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金点子”
2020-04-26李香玉
李香玉
受疫情影响,孩子们长时间蜗居家中,生活容易变得没有规律、做事拖沓随意,影响居家学习效果。家长们为此忧虑不已,甚至引发亲子矛盾。近期,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对全国7万余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自觉性和自律性是影响居家学习和网络学习的重要因素,37%的学生对自己居家学习期间的自觉性和自律性“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对孩子而言,自我管理能力不仅仅是居家学习的必备能力,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长期性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让我们听听教育专家的建议。
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杨玉春: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和教师付出极大的精力和耐心。西方格式塔学派的心理学家们认为,个体过去的经验会成为后天正确领悟所遇到的问题、组织面对的情境、产生顿悟的基础。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早期培养出的自我管理能力,可以使个体受益终身。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选择、自我控制和自我计划等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处在不断发展状态的能力。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而言,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方法与路径是不同的,一般都从外驱力与内驱力两个方面入手培养,外在约束逐渐转化为内在激励,一旦孩子形成了内驱力,外驱力的作用将会下降,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将走上正轨,家长和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将逐渐由主要引导者变为陪伴者。良好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往往先来自于外驱作用,行为转化为习惯,是内驱力形成的前提。可以说,外驱力是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手段与方式,而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培养孩子形成良好自我管理能力属于最终目标。
沈奕斐:在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把相应的权利和责任放给孩子,允许孩子试错,并且及时给予引导和肯定,这样孩子才会形成自我管理的动力。否则,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就会较差。这个过程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家长要有思想准备。比如,孩子使用手机的问题,家长不可能永远不给孩子手机,关键是要学会怎么给。首先,可以让孩子提出一个与手机共处的方案,家长来观察他是否能做好。当他做不好时,家长可以没收手机,但一段时间后要还给他,给他再次尝试的机会。一般来讲,一件事情至少要给孩子七次尝试的机会。我女儿也是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慢慢学会与手机共处。其实,不仅仅是手机,还要培养孩子如何与自己的欲望共处。
家长的哪些做法会让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变弱?
杨玉春:家庭是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场所,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错误的教养方式、价值观念会直接影响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第一,错误的激励方式会导致孩子成就动机低下,反而难以获得较强的内驱力。有研究发现,成就动机低的孩子,其父母多数不擅于鼓励和引导。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将“家庭教育”看作是一种“家庭学习”,家长的过度焦虑、言语方式及不恰当的亲子教育方式往往忽略孩子身心发展的实际,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的亲子关系,最终导致孩子自我管理能力下降。第二,家长的大包大揽减少了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减少了孩子“事上磨练”的机会。青少年儿童心智尚未成熟,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成年人的正确指引,但孩子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家长要培养其自己做事的能力,从“他律”到“自律”,在做事的过程中逐渐提高自我管理能力。第三,家长的文化资本支持能力不足会导致在指导孩子的过程中力不从心。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家庭不仅要为孩子提供经济资本、社会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文化资本支持。家长的道德观念、价值标准、教育理念、知识储备、个性特质等都会成为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文化资本,家长教育支持能力的薄弱,会对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
沈奕斐:最常见的做法有三点。第一,每次孩子犯错家长都非常生气,然后立刻把权利收回。第二,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在成长过程中,当孩子发现他总是无法做到爸爸妈妈想要的样子,他就会退缩甚至放弃。第三,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有没有“为时过晚”一说?
