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糖尿病肾病护理中个性化动态式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分析

2020-04-27汤文芳汤文英陈俏丽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7期
关键词:出院肾病个性化

汤文芳,汤文英,陈俏丽

(暨南大学附属江门中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1.内分泌科;2.肝胆外科;3.供应室,广东 江门 529000)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科常见病症,而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诱发因素[1]。早期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上主要以蛋白尿、慢性高血糖等为主要表现,致病因素主要有遗传、高血糖致代谢异常、高血压等,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应重视有效治疗并配合合理护理[2]。本研究通过病例对照的形式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护理中个性化动态式延续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入院的7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纳入标准:①与《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中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相符者;②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伴精神病症者;②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③伴认知障碍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参考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个小组,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20/16例;年龄48~75岁,平均年龄(61.84±5.35)岁。研究组男性与女性患者比例为21/15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61.72±5.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即: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肾病相关知识,定时测量血压、血糖水平与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变化,并详细记录,说明需要注意的重要事项,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对护理方案作出相应调整,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药物、给予饮食指导,出院后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家庭护理方法,相互留下微信、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定期询问患者病情并给予相应指导等。

1.2.2 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选用个性化动态式延续护理干预,即:①个性化分类干预。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经验,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类,共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为症状严重类,第二种为症状一般类,第三种为症状轻微类,然后根据患者的生活作息、饮食习惯及运动习惯等一系列情况予以细致划分,如症状轻微类患者,可划分为饮食合理型、饮食不合理型、运动适中型及运动不足型。②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动态式延续护理干预方案。根据不同类型的的患者制定个性化动态护理方案,如针对症状轻微类患者,护理重点为提升饮食依从性与适当增加运动量,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调整护理干预方案,通过微信、电话等一系列联系方式给予相应的干预指导,且指导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了解与掌握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感受,出院后每间隔2周对患者的康复状况与延续性护理方案的落实情况进行询问及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方案不断作出调整。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出院前与护理3个月后血糖水平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血糖指标包括: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血糖选取三诺安稳血糖测试仪进行测定。自我管理能力选取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评估,共11项评估题目,每题评分为0~7分,总分为77分,得分越高代表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 19.0软件进行计算,计数、量资料分别由%、±s代表,依次行t、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两组出院前血糖水平无差异(P>0.05);研究组出院前与护理后3个月后血糖水平无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较出院前血糖水平更高(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血糖水平更低(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s,mmol/L)

注:比较出院前,*代表P<0.05

组别 餐后2 h血糖 空腹血糖出院前 护理后 出院前 护理后研究组(n=36) 12.07±3.18 12.31±3.38 8.28±2.62 8.26±2.27对照组(n=36) 12.15±3.24 14.83±4.05* 8.24±2.57 9.84±2.41*t值 0.079 2.136 0.049 2.134 P值 0.938 0.039 0.961 0.039

2.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两组出院前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无差异(P>0.05);研究组出院前与护理后3 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无差异(P>0.05);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较出院前自我管理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出院前 护理后 t值 P值研究组(n=36) 69.85±3.16 68.61±5.14 0.178 0.859对照组(n=36) 69.97±3.24 53.22±6.56 10.238 0.000 t值 0.119 8.259 P值 0.906 0.000

3 讨 论

近年来,糖尿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而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患者经常发生的一种并发症,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持续性出现会造成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危及其生命[4]。

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阶段的病情进展相对较为缓慢,通过有效护理有利于抑制疾病进展。常规护理作为一种传统模式,护理工作重心主要在于落实医嘱,未充分重视护理期间影响患者康复因素的处理,缺乏针对性护理措施,无法满足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因此应寻找更为合理、有效的护理模式。

本研究中,研究组较对照组护理3个月后血糖水平更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P<0.05),提示早期糖尿病肾病护理中个性化动态式延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主要在于个性化动态式延续护理干预是在传统延续性护理基础上构建的一种新型模式,这一模式实现了延续护理的个性化,护理人员通过结合自身以往临床护理服务工作经验,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划分为不同类型,然后指定个性化延续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具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服务,且通过制定个性化动态式延续护理干预方案,可动态调整延续护理服务工作内容,患者出院后每间隔2周评估其恢复状况与方案落实情况,并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服务内容作出动态调整,在此基础上使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作息习惯,确保睡眠充足,并严格控制体重,说明按照医嘱服用药物的重要性,避免随意增加或者减少用药剂量、更换药物及停止使用药物等不良状况发生,增强其自我管理能力[5]。

综上所述,早期糖尿病肾病护理中个性化动态式延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稳定,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

猜你喜欢

出院肾病个性化
预防肾病,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肾病防治莫入误区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重女轻男”的肾病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第五回 痊愈出院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302例军人伤病员出院跟踪随访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