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味可待成追忆
2020-04-27陈泰湧
陈泰湧
现在很少听到萝卜丝油钱儿这个名字了,而在三四十年前,这是万州人少不了的一道街边美食。
万州人对吃食的称呼总是有点特立独行。以抄手为例,半个中国喊抄手,半个中国喊馄饨,而万州人喊的是包面。萝卜丝油钱儿也是这样一种专属于万州的街头小吃名称。
好吃的东西无需去纠结名字的来源,我们只需去思念那满街巷的油香。
记忆中的万州,每一个街巷均可看到摆在路边的小摊。一个小蜂窝煤炉子,一口锅,锅沿上架一个铁丝架子,用来搁炸好的食物,可让刚出锅的食物稍微凉一凉,更重要的是能滤油。
萝卜丝是不值钱的食材,也正因不值钱,才让其有机会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成为著名的街头小吃。但炸萝卜丝需要油,这是最大的成本,所以不是每个家庭都愿意轻易尝试。馋了,还是花几个小钱买着吃划算。
卖萝卜丝油钱儿还需要一种特殊的长柄铲子——月牙铲,前端是一个比巴掌大点的月牙形凹槽。这是做萝卜丝油钱儿不可缺的。
家里至今还留着一个月牙铲,是我母亲的手工杰作。在青春期,我很叛逆,不想读书,母亲就做了这个月牙铲,算是帮我筹谋将来糊口的一种可能。
我曾去街边小摊“偷师”,看师傅先將月牙铲放入用黄豆和大米研磨成的面浆里,让面浆沾满月牙形凹槽,再用筷子把拌过佐料的萝卜丝夹到凹槽中,填满、压紧后,用面浆均匀地淋在萝卜丝上,放入油锅煎炸,一两分钟后,萝卜丝油钱儿就凝固成形。等米白色的面浆开始泛出黄色,移走月牙铲,让萝卜丝油钱儿在锅里充分浸炸,最终变成酥脆的金黄色。
师傅将萝卜丝切得很细,盛在一个大盆里。他不会将满盆的萝卜丝都拌上佐料,因为拌了佐料的萝卜丝容易出水,很快就会软掉,影响口感。
逃学的日子里我经常买来吃,偶尔还求着摊主让我上手一试,在最近的距离听那油炸的滋滋声。那些萝卜丝油钱儿的味道,就和它们在油锅里的欢唱声一起刻在了心上,麻辣鲜香,外酥内嫩。
萝卜丝油钱儿是季节性小吃,当萝卜不再鲜嫩,售卖的小摊也就突然消失。
后来,离开万州去外地读大学,再到成家、立业,将退休的父母从万州接到主城,关于萝卜丝油钱儿的记忆却不曾淡去。
偶尔回万州,却再未见过萝卜丝油钱儿和街头的那些小摊,只怨自己来去太匆匆。
和万州的同学在微信上聊天,问到萝卜丝油钱儿。“萝卜丝卖不起价,油炸食物又不健康,再加上要讲究市容市貌,没有人出来摆这个摊儿了。我都好多年没吃过萝卜丝油钱儿了,你这一提,勾得我也流口水。”同学说。
不知萝卜丝油钱儿,今后是不是只能存在于记忆中了。一如众多消失的民间小吃,随着时代发展,终究敌不过市场化的冲击。
细细想来,一份萝卜丝油钱儿能美味到哪里去?实在想吃,循着刻入我味蕾深处的记忆,也能自己做上一些。
其实,遍寻不着,再馋也买不到的遗憾,不过是借着慢慢淡出人们视野的民间小吃,散发出的街头巷尾的烟火气。我内心追忆的,也不过是借着萝卜丝油钱儿,投影出的街坊邻居间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