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数学课堂动起来之角色变换

2020-04-26周卫平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4期

周卫平

摘要: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造成了他们上课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不能专心听课。从认知特点看,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观察时受兴趣和情绪影响很大,不能持续很长时间,而诱发他们无意注意则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等外部因素,这里正蕴藏着教师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数学就要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知道数学好“玩”,这首先就要让学生玩好数学。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我认为“角色变换”能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角色变换”这种方法不愧是一种玩数学的好办法。

关键词:角色变换  数学好玩  玩好数学

引言

我们经常听到低年级数学老师抱怨: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一节课反复的组织教学,还是没有效果。其实这是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造成的,他们在上课时很难把注意力较长时间地集中在老师所教的内容上,也就很难知道老师讲什么,要求的是什么。从认知特点看,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学习时受兴趣和情绪影响很大,不能持续很长时间,而诱发他们无意注意则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造的教学情境等外部因素,这里正蕴藏着教师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这无疑提醒我们低年级数学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情况合理地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让数学课堂吸引住学生的心。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在世界数学家大会上为孩子们题词:“数学好玩”。数学课堂吸引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究过程中来,去体会数学好玩。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学生学数学就要让学生知道数学好玩。首先要让学生玩好数学,特别是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上,我认为“角色变换”能让课堂动起来,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下面依据我的教学实际,谈谈我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角色变换”的。

一、例题教学中师生互换角色

低年级的计算教学最是枯燥的,并且学生的知识基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知识基础不同大致可将学生分成三类:一类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方法,会独立进行计算,这可能与家长平时在生活中的引导或自己能提前预习有关;一类学生是不会计算的,这很正常;还有一类学生是一知半解的。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给老师造成一个错觉,课堂上一旦老师提问会算的学生他就会嚷嚷个不停,一知半解的和不会算的学生也跟着一起起哄,这样给老师反馈的印象是好像他们都学会了,然而课堂作业反馈的情况又是另外一回事:这里出错那里出错,于是老师就会抱怨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针对这种现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试着用“师生互换角色”——让学生来当老师、老师当学生的方法教学新知。我让已经会算的学生当小老师,由他来把计算算理讲给其他学生听,当小老师的学生说的是津津有味、头头是道,由于我跟其他孩子一起听课,课堂上也没有出现起哄的现象,而且学生的掌声给了小老师满满的成就感。

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0面的例2 36-8时,首先我设计了三个类型的复习题:10-8 10-6 13-6 16-8 30-8 40-8,再出示36-8,并请学生思考这道题该如何算?结果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同学在下面大声嚷嚷,紧接着嚷的声音越来越大。于是我趁機说:今天我们换下角色,你来当老师,我来当学生,请你来讲解这道题的计算方法,好不好?学生顿时兴致高昂,纷纷举起了手。我挑选了一个基础不错、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当小老师,自己则坐到孩子的位置上。我接着说:上课时学生应该怎么做呀? (学生们立刻安静了下来)小老师在黑板上摆出3捆小棒和6根小棒,一边移动小棒一边说:要减去8根,我们可以先拿掉6根,再从第3捆里拿掉2根,一共拿掉了8根,这样就剩下28根,也就是用36-6-2=28。当小老师说完我及时给予他掌声鼓励,并接着说:还有哪位小老师有不同的见解?第二位小老师一蹦一跳地来到黑板前,我又坐到他的座位和其他学生一起听课,秩序仍然很好。小老师2也是一边移动小棒一边说:我想6个里面不够拿掉8个,我就直接从这捆里拿掉8根,那这捆就剩下2根,跟原来的6根合在一起是8根,再加剩下的2捆,一共是28根。我接着补充:老师,我懂了,是不是先算10-8=2,再算2+6=8,最后算20+8=28。小老师2开心地连连点头。我接着问:还有哪位小老师有不同的算法?这时举手的人多一些,我又找了一个声音大的学生上台。小老师3也是一边移动小棒一边说:我们可以把6根和最后一捆合在一起是16根,16-8=8,再把8+20=28。小老师3同样收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和老师的奖励。

像这样师生变换角色地进行例题教学,比老师硬把三种计算方法塞给学生效果强多了,整个学习过程无论是小老师还是听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他们感受到了数学课堂好玩,不同的体验收获了不同的效果。

