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04-27李武祥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消费体育

李武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要把发展体育事业摆上重要日程,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协调发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体育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推进全民健康、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加快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

把握新发展机遇

一个行业的发展兴盛,往往因应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体育产业加速发展其时已至。

体育消费升级进入启动期。消费是体育产业发展的原动力,消费者数量、支出结构、消费情绪决定产业前景。人们的体育消费需求正从生存型向满足型、享受型甚至个性化消费方向转变。特别是“新中产”开始愿意为生活质量、健康、品位买单,高品质体育消费正在成为刚需。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人们更加重视健康和健身,从简单参与过渡到深度体验,是体育消费升级的显著趋势,也是消费需求个性化、品质化、专业化的综合体现。体育需求从低水平、单一化向多层次、多元化扩展,体育消费方式需要从实物型消费向参与型和观赏型消费转变。

产业政策利好迎来叠加期。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和《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持续提升体育发展的质量效益,大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使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明确了体育产业路径和方向。

社会资本投资转入理性期。从2014年底开始,体育产业被认为是“下一个风口”,资本曾一度蜂拥而至,万达并购盈方、苏宁入主国际米兰,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新资本发力体育领域,腾讯体育、乐视体育等一时风生水起。但体育产业毕竟是一个新兴领域,热钱在处于培育期的市场没能有效地砸出预期声响,到2019年狂热退去,资本开始理性投资,为体育产业精细化健康发展提供了契机。

产业融合发展进入破题期。体育产业作为高附加值产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从业者主动进入。如海信一举成为2018世界杯官方赞助商,美的、滴滴、魅族等跨界体育营销。跨界融合的市场外溢效应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体育+”事件发生。融合才能解决跨界发展的“水土不服”问题,共赢发展将驶入“快车道”。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引领,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1%,对比发达国家的2%~3%,发展潜力依然巨大。把体育产业作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创新理念、创新内容、创新技术,提升发展的模式、丰富发展的内容、拓展发展的空间,着力研究线下与线上互动蕴藏的机遇,解决体育产业本身存在的有效供给不足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提升效益,做大总量,提高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坚持协调推进,推动融合发展。推动体育与经济社会、与其他产业协调发展,有效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繁荣文化。推动体育产业和其他产业有机结合、深度融合、共融共生,以做事业的心态做产业,以产业的发展反哺事业。发展体育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健身的基本要求,筑牢体育产业发展的“根”和“魂”;壮大体育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健身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涵养体育事业发展的“土”和“水”。推动体育产业内部业态融合,统筹线下与线上、传统与新兴、观赏与参与等业态协调并进。

坚持开放共享,推动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体育产业,开放共享既是目标又是路径。从人们健身需求出发,吸引人们参与体验,更多地开发消费端市场潜力。引导人们主动把预防、健身作为保持健康的途径,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实现从治“已病”到治“未病”的转变。始终把人民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发展体育事业,壮大体育产业,建人民身边的体育场馆,办人民喜欢的体育活动,提供人民需要的体育服务,不断满足和引领人民体育消费需求,倡导和普及健康生活方式,让运动成为日常,健康焕发活力,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释放新发展动能

把发展壮大体育产业,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增长点,努力打造“体产湘军”。

深化改革,释放“洼地”动能。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打造生产要素集聚的“洼地”。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社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加快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加快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整合体育资源,以市场化为导向,鼓励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发挥品牌优势。落实场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鼓励和支持专业场馆运营主体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资本输出等形式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运营,提高场馆运营效率,着力解决产业主体缺乏实体场馆、事业主体动力不足等堵点;鼓励引导金融机构信贷向体育产业重点倾斜,探索建立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着力解决融资成本高等难题,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优化布局,释放“集群”动能。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产业空间和结构布局,形成产业集群,推动集约化发展。以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为指引,鼓励各地依据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体育产业,改善产业空间和结构布局。重点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体育消费能力较强的长株潭地区布局和发展体育场馆业、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及相关产业,建设体育产业基地和园区。推动构建体育全产业链,拓展从场馆设施建设运营、体育器械和用品制造、竞赛表演,到体育传媒及信息服务、体育培训、运动健康食品,以及健身休闲、会展旅游等产业门类。

壮大市场主体,释放“机车”动能。加快培育多元市场主体,重点打造面向全国乃至世界、具有竞争力的知名品牌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着力解决体育产业主体小散弱问题。湖南体育产业集团现已经发展成集体育传媒、体育场馆、体育服务、体育制造、体育食品为一体的企业集团,是全国体育产业示范单位,规模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扶持湖南体育产业集团做强做优做大,培育产业“巨人”,打造头部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巩固提升传媒品牌,推动体坛传媒转型升级,5G赋能加快新媒体数字化发展,拱卫体育传媒品牌,打造国内最权威的体育资讯平台,重振体坛周报雄风。发展壮大体育场馆业,加快建设县域全民健身中心,探索城市体育社区赢利模式。加快发展体育制造业,推动健身器材、运动产品生产营销。加快发展体育竞赛表演业,拓展足球、篮球、排球职业赛事,培育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拉力锦标赛、“薪火传承中国健康跑”等自主赛事IP。延伸和完善产业链,加快发展体育旅游、体育培训、运动康复等健身休闲产业和运动健康食品产业,增强整体竞争力。

建设人才队伍,释放“第一”动能。把人力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继续巩固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培育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投资等复合型人才。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发挥国有体育文化企业吸纳、培养人才的优势。通过提高门槛、实践锤炼,探索股权激励,试行骨干员工持股,调动优秀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优秀人才主动融入体育产业发展进程,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体育产业集团)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消费体育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40年消费流变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