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青年士兵心理压力及压力应对方式研究
2020-04-27杜美翠段华霞李园园陈妍孜
杜美翠,段华霞,李园园,陈妍孜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云南省总队医院,云南650111)
武警士兵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大部分研究基于军人职业视角分析该人群的心理健康问题[1-5]。然而,社会生态学理论强调,个体和环境因素均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6]。职业化视角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该人群较高的心理压力与健康的关系,但忽略了现实社会环境对其健康的影响。现阶段,中国和平稳定,使得该群体压力源构成与普通人群更为接近。除此以外,武警官兵在现实生活中承担更多社会角色(如消防救援等),使得其有更高的社会性。时刻准备应对不确定、潜在的突发问题仍然是武警官兵最大的压力源之一,使得该人群存在比普通人群更为严重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7-8]。心理压力是指内外刺激事件对人在心理上构成的困惑或危险,表现为心理紧张或不适[9]。压力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生理现象[10],适度的压力可以增加人们的动机,产生更好的结果;压力过大,会对健康产生影响,称为健康危险性心理压力(Health Risk Stress,HRS)[11]。本研究旨在分析目前社会背景下的武警官兵所存在的健康风险性压力问题,掌握该人群基本的压力应对规律,为提高武警青年士兵健康水平,制定心理健康有关的预防、护理和卫生服务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基于已有合作基础,在武警某总队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中队,在各中队中随机抽取调查时服役的男性青年士兵388人,进行问卷调查。青年士兵年龄(22.30±3.30)岁,汉族占85.63%;63.77%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70.00%的青年士兵来自农村;大部分士兵军龄在5年以下,军龄为1年的士兵占24.25%。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及方法 基于匿名自愿的原则对青年士兵进行一般资料调查、HRS调查、压力应对方式调查。共发放问卷388份,回收问卷338份,其中有效问卷334份,有效率为98.82%。
1.2.1.1 一般资料调查 了解社会人口学特征,包括年龄、民族、军龄、文化程度、家庭所在地。
1.2.1.2 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CPSS) 本研究采用杨廷忠引进的CPSS进行健康危险性心理压力测量[11]。该量表包含失控感和紧张感2个维度共14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分、1分、2分、3分、4分别表示从来没有、极少有、有时有、经常有、很多,总分表示知觉心理压力,分数越高,表示心理压力越大,25分以上为HRS。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被广泛应用于我国人群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研究。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 0.78。本研究中具有 HRS 编码为“1”,否则为“0”。
1.2.1.3 压力应对方式 通过询问调查对象“在面对压力时,你会如何处理?”应答选项,依据互动应对理论中的应对方式进行分类定义和测量[9]。例如:淡化,应答为“当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求助,应答为“寻求他人帮助”等。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tata15.0进行统计学分析。分3步进行,首先对抽样样本概况及压力应对方式选项进行描述性分析;第二,利用频数法将所有自变量重新分组并编码,计算HRS与人口学、社会经济地位、压力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分类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第三,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若干变量对HRS的贡献作用,所有变量均纳入模型,按照后退逐步回归方法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变量,所有哑变量坚持同时进入或同时退出模型原则。总计建立两个模型,模型Ⅰ纳入全部社会人口学特征变量,模型Ⅱ纳入压力应对变量。所有分析以第1组为参照组,检验显著性为0.05。
2 结果
2.1 HRS检出情况 研究人群HRS检出率为29.64%。武警青年士兵HRS检出率在年龄(χ2=1.42,P=0.70)、民族(χ2=0.58,P=0.45)、文化程度(χ2=0.83,P=0.66)、家庭所在地(χ2=0.68,P=0.88)和军龄(χ2=2.26,P=0.69)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压力应对方式 7种压力应对方式对HRS的影响见表1。
表1 不同压力应对方式对HRS影响 单位:[人(%)]
2.3 Logistic回归分析 模型Ⅰ是基础模型,分析武警青年士兵社会人口学特征与风险压力间关系。仅年龄进入最终模型。与低年龄组比较,年龄越大,高风险压力状态出现的可能性越高。模型Ⅱ显示,所有压力应对方式均可降低HRS的风险,与对抗的应对方式相比,求助和问题解决均可减少79%HRS的压力状态风险。见表2。
表2 健康危险性压力Logistic模型
3 讨论
武警青年士兵健康危险性心理压力水平检出率为29.64%,略高于相同年龄段的大学生(27.20%)[12]。武警青年士兵正处在年轻成人至成人的过渡阶段,心理适应与压力感知更为敏感。许多研究报告显示,严重和持久的压力可能影响健康状况,对生活质量产生负面作用[11,13-14],可能对潜在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产生影响,提示相关管理部门要将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作为减轻压力举措的一部分。提示武警青年士兵对抗较高压力风险的重要性。有研究显示,武警青年士兵最大压力来自个人发展、工作等方面[15],相关部门应针对相应的压力源进行管理,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认知指导,合理制定训练方案。
本研究发现,武警青年士兵年龄越大,健康压力风险越高。年龄越大,面临的问题越多,如入党、退伍、晋升、再就业以及家庭和生活问题等[1],使得士兵压力源数量和频率增加,进而产生更高的压力水平。除此以外,年龄是人口学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年龄对经济、社会等问题的需求和敏感度不同,导致个体心理压力升高[16]。例如,经济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结婚、购房、父母赡养等问题的改变,年龄较大的士兵因此产生更高的压力水平,进而影响心理健康[17]。针对不同年龄的士兵,进行压力源管理以及生活、心理和职业指导十分必要。
武警青年士兵具有较为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然而方式单一。首先,接近70%的青年士兵会积极主动寻找解决压力的方法,有效降低了HRS的风险。但近20%的人面对压力时采用硬抗(对抗)和隐藏自己情绪(自控)的方式应对。相比其他压力应对方式,采用自控压力应对方式的人出现严重心理压力问题的风险更高。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更多的武警官兵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压力应对方式[3],对减轻压力更有效[18]。尽管如此,武警部队管理严格,青年士兵压力宣泄或转移的途径较少,压力不能及时转化进而转为慢性压力,从而产生严重的HRS。提示,应重视士兵的压力管理,提高压力应对技能。同时,增加心理健康教育,制定压力管理方法,从认知和行为方面积极引导青年士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此外,寻求帮助比直接对抗的压力应对方式更能减少HRS风险。已有研究亦显示,拥有更多社会支持的武警官兵会采纳更加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建立更好的心理健康状态[19]。护理工作者应重视士兵的心理压力问题,并作为主要社会支持的动力源,制定长期护理方案。
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武警青年士兵的心理压力与压力应对规律,但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这是一项横向研究,无法进行因果推理。第二,样本来自武警某部,范围较小。因此,研究结果尚不能推广到全国,但本研究采用可比较的测量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供一些关于武警青年士兵与同年龄段其他人群高压力水平之间的区别。建议未来可针对该人群压力应对技能和方法进行相对敏感的工具与方案开发和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