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020-04-26孙立娟
孙立娟
【摘 要】目的:探讨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2018-2019年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12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而给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实施风险评估护理管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管理后的患者满意度、风险事故发生率以及护士对风险认知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躯体不能保持平衡,行走时发生跌倒,饮食时出现噎食现象,拒绝饮食,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暴躁易怒,行动过激,出现伤人或者自杀行为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入院风险评估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医护纠纷和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医患之间产生护理风险问题。
【关键词】精神科;入院风险评估;护理满意度;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7-290-01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友好相处一直是医患关系的理想状态,完善的护理措施对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由医疗问题,护理不当而产生的不良护理事件和护理风险更为常见,在损害病人心理负担与身体健康受损的同时,还容易产生医护纠纷,对医院的名誉产生不好的影响[1]。本次实验通过对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精神科进行治疗的120位患者进行调查,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分析,探讨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此次实验研究对象为2018-2019年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患者,通过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来进行此次研究,其中总共发放问卷125份,删除无效问卷3份,未回收问卷2份,实际收回有效问卷120份。有效参与调查患者总人数共120人,其中男性患者73人,女性患者47人;年龄为25岁—72岁(平均年龄为47.25(0.35)岁,平均受教育時间为12(7年,初中及以下33例,高中/中专27例,专科29例,本科及以上21例,家庭年收入水平9.86(7.24万元/年。疾病类型包括精神分裂症患者,狂躁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以及神经症患者,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35例,狂躁症患者29例,抑郁症患者25例,神经症患者31例。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25岁,<72岁;2)就诊前无其他疾病,无肿瘤病史的患者;3)患者对相关药物无不良反应;排除标准:1)相关药物过敏患者;2)其他严重内分泌系统患者;3)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障碍或其他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
1.2 方法
本次论文采用SPASS20.00软件对该次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处理,其中在此次实验中所应用到的数据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如果P<0.05则说明该次实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误诊,用药错误,病人跌倒,走失,窒息,烧伤以及其他身体损伤,或是与其他患者,医护人员发生的与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措施导致的意外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高低是直接反应护理质量的重要考察指标之一,护理人员由于对自身能力意识不足,对护理风险预估错误而导致护理事件发生危险,即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经过比较与分析,得出研究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在精神科中,由于病人具有特殊性,因此会出现响应临床症状,在精神方面,会出现以下问题,如拒绝饮食,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暴躁易怒,行动过激,出现伤人或者自杀行为,在身体方面,会出现躯体不能保持平衡,行走时发生跌倒,饮食时出现噎食现象,因此,在精神科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科室。
研究组生活质量,噎食现象,出现伤人或者自杀行为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3 讨论
入院风险评估是指在患者办理住院之前,医护人员对其现有症状进行评估,精神科病人由于具有特殊性,往往具有精神状态间歇性或持续性精神失常问题,对于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安全产生一定危险性,因此,入院风险评估能够帮助医护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其中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评估,性格体征状态,精神状况评估以及病人自身所来的风险评估[2-3]。
入院风险评估是在医院安全管理中实施的针对精神科患者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这是由于精神科病人自身特殊性所进行的针对性护理,入院风险评估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风险和危害进行提前规避和防范,在临床治疗中,精神科患者通常给予常规护理,不进行手术或者其他治疗,因此,对患者的心理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前预测风险能够避免风险的突然发生。
在护理日常工作中,在危险发生前针对性的进行风险评估,可以采取高效的护理防范措施,产生问题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及时控制风险,防止风险的进一步发展,降低风险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可以提前对会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会人员针对此类状况进行针对性处理,可以减少精神患者所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和风险。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抓住重点,针对性进行护理,对不同精神病患者进行治疗,减少中工作出现的不良事件,提高护理安全工作保障率。入院风险评估工作也要避免评估不全面的问题,对护理质量产生不利影响,医护人员应当具有专业知识以及敏锐洞察力,时刻关注病人状态,做出正确风险评估,强化安全保障意识,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从而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双方安全。
参考文献
[1]潘丽.入院风险评估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8(11):330-462.
[2]谢帆,谢斌,金志兴,费慧.《精神障碍患者入院风险评估表》的编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10(27):401-471.
[3]马媛媛.入院风险评估对降低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作用分析[J]. 人人健康,2015,11(31):211-261.