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序化营养管理在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0-04-27黄美记欧海文滕海英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7期
关键词:程序化脑炎胃肠道

黄美记,欧海文,滕海英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1)

重症脑炎患者一旦出现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以及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均会增加营养不良风险,加重原发疾病,从而造成预后效果不佳[1]。目前,有关对脑卒中、颅脑损伤、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较多,如个性化肠内营养管理、集束化护理干预、全营养管理、联合营养管理措施等对患者营养状态、胃肠功能、感染、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2],但对于神经重症脑炎患者的营养支持管理研究较少,而重症脑炎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持续发热等特点,部分患者有癫病发作,住院时间较长,再加之使用大剂量脱水剂治疗,更容易发生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营养失调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3]。为此,通过建立系统的、程序化的营养支持管理流程及营养护理方案极为重要。本文将程序化营养管理应用于抗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脑炎患者中,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囊括本院2018年9月—2019年4月收治的30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传统营养模式管理。于2019年5月—12月开展程序化营养管理模式,期间纳入30例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作为实验组,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5岁,平均(37.45±3.52)岁。实验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8~68岁,平均(37.86±3.71)岁。患者基线资料比对,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传统营养模式管理,即对患者开展常规入院宣教,加强营养指导等;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程序化营养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首先科室成立营养管理小组:由医生、护士、营养师组成,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及职责;(2)建立程序化营养支持管理流程:①门急诊收入脑炎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用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进行营养风险评估;②营养筛查评分>3分需制定营养支持计划,由主管医生、护士与营养师共同评估患者情况制定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③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共同执行营养支持计划,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④责任护士每日观察监控患者营养摄入量是否达到目标推荐量并做好记录;⑤观察及记录肠内营养支持后病人的反应,按照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预防及处理流程处理,同时按并发症预防指导清单落实关键护理措施;⑥一旦出现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立即采取干预措施,调整营养管理方案;把住院患者NRS2002量表建立到神经内科专科护理病历信息系统,作为专科护理评估的内容之一;制作患者营养支持护理手册供医务人员参考,并对小组成员及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培训,熟悉营养支持相关知识。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4天后营养指标变化、住院时间及胃肠道与肺炎并发症发生风险。营养指标包含转铁蛋白(TRF)、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营养指标变化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各项营养指标均明显提升,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营养指标变化组间比对(n=30,g/L)

2.2 住院时间及胃肠道与肺炎并发症发生情况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差异有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住院时间及胃肠道与肺炎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比对(n=30,±s)

表2 住院时间及胃肠道与肺炎并发症发生情况组间比对(n=30,±s)

组别 住院时间(d) 胃肠道并发症(%) 肺炎并发症(%)对照组 18.45±2.64 7(23.33) 4(13.33)实验组 15.72±1.77 2(6.67) 0(0.00)t/x2 4.704 10.885 14.282 P 0.000 0.001 0.000

3 讨 论

抗NMDA受体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患者通常存在意识不清。再加之大量使用镇静药物的患者,难以自主进食,针对该类患者需极易肠内营养支持。但若在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不能给予全面的营养管理,极易造成营养失调、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状况,对患者的生命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4]。

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各项营养指标明显提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程序化营养管理首先建立由医生、护士及营养师为主体的营养管理小组,规划营养支持管理流程及营养护理方案,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及有效实施。为重症脑炎患者选择个性化营养支持方案,同时给予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作用。

总而言之,程序化营养管理应用于抗NMDA受体脑炎中,能有效提升患者各项营养指标,降低并发症风险,促使其快速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程序化脑炎胃肠道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基于Houdini的VEX程序化建模高效搭建数字孪生虚拟工厂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六例自身免疫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分析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中国程序化广告技术生态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程序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重症患者的影响
程序化护理操作管理在预防护理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