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对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比较
2020-04-27孙琴
孙 琴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根治术为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措施,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周期,手术时为减轻患者痛苦,往往会采取麻醉措施。瑞芬太尼为常用麻醉药物,属于一种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可长时间输注,且输注后无蓄积情况。但是临床研究发现,若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大量、长期应用瑞芬太尼,镇痛效果可快速消失促进患者出现痛觉过敏情况[1]。地佐辛为K受体拮抗剂,经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转运体结合,可实现较好镇痛效果。为明确地佐辛与瑞芬太尼用于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的效果,本研究选择医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260例直肠癌实施实施全面分析,现对麻醉情况进行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均是我院确诊并接受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共计260例,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7月10日—2019年7月10日,通过方便抽样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常规组130例和试验组130例。试验组中,男性为71例,女性为59例,年龄是27~76岁,平均是(51.53±3.28)岁。常规组中,男性为70例,女性为60例,年龄是29~74岁,平均是(51.537±3.16)岁。对比两组资料发现差异具有均衡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术前8 h禁饮,12 h禁食,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动脉压等,麻醉诱导前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是6 L/min,时间为5 min。靶控输注4 ug/ml的丙泊酚,3 ug/kg的芬太尼,0.3 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肌松起效后进行气管插管,给予60%的氧气,流量为2 L/ml,通气频率是12~14次/min,维持PETCO2为35~45 mmHg,VT 8~10 ml/kg。麻醉维持时,给予试验组1~3 ug/kg•min的地佐辛,1.5~2.5 ug/mL的丙泊酚TCI,同时间断注射0.03 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给予常规组1.5~2.5 ug/mL的丙泊酚TCI,静脉恒速输注0.1~0.3 ug/kg•min的瑞芬太尼,间断注射0.03 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
1.3 观察指标
①血流动力学情况: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情况,指标包括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②麻醉情况:对比两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镇静情况(以Ramsay量表分析)及疼痛情况(以VAS量表分析)。③不良反应情况:查阅麻醉记录单,明确患者是否发生低血压、恶心呕吐、躁动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 19.0软件进行分析,包括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前者以“[n/(%)]”进行表示,取“x2”实施检验,后者以“±s”进行表示,取“t”实施检验,若P<0.05,可证实数据差异存在意义。
2 结 果
2.1 血流动力学情况
经对两组不同时刻的血流动力学实施分析发现,试验组和常规组的MAP、HR水平存在明显差异,试验组MAP水平较低,HR水平较高,P<0.05,见表1。
表1 血流动力学情况量表(±s)
表1 血流动力学情况量表(±s)
组别 n MAP(mmHg) HR(次/min)试验组 130 92.36±6.98 71.24±6.47常规组 130 94.26±5.47 68.79±6.36 t-- 2.4418 3.0790 P--- 0.00152 0.00023
2.2 麻醉情况评价
经对比得知,常规组和试验组间的Ramsay评分、VAS评分、苏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麻醉情况评价量表(±s)
表2 麻醉情况评价量表(±s)
组别 VAS评分(分) Ramsay评分(分) 苏醒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试验组(n=130) 2.36±0.38 2.86±0.38 12.14±2.64 5.76±1.21常规组(n=130) 2.53±0.36 2.25±0.36 14.32±2.47 6.94±1.24 t 3.7029 13.2869 6.8751 7.7655 P 0.0003 0.0000 0.0000 0.0000
2.3 不良反应情况
试验组发生3例低血压,2例恶心呕吐,1例躁动,发生率是4.61%,常规组发生5 例低血压,6 例恶心呕吐,4例躁动,发生率是11.54%,组间发生率具有差异(x2=4.1961,P=0.0405),两组不良反应均在麻醉消失后缓解,未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3 讨 论
根治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由于手术操作影响,可造成一定创伤,加之患者心理应激较为严重,并不利于术后康复。此外,受术中操作和麻醉的影响,应激反应严重,可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代谢出现异常,进而导致术后呼吸系统与循环系统并发症,可进一步影响术后恢复[2]。
瑞芬太尼属于阿片类的受体激动剂,该药物的应用原理主要是抑制机体痛觉敏感,可掩盖痛觉过敏反应,缓解术后疼痛问题,但是在大剂量的使用后,患者极易发生呼吸停止情况。地佐辛属于苯吗啡烷衍生物,对于α受体具有较为显著的拮抗效果,可发挥稳定、显著的镇痛效果。此外,地佐辛还可降低不良反应,预防出现胃肠道反应、呼吸抑制等情况,安全性较高[3]。
综上所述,相较于瑞芬太尼,在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中应用地佐辛麻醉的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提高镇痛、镇静效果,促进麻醉苏醒,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