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视野下民国时期的医病纠纷
2020-04-27李全平
李全平
近年来,医疗史总是通过医疗领域相关议题的精选和深研,全新呈现长期以来为人们所忽视的历史面相,发挥了独特的资鉴价值。比如,马金生的《发现医病纠纷:民国医讼凸显的社会文化史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午9月)一書从社会史视野对民国医讼进行解读,对认识当下颇有助益。
本书一开始就明确抛出主旨性问题:明清社会的医病纠纷“寥寥无几,难觅踪迹”,但到了1930年代为何会出现“医病纠纷,极于今日”的现象?换言之,这在传统社会一直潜在的“问题”,何以到民国时成了个公共问题?作者认为,虽然明清时医病关系已趋于紧张,但医病纠纷总体相对沉寂。究其原因,与传统医疗文化、生命观念以及社会性质有关。比如,传统医家往往“择病而医”,既易于规避纠纷,又凸显了“医有所专”。加之政府对医业较少监管,病人又常秉持“医病不医命”的观念。特别是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医病互动常常在一种非常浓郁的人情文化脉络中展开,许多纠纷在小范围内即能够得到解决,在没有公共媒介传播的情况下,医病纠纷难以形成社会舆论持续发酵。
但这些曾经制约医病纠纷凸显的传统因素,在近代社会的转型中发生了深刻变化。作者严峻发现,民国医讼多发于东部地区的大中城市而少见于内陆与乡村,这恰恰说明了“现代与传统”的分野对医讼大量产生的影响。民国建立后,国家开始介人医疗卫生事务,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后期,全国卫生行政和司法体系初步确立,特别是“业务过失”等法律条款的颁布,直接为医讼提供了制度空间和法律资源。此外,随着西医的传播,一种迥异于传统的现代医疗模式被广泛推行,在科学主义话语的影响下,西医及其团体格外强势,医病双方在陌生的社会空间里相互磨合,自然容易引发冲突与误解,甚至中医也被卷入西医讼案之中。此时,新兴媒体为博取眼球,往往在报道中单方塑造病家的悲惨无助和医家的冷漠无情,激化了医病纠纷。
全书使我们认识到,民国医病纠纷的凸显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文化因素交织并存、共同作用的时代产物,反映了国人传统生命、法制观念向近代转型的历史轨迹,牵连出现代国家建构与医讼案件的兴起、本土传统与西方文化的紧张、城乡空间与人际关系的嬗递等一系列关乎“传统”与“现代”转型的重要议题,其重要的历史启益亦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