与五台山庙宇建筑规模、建筑风格相媲美的代州佛教建筑。聪明、好学、勤奋的代州人创造、掌握了古建筑技艺,并在实践中不断传承、创新和发展。“吃的是料,住的是庙”是代县的一句俗语,意思是说,宁肯吃得差一点,住房宅院也要舒适一些。自古以来,代州人民就十分重视宅院建设,他们设法在自己的房屋和院落中集精巧的砖雕、石雕和木雕于一体,将其营造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代县自古便有崇拜鲁班的习俗,明朝时代州城的北关就建有鲁班庙。
改革开放的春风给代县古建筑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身怀绝技的代县古建筑工匠携带灰铲、瓦刀、锛、斧、锤、钻走向全国。无论是江南园林,还是塞北庙宇;无论是北京四合院,还是沈阳世博园,代县古建的精湛工艺无处不在。其中五台山众多庙宇的修复,众多晋商大院的修复,特别是代县烈士陵园的建设,雁门关天险门关楼和代县阿育王塔的大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县边靖楼和代县文庙建筑群的落架大修和维修,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杨忠祠和赵杲观的修复等,更是凝聚了代州古建筑工艺的精华,是代州古建筑工艺当代发展的有力证明。落架大修是古建筑修复中最考验工匠技艺的工程,需要先将建筑物的构架全部或者部分拆落,修配完整后再按原样建成。2008年,山西雁门杨氏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接了应县木塔“现状抢险加固”工程。这座世界上最高大、最古老的全木制古佛塔,自下而上没有一钉一铆,全部用纵横交错的木结构木环组成。此外,呼和浩特市大昭寺、包头市吕祖庙、大同市华严寺、云岗石窟景区的堂水殿、太原市晋祠公园的晋文公祠、太原食品街的牌坊、北京市故宫的维修工地,到处活跃着代县工匠的身影。
代县古建筑有以下特点:
一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代县人自古在江南、京城和“口外”以及陕、甘、青、新甚至俄罗斯等地经商者较多,他们带回了自己喜欢的外地经典的建筑造型、建筑风格、建筑元素,用以修建装修自家的住房及宅院。于是,根据主人提出的构思,结合本地建筑工艺和民间习俗,智慧的代县建筑工匠设计并建造出新的建筑作品。这种建筑作品的特色在于,其建筑材料和工艺是当地的,在造型、布局和风格等方面却显示出不同地域的格调。
二是砖木为主、高大宽敞。代县民居建材以砖瓦为主,构架和门面饰以木材,大门多采用棋盘式装芯。代州古建筑屋顶的构造多采用硬山式,房顶有脊。代县民居其大门为光亮大门或者二虎头大门。
三是工艺齐全,自成体系。代县古建筑施工队伍建筑施工承揽的范围囊括了所有古建筑项目。无论是民居官衙,还是道观庙宇;无论是楼阁亭台,还是塔碑牌坊;无论是长城关隘,还是寨堡烽堠,代县古建筑施工队不仅可以通通包揽,而且能够件件做到极致。在世界文化遗产地五台山的众多著名建筑中,包括菩萨顶、黛螺顶、显通寺、塔院寺、五爷庙等,处处铭刻闪耀着代县古建筑施工队的匠心与智慧。另外,代县古建筑施工队还独揽了一些绝活,如大型木塔的修建以及庙宇大殿内藻井的制作等。应县木塔和大同华严寺木塔的维修都出自代县工匠之手。代州文庙的团龙藻井和位于代县、繁峙和五台三县交界处峨岭寺大雄宝殿内的佛教人物藻井等,就是代县古建筑藻井工艺的极致精粹。髹饰是古代在艺术品上采用的一种传统工艺,“髹”者,将漆涂于器物表面之谓也,
“饰”即修饰之意。代县古建筑中的髹饰(髹漆)多运用于庙宇道观之中,其中选仁村五彩缤纷、雕梁画栋的仁安寺就是髹饰在庙宇中的经典运用。
此外,代县古建在数量、着色等方面也比较考究。如再有钱的人,其民居也不能盖5间正房,但可以配耳房;涂饰不能用红色和黄色,不能饰以粉彩;不能施以斗拱等。
雁门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是民间木结构工艺的典型代表,富有代县本土特色,其主要传统工艺包括:中国独一无二的扇股麻花挑角、高层梁结构起重安装、高层砖木结构修缮、明清古旧传统建筑彩绘和塑像等技术及工艺。作为传统建筑的实用、省料、美观等特点的浓缩传承,这些技艺在古建筑的维修、复建、拆迁、装修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杨氏古建筑技艺源于汉代,杨贵庭作为雁门杨氏古建筑营造技艺的传承人,被界内誉为“新时代的杨家匠”。
萨都刺画像