二、让学生进入数学情境中

新的数学教学理念就是让学生站在学习的主导地位,让学生爱上数学,玩乐于数学。在一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演一演”,让学生亲身进入到数学情境中,让学生在玩的同时悄无声息地学会数学知识。记得特级教师徐斌的讲座中提到:无痕教育,无声无息,无缝无形;无痕教育,有情有理,有法有度。数学课堂教学就要达到这种无痕的状态。

1.在例题教学中让学生进入数学情境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79页例6是这样设计的:

这道题情境图的意思是小朋友们在排成一队去参观熊猫馆。教学时我想到:就让班上的孩子出来排排队,演一演。帮助他们把题目的意思理解透彻,准确把握序数第几和基数几个的区别,从而掌握此类题目的解决方法。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情境的:

(1)情境一:让一个小组的6人依次到讲台排队。(这是作为例6的铺垫,由易到难)

●●●●●●

问题1:排在第3和最后的孩子说出自己排在第几。

问题2:全班孩子一起说出他们之间站有哪几个同学?这两个同学是排在第几和第几?

问题3:他们俩之间有几人?一种方法是让学生说第3和第6之间有排在第4、第5的两个同学。另一种方法:为了更清楚地看出第3和第6之间有几人,我让前3个人蹲下去,第6的人也蹲下去,剩下站着的人就是第3和第6之间的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列式解答,排第6说明从第1人到他这一共是6人,要算第3和第6之间有几人,那就要用6减去前面的3人,再减去他自己,所以列式是6-3-1=2人。

(2)情境二:让三个小组的孩子(共18人)依次到讲台前排队,学生边出来排队边说出自己是第几(例6的教学)。

问题1:排在第10的是谁?排在第15的是谁?

问题2:这两个同学之间有哪几个同学?排第10和第15 的人之间有几人?用刚刚前一次演的经验,让学生通过演一演,能理解“之间”的含义,能利用画图、列式进行思考。虽然学生们感觉自己是在玩游戏,但其实他们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序数和基数的区别,并学会了此类题的解答方法。

2.在习题讲解中让学生进入数学情境

练习课也是数学课堂的一种,练习课上同样可以采用变换角色进行教学,收到的效果绝对不一般。

(1)例:8个男生围成一圈做游戏,老师让每两个男生之间站进一个女生,问:可以站进多少名女生?

此题属于“植树问题”里在封闭图形上植树棵数的问题,如果用“演一演”的方法,能让学生快速理解题意,并得出答案。我是这样做的:

演:让8名男生手拉手围一圈站好。(理解围一圈,渗透封闭图形的概念。)

演:让女生按要求(每两个男生之间)站到圈里面去。

结论:8个男生围成一圈,按要求可以站进8名女生。植树问题里面的第三种情况“封闭图形”上植树,植树棵树=间隔数。

(2)例:小明说:从前面数我排第5,从后面数我排第8。问: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在教学中我让一队同学排好队,让其中一个学生照样子说说从前面和后面数他分别排第几,然后让学生们通过观察找到合适的算式来解答此类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演一演,把游戏融入到低年級数学课堂中,他们感觉自己是在玩游戏,其实他们完全进入到了数学学习的情境中,真正参与了数学学习探究的过程,亲身体验到了数学好玩,并好好地玩了一把数学,学生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数学知识,于无形中感受到了无痕教育的魅力。

三、做同桌的小老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每位学生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这无疑会激发每个孩子的学习兴趣,能更有效地锻炼孩子学习的主动性、用心性,同时让他们加深知识点的印象。如我在“认识钟表”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你说我拨”的环节,同桌一人说时间另一人在钟面上拨出来,然后同桌互相判断对方对于认识时间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给每个学生一次当小老师的机会。还有我在一年级的练习课上经常这样说:今天我们来做练习,大家先做,一会做完后当同桌的小老师。往往孩子们都会很爽快地答应:好嘞!然后他们非常积极、安静地做题,没有半点磨蹭的现象。写完作业后互相批改,在批改完同桌的作业后让小老师跟同桌分析他的作业情况,并向老师汇报批改结果。这样写作业、批作业收到的效果完全不同,既节省了时间,又激发了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差异,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变换角色让学生好好地玩数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课堂的学习探究,使低年级数学课堂动起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好玩,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向葵.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徐斌.无痕教育[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丁 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