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赋能健康教育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的促进作用

2020-04-27刘国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7期
关键词:髋部病患髋关节

刘国珍

(高邮市人民医院门诊部,江苏 高邮 225600)

我国老龄人口的比例逐渐增大,髋部骨折发病率也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向,髋部骨折病患的术后康复期较长,家属极易产生迁移应激及角色紧张的反应[1]。在此背景下,家庭赋能教育的教育模式,逐步适应了由医学模式逐步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变化,对家庭而言,这种教育形式,可以让家庭成员更全面地了解病患的病情、防治及护理要点[2]。对医护而言,患者出院后,患者的依从性将变得不可控,此时,加入家庭的支持和监督,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文探讨了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家庭赋能健康教育对病患康复的促进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挑选2018.10—2019.10在本院完成髋关节置换术的60 例,其中男34 例,女26 例;患者平均年龄(68.24±2.48)岁;平均体重指数(22.48±1.48)kg/m2;平均手术时间(72.98±4.1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5.09±45.02)ml;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2组,各30例,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了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 第一阶段(术前):这个过程中,会由护理人员向病患家属以及病患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第二阶段(术后):家属参与期,管床护士进行床边讲解及技能示范,进行早期离床坐;踝、趾关节主动屈伸练习;膝关节做下压动作做股四头肌练习、仰卧桥式抬臀做臀肌练习,初期抬臀练习使臀部抬离床面;上肢肌力练习,吹气球、深呼吸、有效咳嗽;髋膝关节屈伸、直腿抬高锻炼、下肢外展、内收、后伸活动,本阶段重点赋与家属术后功能锻炼路径及方法。第三阶段(出院前3天):在疑问期间,通过集体授课、座谈、沙龙等互相沟通方式,鼓励家属及患者提出与病症、康复等相关的问题。第四阶段(出院后第1~2周):在合作期间,告知嘱咐患者及家属在出院后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一旦发现问题随时进行修正。出院后第1周及第2周对家属及患者进行跟进和及时反馈,确保患者在该期间康复技能的规范性。随访期限为3个月。

观察组:实施家属赋能健康教育方案,其余与对照组保持一致,具体方法是:(1)构建赋能护理模式管理团队:由护士长担任组长,成员包括主治医生1名、护理组长2名、经验丰富的护士数名组成赋能护理模式管理团队,主要负责科内赋能教育相关知识的培训、髋部骨折术后健康教育内容的制定与指导以及干预研究中的质量监管。(2)明确问题:根据赋能护理模式的原则设计交流大纲,详细询问患者及其家属的问题和护理需求等,管理团队在患者入院当天就开始实施。(3)表达感情:充分了解问题后,语言患者和家属一起共同探寻发生这些问题的关键原因,鼓励家属及患者说出内心的想法。(4)确立目标:根据评估的结果与家属及患者进行共同讨论,引导家属及患者提出健康行为改变的近期及远期目标。(5)制定计划:结合个体特点与患者家属共同制定详细的干预计划。(6)评价结果。

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在护理前后进行Harris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共计为100分,得分在90~100分之间表示优秀,得分在80~89分之间表示良好,得分在70~79分之间表示中等,得分在70分以下表示差。(2)在护理前后采用家属迁移应激量表(FRSS)进行调查,分数越高表示家属的迁移应激程度越高,17~50分是低水平的迁移应激,>50~67分是中等水平的迁移应激,>67~85分是高水平的迁移应激。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9.0软件,当P<0.05表示数据之间变化较大。

2 结 果

2.1 Harris评分变化对比

两组护理后的Harris评分高于护理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rris评分对比(分,±s)

表1 两组Harris评分对比(分,±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P观察组 30 81.22±4.5696.38±2.11 <0.05对照组 30 81.48±5.1190.77±3.43 <0.05 P>0.05 <0.05

2.2 家属迁移应激评分变化对比

两组护理后的家属迁移应激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家属迁移应激评分变化(分,±s)

表2 两组家属迁移应激评分变化(分,±s)

组别 n 护理前 护理后 P观察组 30 65.77±2.8327.28±2.47 <0.05对照组 30 66.02±1.8843.28±3.85 <0.05 P>0.05 <0.05*

3 讨 论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在急速上升,老年人的健康尤为需要重视,其中,我们常说的“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表示的是老年髋部骨折,这表明了髋部骨折的伤害性。目前临床上髋部骨折以髋关节置换为主,虽然手术成功率高,但是术后存在康复时间长、恢复慢等不足。

由于医疗资源的客观限制,医院常会采取减少患者的住院日、降低治疗费用,但这也带来了问题:病患家属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病患所需的康复训练知识,导致迁移应激的产生。家属在产生迁移应急后,往往在应对理解和处理病患的问题上,很难做到准确、及时且有效果,难以承担照料者的身份,导致无法很好地照顾病患,这对患者的康复以及家属自身的身心健康都有着消极的影响[3]。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从机制上分析,赋能教育是一类概念新颖、但已经应用广泛的健康教育模式,它是一个循环向上的教育过程,赋能教育能够从住院到出院的每个阶段为病患及家属提供有针对性、持续性的健康指导[4]。研究显示观察组家属的迁移应激评分低于对照组的评分。

因此,可以看出家庭赋能健康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后能促进患者康复,缓解家属迁移应激状况。

猜你喜欢

髋部病患髋关节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高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初级篇)
居家运动——髋部练习(中级篇)
逍遥散加味降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谵妄效果观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制度变迁与明代官员病患叙事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