载人代州史册的古建筑名匠不少。明清时期木匠有戴天禄、苑科、朱福、萧荣、高合义、杨映福、杨五毛等;石匠有王家禄、续德福、续理等;泥匠有张兴世、李万才、贾伟、张元勋等;画匠有张其祥等。在近代,泥匠有王考元、白萱等,画匠有孙元枝、梁荔叶等。另有泥塑匠、壁画匠、髹饰匠等。
代县古建筑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代县古建筑技艺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中的浓重异彩,是中华古建筑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发展,是代县历史文化名城历久弥新的先人馈赠,代县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不竭源泉。
2010年,“雁门民居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王锁贵发明的“大型青砖制造工艺”获得国家专利,他本人也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代县古建筑日益焕发出绚丽夺目的光彩。
面塑
五彩缤纷的艺术
代县民间艺术作品千姿百态,民间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涉及文学、艺术、音乐、美术、书法、刺绣、剪纸、面塑、营造技艺、琉璃制作、文学、民间创作等各个方面,其中道情、泥塑彩绘、挠阁、“三雕”(木雕、砖雕、石雕)和推光漆等尤为突出。
代县民间文化艺术源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源于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源于宗教的传播与发展。历史上,代县是道教、佛教等宗教传播的必经之地,也是重要的宗教活动地。代州的凤凰观在北魏时期就是重要的道观,寇谦之、阚道宁、刘海蟾等著名道人在此修行、传道、养生。明清时期五台山属于代州管辖,西藏、青海、蒙古以及西域的僧侣都是通过雁门关到五台山朝拜的。宗教的传播与发展,也带动了营造技艺、“三雕”、泥塑彩绘、美术、音乐等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多民族、多区域文化的交流,多层次、多阶层文化的需求,多少代、多少年文化的创造和传承,使代县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大地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艺术,造就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挠阁、社火、狮子舞、龙灯、花车、旱船、跑街秧歌等30多种音乐舞蹈流传至今;道情、耍孩儿、二人台、山西梆子、北路梆子等剧种代代传承。
道情。道情在我国南方称渔鼓,在北方称道情。代县道情源于唐代道教音乐,形成于宋代,兴盛于清末民国初年,主要集中于广武镇、峪口乡东章、峨口镇东下社、新高乡刘街、枣林镇显旺和西马村、磨坊乡三家村、上馆镇下平城等村落。它集歌唱、音乐、舞蹈、表演等多种艺术于一体,其主题思想为宣传道教故事和劝导人们向善。代县道情在艺术上可分为说唱道情和戏曲道情两种,戏曲道情是由说唱道情演化而来的。代县道情风格独特,在唱腔、曲牌和音乐伴奏等方面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其经典剧目主要有:《李大开店》《夜宿花亭》《雷横扛枷》《大上吊》《劈棺》《耍火》等。代县道情属于综合艺術,包括唱、念、做、打四个部分,其唱腔属于联曲体,曲调原有七十二调,目前失传较多。2006年晋北道情(含代县道情)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泥塑彩绘。彩绘在我国古代被称之为丹青,具有古老的历史。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建筑物之后,彩绘被广泛应用在建筑物上。唐宋时期,随着宗教事业的发展,各种代表宗教含义的图案开始绘制在宗教建筑物和墙面上,起到装饰宗教建筑和宣扬宗教含义的功能,从而使彩绘在宗教建筑物上的应用也日益广泛。清朝是彩绘应用的鼎盛时期,清朝的建筑物上大多都绘制着精美的彩绘。由于各种高大建筑众多,因此彩绘在代县的应用十分广泛,彩绘技艺也源远流长。
