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联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疗效观察
2020-04-27王瑞松
王瑞松,王 霄
(1.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口腔科,安徽 亳州 236800;2.天津中医药大学(本硕在读),天津 300193)
口腔扁平苔藓为口腔科多见的口腔粘膜慢性炎症性疾病,患病率仅为0.1%~0.4%,老年女性易患该病。临床表现为疼痛、粗糙不适等,严重情况影响进食,怕进刺激性食物,有少数患者累及皮肤引起皮肤病变。口腔扁平苔藓长期反复糜烂有癌变率增高风险,但目前无特殊有效的根治方法。中医认为,口腔扁平苔藓证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虚、肝肾亏虚居多,标实则以湿热(火热)之邪居多,可兼夹气滞、血瘀等多种病理因素,使气血运行失常,导致局部病损。亳州市华佗中医院口腔科自2019年以来收治60例OLP老年患者,随机抽取30例均采取中药联合西药治疗,与30例单纯采取西药治疗作比较观察其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该院口腔科自2019年至今治疗60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随机抽30例OLP老年患者采取口服中药联合西药治疗,另外一组30例该病患者仅采取西药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两周。两组患者老年患者。两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口腔黏膜均见不等程度黏膜糜烂,来该院前未曾作任何治疗。
1.2 方法
将治疗组30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均采用中医辨证原理,依据阴虚火旺、气滞血瘀、湿热蕴脾三种不同证型合理给药。阴虚火旺型治法为补益肝肾,滋阴降火,予知柏地黄丸汤加味。中药成分:薏苡仁30 g、山药12 g、牡丹皮10 g、白茯苓10 g、山茱萸肉12 g、泽泻10 g、黄柏10 g、知母9 g、金银花15 g、熟地黄20 g、当归12 g、赤芍12 g、麦冬15 g。水煎服150 ml,一日服两次。气滞血瘀组治法为行气通络、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桃仁12 g、红花7 g、归尾12 g、制香附9 g、茜草9 g、牛膝9 g、熟地20 g、白芍25 g、川芎15 g、制没药12 g、黄芪12 g、葱白5 g。水煎服150 ml,一日服两次。湿热蕴脾组治法为健脾化饮,清利湿热,予茵陈五苓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方剂:绵茵陈20 g、建泽泻10 g、白茯苓15 g、猪苓10 g、炒白术15 g、桂枝9 g、赤芍12 g、金银花15 g、野菊花6 g、蒲公英9 g、夏枯草9 g、藿香12 g、炙甘草9 g。水煎服150 ml,一日服两次。以上三组联合西药为氯己定漱口液含漱一日3次,用激素类药物作黏膜糜烂病损处粘膜下注射,他克莫司软膏外用,在角化程度高的病损部位外涂0.1%维A酸软膏。对照组30例患者单纯用以上西药治疗。用药2周后复诊分别观察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疗效良好:疼痛症状消失,白色斑纹、白色病损基本消失,黏膜糜烂面痊愈;疗效较好:疼痛症状好转,白色斑纹变淡、白色病损程度减轻,黏膜糜烂面积减少;治疗无效:疼痛不适症状同治疗前,白色斑纹、白色病损无变化,黏膜糜烂面面积同治疗前或增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率的比较用x2检验及方差分析,P<0.05为显著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老年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经不同治疗方案治疗2周后其临床疗效结果为中西药结合治疗组疗效显著率66.67%,有效率86.67%,单纯西药组疗效显著率43.33%,有效率5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
3 讨 论
口腔扁平苔藓为口腔科常见疾病,发病率高,其发病率稍低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经临床观察和基础研究为多种致病因素有关系,多有精神方面因素、免疫机制因素、内分泌失调因素、病毒或病菌感染因素、血管微循环障碍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免疫病理学研究表明OLP上皮基底膜区有免疫球蛋白IgM沉积,也出现IgG和C3的胶样小体沉积,表明发病因素与机体的免疫低下有关。口腔临床表现为对称性,广泛性黏膜病变,病损形式为白色的条纹状、网状型、环状型、斑块性、丘疹性、水泡型、糜烂性及萎缩性,糜烂者疼痛明显。本病一般不具有传染性,但对长期糜烂不愈合者有癌变风险应提高警惕,糜烂患者癌变率为0.4%~2.0%,及时切除行病理检查,做到早预防、早治疗。该病临床以中老年女性多见,病理表现固有层见大量T细胞淋巴浸润带[1]。对某些药物及不良修复体刺激可引起的口腔苔癣,停用相关药物及重新更换修复体即可治愈。无明显病因的患者治疗困难,目前常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而长期应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明显,且老年患者多数患有糖尿病,不适宜长期采取激素治疗。临床实践表明仅用西药治疗该病治愈率较低,效果不佳。
近年来,中药治疗OLP 取得的显著效果逐渐引起人们对该病中医药治法的重视。中医内科学中该病属于“口疮”类畴 ,多数认为由阴虚火旺 、内夹湿热等多因素发病。《外科正宗》中“口破者有虚火实火之分,色淡色红之别,火者色淡而白斑细点,甚则陷露龟纹”的论述,与今天OLP的局部病损特征高度相符。中医认为此病发病因素繁多。从脏腑经络分析,清代罗国刚在《罗氏会约医镜》中提出“口者,赢脏六腑所贯通电,脏腑有偏盛之疾,则口有偏盛之症”。《金匮要略》中也有“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的论述,因此口腔的病变,虽表现在外部,但其发生发展与自身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其中尤以脾、肾、心与发病最为密切。脾开窍于口,足太阴脾经“连舌本,散舌下”;足少阴肾经“挟舌本”;心在窍为舌,同时肾阴虚,可致心阴不足,心火独亢,虚火循经上炎,更耗阴液,致口腔粘膜失养,导致本病的发生。从气候变化等外在环境因素分析,《素问•气交变大论篇》载:“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复则寒雨暴至,乃零冰雹霜雪杀物,阴厥且格,阳反上行,……丹谷不成,民病口疮”,《医方考》言“口糜本于湿热”,风、热、湿、燥、火是该病的外部病因,以湿与热(火)为主。
口腔扁平苔藓虽是口腔局部病灶,但中医治疗注重整体观念,重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临证时因人制宜,明确证型,辨明虚实,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在取得疗效的同时可大大降低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在西药应用中,许多研究表明氯己定含漱液对口腔细菌及真菌感染均有抑制作用,用复方倍他米松1-2ml加2%利多卡因1ml作黏膜糜烂病损处粘膜下注射,有利于口腔黏膜糜烂面尽快愈合。总结如下:中药联合西药在口腔扁平苔癣的治疗上的应用效果确切,使用方便,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粘膜病效果显著[2]。因此需要进一步开展多中心、随机对照、大样本量的研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为本病制定中西医联合的标准化的辨证和处方用药方案[3],以进一步规范口腔扁平苔藓的治疗,提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