杨玉春: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方面有不同的方法,“为时过晚”的说法并不妥当,应依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与成长特点制定相应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方案,并且要争取做到个性化的一人一案——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既要借助群体性的、外在的教育活动,也要进行针对个人特点的自我管理意识激发。
对于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年龄上既有童心早慧,也有大器晚成;方法上既有笨鸟先飞,也有后来居上。对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孩子来说,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当相互配合,共同抓住孩子在不同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梳理与纠正孩子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过程中,应尊重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注重男女有别。小学是孩子发展的适应期,儿童的心性单纯,可塑性高,身心发展都处于不成熟的阶段,相对缺乏判断能力,此階段应以引导为主。小学阶段,可以维持和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将兴趣发展为自我管理能力的主要内驱力。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逐渐成熟,初中阶段是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也是个体生涯探索的初级阶段,学生需要初步掌握人生规划常识,逐步形成自我认识。高中时期,个体的身心发展进一步成熟,在此阶段要培养学生基本的生涯规划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生涯规划指导的方式要转变为鼓励学生知行合一。在不同阶段的实践中发展学生自身的能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沈奕斐: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没有“为时过晚”一说,但如果孩子自我管理的动能已经被破坏掉,他自己没有了归属感,那么自我管理能力就很难建立起来。对于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家长要做的与其说是培养,不如说是保护。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已经很糟糕,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家长如何去改变,怎样帮助孩子重建自我管理的信心,能够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好方法。
我处理过很多这样的个案。比如,一个孩子由于沉溺网络连学都不想上了,回到家经常大发脾气,躲在自己的房间玩手机、玩电脑。这个孩子经常对家长讲:“凭什么你认为你就是对的?即使都听你的,我也不怎么样,我凭什么听你的?”家长向我咨询怎样把孩子从网络世界拉回来。通过孩子的表现能看出他对自己已经很绝望了。那么,家长首先要问自己:能不能体谅孩子在学校遇到的困境和无助感?是否了解孩子网络成瘾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其次,家长要改变自己的语言体系,不要一味责备,当孩子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
对大多数家长而言,辅导孩子学习是一件头疼的事,如何化解这种教养困境?
杨玉春:家长面临的教养困境源自多方面原因。一方面,尽管国家层面提出“立德树人”的育人方向,但在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却体现为“层层选拔”的筛选机制,这导致家庭教育被应试倾向所绑架,掌握越来越多知识的能力成为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标,而不顾及这种能力的形成过程可能是令人痛苦的、有着极大个性化差异的。另一方面,随着孩子年级的递进,能够掌握课程大纲、具备辅导能力的家长占比会显著下降。在孩子学业上的有心无力,不仅导致家长难以有针对性地对孩子的学业进行正确引导,也很容易导致亲代间隔阂的产生。
面对这种教养困境,首先,各方要厘清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责任边界,学校教育不可绑架家庭教育。其次,家长要提高各方面素养。学习型社会来临,产业变迁与更迭加速,专业知识和职业需求的匹配要求在提高,家长尤其是年轻家长有可能也有必要与孩子共同成长,提升家庭的教育支持能力。最后,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分工合作。学校既要为学生搭建知识学习平台,也要为学生搭建生涯发展平台,提供贯穿各个学段的生涯指导;家长则要根据个体的成熟度、自我认知能力和规则意识,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家庭教育策略,让每个孩子通过学习和努力成为自己期望达到的样子。
沈奕斐:家庭关系是我研究的领域。我发现,很多家长与孩子之间是“相爱相杀”的关系,明明很相爱却把日子搞得很难过,何必呢?家长一定要思考,自己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感觉更好、更优秀,而你也会很享受亲子关系。我觉得亲子关系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孩子小时候,我们看着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笑。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感情没有了呢?往往是孩子上学之后,亲子关系开始围绕着孩子的学习。很多家长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并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只会说“好好学习”“认真听讲”之类的话,而不能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认真听讲”。
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将家长的角色和老师的角色分开来。在日常的家校互动中要降低对对方的期望值,不要指望老师能像妈妈一样、妈妈能像老师一样。有研究发现,家长主要应该对孩子做三方面的工作:人格培养、感性教育、个性化指导。而老师的工作主要是知识学习、理性教育和社会化指导。所以,无论从目标还是方式、方法上,家长和老师都是不一样的。
当然,针对疫期居家学习这个阶段,家长的角色需要适当作一些调整。首先,家长要告诉孩子:在这个特殊阶段里,妈妈的做法可能会跟过去不一样。以前妈妈只需要在你做完作业后签字,但现在老师不在你身边,如果妈妈不管你,你能不能做好?如果你做不好,妈妈就不得不去承担一些老师的功能,比如对你进行提醒、监督甚至批评。其次,“停课不停学”阶段,重要的是跟老师进行沟通,知道家长应该做到什么程度,同时也可以告诉老师你们面对的困难是什么。比如家长需要工作,孩子身边只有老人陪同,不能及时反馈,等等。最后,家长之间也要做好沟通与分工,更好地陪孩子度过这一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