创建于明末清初的天顺昌是集泥塑、彩绘与木作于一体的工艺美术字号,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天顺昌的传承人及工艺美术大师率领十余个工程队二百多名能工巧匠,为上百个寺院制作泥塑彩绘佛像上万尊。该公司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学生实习基地。2017年,代县泥塑彩绘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峨口挠阁
“三雕”艺术。“三雕”是木雕、砖雕和石雕的简称,是一项古老的民间技艺,广泛应用于民居宅院、楼阁、寺庙等大型建筑之上,其木雕更是广泛应用于名贵木质家具之上。“三雕”一旦应用到古建筑上,古朴典雅的雕梁画栋,雕饰门楣,屋棂窗格、飞罩挂络等,便立刻焕发出富贵华丽的魅力。台、凳、桌、椅、榻、几、案、屏风等名贵家具一旦镌刻上精美秀雅的图案花纹,便升华了家具的艺术水准。木雕将欣赏性和实用性融为一体,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生活需求。
木雕在代县有着广泛的应用天地,也是一项十分成熟的传统技艺。代县曾是衙署、寺庙、亭台楼阁、深宅大院星罗棋布的历史古城,无论是在建筑物上,还是在木作家具上,都能看到木雕的身影。木雕以任家庄的杨贵庭父子最为有名。代县砖雕工匠主要来自上阳阁、双徐、峪口、望台等村庄,被誉为“砖雕之村”的峪口乡上阳阁村就有砖雕工匠上百名。此外,上乔庄、峪口等地的瓦工、砖雕工匠也颇有名气。2010年代县砖雕艺术被列为忻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峨口挠阁。峨口挠阁是以峨口地域为中心,流传于全县的一种特殊民俗娱乐活动。代县方言中,“挠”即扛之意,“阁”即女孩。“挠阁”就是大人扛着女孩表演。峨口挠阁由乐队与表演队两部分组成,乐队由鼓、唢呐、笙等八种乐器组成,表演队伍由数十对大人和小孩组成。上面表演的小演员由五六岁的小女孩担任,她们扮成各种古装戏剧人物,站立在特制的铁架子上,用宽布带绑缚固定好后,由成年人挠在肩上进行表演。下面挠的人员由体魄健壮、音乐感强的成年男子组成。表演时,伴随着激越的鼓乐声,下面的壮汉跟随队形不断穿插、扭动,上面的小演员则舒袖摆肢,翩翩起舞,或如凤凰展翅,或似蛟龙游动,精彩的表演让人赞叹不已。
代县峨口挠阁先后参加过中国五台山国际旅游月开幕式、首届全国人口文化节、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首届中国秧歌节等十几种大型活动,被文化界誉为“无言的戏剧、空中的舞蹈、流动的杂技、鲜活的雕塑”。2009年代县峨口挠阁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营造技艺。代县民居营造技艺是典型的富有北方特色的民问木结构工艺。主要传统工艺包括:全国独一无二的扇鼓麻花挑角技术及工艺、高层梁结构的起重安装工艺、高层砖木结构建筑修缮工艺、明清古建筑彩绘雕刻等美化工艺。代县营造技艺既体现了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坚固、实用、省料、美观的特点,又融合了现代建筑艺术的审美要求,在代县边靖楼、雁门关关楼、代州文庙、应县木塔、大同华严寺等国家重点文物的维修、复建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高超的技艺受到全国古建专家的一致好评。此外,代县华亭环艺雕塑有限公司生产的琉璃建筑产品瓦、脊刹、脊兽等也远销全国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文学艺术。在代县,人人都是“书画家”和“歌唱家”。代县作协、代县书协、代县美协、代县摄影家协会、代县朗诵艺术协会,代县音乐舞蹈协会、代县民间文化促进会、代县老年书画研究会、代县老干部民乐团、代县夕阳红合唱团、代县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代县雁门书画苑、代县紫塞书画院以及各乡镇的书法协会等都是人民群众参与文艺活动的载体和家园。截至2019年底,全县有中国美协会员2人,省美协会员5人,县美协会员80人,书画爱好者千余人;中国书协会员1人,省书协会员17人,市书协会员27人,县书协会员65人;全国作协会员4人,省作协会员23人,县作协会员130余人;省摄影协会会员10人,市摄影协会会员12人,县摄影协会会员88人。
代县剪纸
代县剪纸
代县有较为浓郁的绘画传统,从东晋到现代,佳作不断,名家辈出。代县绘画主要有炕围画、寺庙壁画、墓葬壁画、现代农民画四种,尤以现代农民画最为突出。1986年是代县农民画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县大约有农民画作者365人,其中骨干作者63人。先后有300余件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展览,并在《人民画报》《美术》《新华文摘》等知名刊物发表。农民画家张俊的30余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及日、奥、德、法等国家博物馆收藏,作品《挠羊赛》入选小学美术课本。五台山普化寺罗汉堂的“十八怪罗汉”被趙朴初先生称其为“五台山一绝”,它开创了有史以来佛教寺院雕塑全堂十八怪罗汉之先河,也为五台山佛教艺术界又打开了一扇艺术之门。这一杰作就出自代县民间艺人张占平。张占平还用8年时间潜心创作出9卷300米的长篇巨幅画卷《佛说一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图》,填补了世界彩绘罗汉图长卷空白。先后有五百余件作品参加全国、省、市展览,一些作品在美国、加拿大参加国际文化交流。
近年来,代县作家在市、县发表的文学作品不计其数,散文、诗歌和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等文学作品在《人民文学》《诗刊》《收获》《当代》《十月》《芙蓉》《长江》《黄河》等国家和省级文学刊物发表。代县民歌《雁门关伏击战》《打飞机》饱含激情地讴歌了1937年10月发生在代县这片热土上的八路军120师和129师的雁门关伏击战和夜袭阳明堡飞机场的著名战斗,表达了对革命先烈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晋剧折子戏《李秀卿就义》以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与日寇作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牺牲时年仅23岁的代县下沙河村共产党员、代县妇救会组织委员李秀清为原型,讴歌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民族精神,塑造了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体现了代县儿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红色基因的传承。新编现代晋剧《大山的女儿——刘桂珍》以峪口乡段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刘桂珍为原型,塑造了一位坚守大山、无私奉献的普通共产党员和村支书形象,成为广大党员干部进行革命理想信念教育的好教材。这些都是由土生土长的代县人创作、编导并表演的。
体育健身。在代县,人人也是“舞蹈家”和“健身范”。全县11个乡镇都成立老年体协,60%的村庄成立老年体协或者健身指导站。2003年,代县妇女健身队被全国妇联、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巾帼文明健身队”荣誉称号。2006年代县健身秧歌获全省第一名,并代表我省赴西宁市参加全国农民运动会获第一名。2007年代表我省赴杭州市参加“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全国健身秧歌大赛并获第一名。2016年一2019年连续举办四届中国·代县·雁门关国际骑游大会。2019年承办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中国式摔跤比赛并进行实体火炬传递。多次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县。
1988年和2008年,代县分别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韩街村民俗博物馆也被山西省文化厅命名为“山西省雕镌技艺博物馆”。五彩缤纷的艺术带来的是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展示、抒发、赞美、向往和追求,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
这,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
(贺之舟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